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为加快棉花新品种推广步伐,拓宽品种推广渠道,推进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2012年,在市场上搜集了8种新审定、推广的棉花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市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为我市棉花主栽品种(系)的确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产中我们经常发现:棉花枯萎病发病程度和不同的棉花品种有关.例如棉花苗期发病轻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发病严重,而前期发病重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却发病很轻甚至不发病.这可能与品种生理特性及外界因素有关.笔者工作的地方棉花枯萎病常年发生都较重.据调查,棉农认为棉花品种及施肥情况对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在2004年做了如下试验,以了解施肥量对棉花品种发病程度的影响,为棉农选择对路的棉花品种和合理的施肥量,以有效控制棉花枯萎病在本地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鉴定新育成的棉花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虫性和利用价值,筛选出适合海门市推广的棉花品种,为今后在海门市推广棉花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品系)棉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棉花品种中H177、耐盐棉花品系中J0710与盐敏感棉花品种新陆早74、盐敏感棉花品种中J0102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微区控制试验,研究土壤盐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开展相应的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盐敏感棉花品种(P0.05),前者为后者的1.31~4.14倍,但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盐敏感棉花品种(P0.05),前者仅为后者的52.73%~66.26%;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明显大于盐敏感棉花品种;耐盐棉花品种(品系)茎中Na~+含量、根中Na~+含量、茎中K~+含量、地上部分的K~+/Na~+整体上高于盐敏感棉花品种。耐盐棉花品种(品系)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并能维持K~+/Na~+平衡,同时能够减缓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增强棉株的耐盐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对棉花进行耐盐性评价时可将光合指标、SPAD值和抗氧化酶活性作为重要的鉴定指标。由评价结果得出,在供试的棉花品种(品系)中,中H177苗期的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11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品种鉴选试验,通过对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分析比较,筛选出3个优质、高产,适宜在晋南地区种植的棉花品种(系),以期为该地域区棉花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棉花新品种推广步伐,拓宽品种推广渠道,推进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的优化。2013年,在市场中搜集了7个新审定、推广的棉花新品种开展棉花品种对比试验,从田间种植,观察记载,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棉花品种系谱分析认为,辽宁棉花品种主要以金字棉及其衍生品种为主,并有一部分斯字棉和福字棉的血缘,作为早熟资源为辽宁及全国棉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育种工作者加强棉花品种资源创新,拓宽遗传资源以选育适合不同要求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参试的6个棉花品种的产量结构和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气象因素的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山西省永济市棉花栽培比较理想的品种。目前,永济市棉花品种多、乱、杂的形式依然存在,棉农对棉花品种的选择比较盲从,甚至追求轮换新品种。试验目的是通过这个试验为棉农在棉花品种选择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乃银  李健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4):4780-4789
【目的】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30年来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中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的分类特征,从棉花品种改良的历史视角探索棉花品种类型和特征的演化趋势,为制定当前棉花品种选育目标和品种审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品种评分方法,赋予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早熟性等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统一的棉花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指数。采用GGE双标图的“品种-性状”功能图分析53个国审棉花品种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重、结铃数、衣分、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枯萎病指、黄萎病指、霜前花率、株高、果枝数和评价指数等15个性状的互作模式,并据此进行品种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数据来源于1981-2012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根据对照品种的不同,将历年区域试验分为5个时期,分析各时期内审定品种类型的比例和总体评价指数的变化动态。【结果】GGE双标图的“品种-性状”功能图分析表明,棉花育种目标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必要采用评价指数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品种评分方法构建了通用的品种评价指数公式:EI=0.400×皮棉产量+0.129×比强度+ 0.086×(纤维长度+马克隆值+黄萎病)+ 0.114×枯萎病 + 0.100×霜前花率。依据品种和性状在GGE双标图中的互作模式和品种间的空间关系,将53个国审品种划分为性状特征差异显著的4个品种类型。Ⅰ型为“高产-铃多-品质较优”类型,Ⅱ型为“高产-大铃-高马值”类型,Ⅲ型为“优质-中产-小铃”类型,而Ⅳ型为“弱势品种”类型。各品种类型依据评价指数的排序为Ⅰ型品种>Ⅱ型品种>Ⅲ型品种>Ⅳ型品种。品种类型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Ⅳ型品种只出现在泗棉3号时期之前;Ⅲ型品种出现在泗棉3号和湘杂棉2号时期;Ⅰ型品种比例从泗棉3号时期逐年上升,到鄂杂棉10号时期比例回落;Ⅱ型品种开始于湘杂棉2号时期,其后呈上升趋势。【结论】利用GGE双标图和品种评价指数将53个国审棉花品种合理地划分为4个品种类型,各品种类型特征差异显著,充分展示了30年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改良的成效和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的棉花育种和品种审定中应更注重对马克隆值的改良和评价,以促进棉花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审定的棉花品种。[方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水平,结合安徽省的中长期棉花生产发展规划和国家棉花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出安徽省棉花育种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提高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的对策。[结果]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共审定棉花品种54个,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48个,安徽省自育审定的品种39个,外省在安徽省参试并审定的品种有15个。其中,由安徽省企业育成的品种占80%以上,种子企业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安徽省育成的棉花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优质棉育种取得进展,但在抗性上和铃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该壮大充实棉花育种队伍;整合棉花科技资源,提升安徽省棉花科技水平;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强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今后安徽省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新疆棉区棉花品出现品种多、乱、杂,品质差,抗病性差,低产量等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棉花纤维品质整体下降。因此,选育高产、高效、优质、抗病的棉花品种,全面提高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状况,对维护市场稳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新疆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2个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展示试验,分析这些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为棉花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生态安全风险,采用3个转Bt基因品种及其相应的近等位基因非转基因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在大田研究了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依棉花品种、生育期、土壤酶种类不同而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统一棉花品种、提升棉花品质、促农增收,2017年巴州种子管理站搜集整理巴州区域内近年推广应用或准备推广应用并通过自治区审定的6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在同一生产水平下初步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20个,其中8个品种已在巴州棉花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13560.09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巴州棉花品种品质混杂、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为巴州棉花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张苏兰  纵瑞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08-108,117
合理棉花品种布局是提高棉花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棉花品种布局的关键应在优良品种(组合)的组配、引进与筛选、适应性和生产性鉴定、示范与展示、繁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利用意见。重点抓好棉花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巩固和稳定棉花品种试验、繁育基地与良种棉加工厂,提高棉花种子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水平。为我市棉花生产力水平、纤维品质及商品棉级次的提高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从2003年以来棉花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6.67万hm^2以上。且生产推广的品种大部分为转基因品种。可天津市从来没有审定过转基因棉花品种,且存在育种单位以非转基因品种名义拿转基因品种参试的情况。为了保证棉种的供应,加大品种监管,保证品种的真实性,天津市在2007年开始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了转基因株率测定。经测定为转基因的棉花品种通过审定前必须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本文着重介绍了天津市审定通过的第一批棉花转基因品种的来源、试验和栽培措施等情况,加大对天津市审定通过转基因棉花品种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足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棉花是一种异源四倍体作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常异花授粉的繁殖方式也导致棉花品种难以实现高度纯合;棉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品种多乱杂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纤维品质一致性。构建中国近20年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探索棉花品种高通量SSR身份鉴定模式,为棉花品种真实性鉴定和新品种特异性鉴定提供依据;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为棉花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鉴定和培育适应新环境的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使用筛选得到的60个SSR标记构建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通过植物品种DNA指纹库管理系统对审定品种SSR指纹进行两两比对,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差异,筛选用于品种鉴定的核心SSR位点。利用聚类分析法和群体结构分析法分析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结果】60个SSR标记在1 015个审定品种中共扩增出216种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6,平均PIC值为0.37。1 015个审定品种的SSR指纹进行两两比较,共产生513 591组结果,样品间最大差异位点数为58个。差...  相似文献   

18.
以当前兵团第七师引进主栽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和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4号为材料,在机采等行距植棉模式下,比较两个品种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表现,研究外引常规早中熟棉花品种采用机采等行距植棉模式适应性,为北疆棉区引进内地早中熟棉花品种,发挥增产优势,提供新的栽培技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引进优良的棉花品种是棉花取得高产高效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团农技中心安排引进和推广品种的展示试验,通过棉花品种展示试验,对比不同棉花品种在124团种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124团引种扩繁,确定主栽品种提出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棉18不论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都表现最为优良,适合在我团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