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昆山市种植的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笔者以近几年审定的7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镇麦10号为对照,参照苏南地区强筋、中强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案,比较不同品种的综合生产力。结果表明,镇麦12号、镇麦15、镇麦18和扬辐麦5145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镇麦15、镇麦18、扬麦28和扬麦29的抗逆性表现较为强势。综合比较分析产量、抗逆性、生育期等,适宜昆山市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的优质丰产小麦品种为镇麦15和镇麦18,建议对镇麦12号和扬辐麦5145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州市南部麦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2019年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5"丰产性好、产量稳定、品质优、综合抗性良好,可在苏州南部麦区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农麦88""扬麦29"品质较优、丰产性较好,可在苏州南部麦区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于2021-2022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台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辐麦13、扬麦34、盐麦1号、扬麦33、扬麦28等5个品种增产优势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扬麦25、镇麦12号作为东台市主推小麦品种,稳产性丰产性好,可继续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为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及其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8个品种的对比试验,比较小麦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黔麦22、黔麦20、蜀麦126和黔麦18(CK)4个品种,各项特征特性表现均较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参试品种(品系),可在纳雍县百兴、曙光2个乡镇大面积推广和实施相关小麦项目时合理选用,也可在毕节市海拔1 400~1 500米的生态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长清区是优质强筋小麦的适宜种植区之一,为丰富品种,2021~2022年在长清区开展了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选取8个强筋小麦品种,比较其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构成情况。结果显示,济麦20、济麦106、岱麦217综合表现较好,可在长清区进一步试验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在2003中国小麦交易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了由专家组综合评选推荐出的29个比较适合当前推广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名单,其中由河南省科研单位选育的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新麦18等4个品种入选。 此次公布的推荐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名单,是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合在阳谷县推广种植的高产小麦品种,于2020—2021年度选择13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抗性等。结果表明:综合产量高于对照济麦22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济麦44、鲁原502、鑫麦296,其全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差1~2d,建议在当地作优质小麦推广,但应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鲁原502抗寒性较差,要加强冻害防御。  相似文献   

8.
高邮市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选择适合高邮市稻麦周年高产的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选择近几年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9个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扬麦16、华麦6号以及弱筋小麦宁麦13、扬麦22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宝丰县小麦生产的优良品种,2020—2021年宝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8个小麦品种中,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有10个,分别是平麦198、福麦916、西农20、西农059、平麦189、1562—12、郑麦158、华冠麦二号、泛麦536、泛麦20,其中产量超过9 000 kg/hm2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西农20、泛麦20。建议将上述10个品种纳入重点考察和推广范围,并通过多点展示和示范进一步比较筛选,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适合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连续3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对3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田间表现、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得出,漯麦116、漯麦26、漯麦906、杂交小麦、华科016的丰产稳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漯河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河南省安阳市的主要作物,为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开展了不同品种优质小麦的种植比较试验,重点从各时期苗情及产量性状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周麦27、西农20、百农4199、安麦22、丰德存麦21、泛麦8号、中麦578、安麦1350共8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百农207,综合农艺性状好,推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来安地区种植的高产小麦组合,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2019-2020年度我们对2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2、镇麦9号、宁麦资213等11个品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几个品种表现一般,不建议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3.
2016—2017年阜南县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6-2017年阜南县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筛选适合在本县推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经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参展的26个新品种中,综合表现良好的有8个,即淮麦35、山农102、鲁原502、郑麦379、烟农999、西农529、淮麦33、西农822.建议将上述综合表现较好8个品种纳入重点考察和推广范围,并通过展示和示范进一步筛选,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14.
2003—2004年度黄淮南片麦区小麦生产,虽然前期播种比较晚,但由于底墒足,冬季温度偏暖,中后期温光适宜,病害轻,小麦生产获得了大丰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豫麦18号、郑麦9023、豫麦34号、豫麦49号、豫麦70号、豫麦69号、新麦11号、新麦13号、周麦16号、淮麦20号、皖麦19号等均表现比较优异,下年度可继续应用,但要根据播期早晚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素,注意良种良法配套,合理利用。现根据近两年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推荐几个表现优异的苗头新品种。1.偃展4110品种来源: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选育。已经获得国家新…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金山区栽培的优良小麦品种,笔者进行了不同小麦品种的引种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最好的是"扬麦13号"和"扬麦11号",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扬麦16号"和"嘉麦1号"较有特色,"宁麦9号"表现尚可,这3个品种可适当种植作为预备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阜南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特选择了12个品种开展抗赤霉病的效果研究,经过对发病率、病指、平均产量3个指标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抗病、丰产、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有淮麦35、淮麦22、烟农5158、淮麦29,建议在阜南县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灵璧县小麦生产的优良品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2021—2022年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26个小麦品种中,综合表现突出、产量超过9750 kg/hm2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百农889、伟隆169、华成865、百麦1811及开麦1502。建议将上述5个品种纳入重点考察和推广范围,并通过多点展示和示范进一步比较筛选,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豫麦1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豫麦1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一、生产试验,连年夺冠豫麦13从1989年开始参加全省高肥组生产试验,连续三年,产量均居第一位。1989年13个试验点汇总,亩产量幅度347.5—464.4公斤,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对照豫麦2号平均增产5.8%,居7个品种的第一位。浚县原种场种植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3公斤。1990年继续参加生产试验,据14处汇总结果,其中有13处比对照增产,一处减产。亩产量幅度304—493公斤,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豫北6个点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伟隆169、新麦58、新麦26、郑麦379、存麦21、新麦38、郑麦369、新麦45共8个品种较对照品种百农4199的产量更高,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在当地推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邯麦系列小麦品种推广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11年邯郸市农科院连续育成邯麦系列小麦新品种11个,均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国审小麦品种7个。综合分析认为本院的小麦育种工作进展较快,主要表现为育成的品种数量多,类型丰富,适应范围广,推广面积大,获奖层次高。邯麦系列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河北省和国家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