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茸鹿的人工授精是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种公鹿或种鹿。  相似文献   

2.
我们摸索出一套提高仔鹿成活的综合措施将我团仔鹿的成活率提高到了75%以上。一、减少不良的遗传因素1.公鹿建档掌握其系谱,杜绝近亲交配;及时引进更新优质种公鹿,淘汰体质差的种公鹿,为鹿场提供最佳的父本基因。2.调查繁殖母鹿以往产仔史,及时淘汰遗传基因差及有对仔鹿扒、咬、舔或拒哺等不良行为的母鹿,以建立优质的母鹿群。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畜禽的品种改良和杂交育种当中,其主要目的是充分、迅速扩大优良种公畜的基因,加快低产畜群的改良速度。 开展鹿的人工授精,可使最优良种公鹿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的技术水平,一只公鹿一个配种期的  相似文献   

4.
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改善和提高鹿群品质,培育鹿品种的关键技术.近两年在我团鹿场开展了马鹿的人工授精工作,怀胎率达80%,现将其技术报道如下. 1 授精母鹿的组群饲养 在8月底仔鹿断乳后,母鹿要及时组群,每群以15只为佳;同时要饲喂全价精料(根据情况每只每日2kg左右),并多喂多汁饲草,以增膘催情. 2 公鹿试情 2.1 试情公鹿的挑选及饲养 试情公鹿的挑选尤为重要,它是准确鉴定母鹿发情,防止漏掉发情母鹿的先决条件.试情公鹿最好选择3~6周岁,且发育良好,性欲强、胆小易拨的公鹿.在8月中旬以前选定,多选几只备用.选定后单圈专人饲喂,配以全价精料,并适量多一点,同时多喂多汁饲草,以提高其膘情和性欲.1只公鹿可以试2~3群母鹿,并且固定这几群母鹿,不要轻易调换.  相似文献   

5.
鹿的种用年限与生产利用年限不同,种用年限要明显短于生产利用年限.梅花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0~12年,马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2~15年.梅花鹿和马鹿种公鹿的种用年限都明显短于种母鹿,而梅花鹿种公、母鹿的种用年限又短于马鹿,其中人工授精种公鹿的种用年限已反映出短于本交种公鹿.作者曾经统计分析过长白山梅花鹿和清原马鹿等品系、品种的种用年限.其中,人工授精的长白山梅花鹿种公鹿群平均种用年限达2.2年,而其本交种公鹿最高配种年龄达10锯.  相似文献   

6.
鹿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秀种公鹿的使用价值。然而,近年来,麻醉式人工采精造成了对优秀种公鹿的一定伤害以及缩短其使用年限,甚至导致死亡。为此,我单位野生动物研究所先后多次考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研制的夹板式鹿保定器和吉林可达鹿场的手动推板保定器,并且参  相似文献   

7.
公鹿试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鹿试情技术就是用公鹿揭发母鹿是否发情的技术,亦即根据母鹿对公鹿的性欲反应情况来判定其发情程度.由于其具有准确、快速、简便和易于掌握等优点,在有关鹿的发情周期和同期发情研究中,以及自然发情鹿的试情配种和人工授精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三团一鹿场始建于1985年3月,现有765头鹿,其中母鹿320头、公鹿445头,各个年龄层次的公、母鹿都有。1999年以前,成年公鹿鲜茸产量一直徘徊在6.7—7.2kg。1999年,一鹿场在对马鹿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基础上,加强了对公鹿的饲养管理,到2008年已有5岁以上高产茸公鹿135头,最高鲜茸单产达20.3kg,  相似文献   

9.
应用先进的幼鹿超常培育新技术,通过3年对510头幼鹿的培育实践,公鹿6月龄长出初角茸,杂种鹿毛桃鲜茸平均重3公斤以上,是一般饲养的5倍;母鹿16月龄即可参加配种,比传统的饲养方法提前1年配种产仔,且所产后代优良,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茸鹿人工授精的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是茸鹿的现代繁殖技术之一.马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展较晚,但进展很快,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的较早,直到1997年前进展较慢,可喜的是在赵裕芳研究员等指导下及一批立志于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近五年来有了长足地进展,它对推动我国茸鹿饲养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鹿的浑身都是宝。鹿茸是我国一种名贵特产和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是公鹿生长发育过程中尚未骨化的幼角,含有多种激素,具有壮阳、温热、滋补等功用,可治疗产后流血过多、身体虚弱、阳萎、遗精等多种疑难病症。其它产品如鹿胎、茸血、鹿尾、鹿心、鹿肉、鹿皮等也都是价值很高的珍贵中药材和工业原料。鹿的经济价值很高。销售500克鹿茸,可收入600—650元,除去成本,最少可收入500元;5岁龄鹿一年能取茸750克,可收入1000余元,纯收入近千元。母鹿无角,繁殖小鹿,一只仔鹿满月后值600余元,半年后值800元,一年后值1000元。鹿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长年吃草,成本低。其投资也基本上是一次性支出,购买一对育成鹿,每只约800元左右。母鹿一年后即产仔,公鹿当年即可产  相似文献   

12.
公鹿精液冷冻保存既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鹿的遗传性能,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地提供人工输精机会,又可以保存优秀个体或品种资源,加速育种进程.稀释液对精液冷冻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1]>.AndroMed(安德麦地)是德国米尼图人工授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无卵黄不含动物源成分的公牛精液冷冻浓缩稀释液,现将其在清原马鹿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试情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让试情公鹿接触母鹿,确定母鹿是否接受爬跨(但不让试情鹿真正爬跨配种),来确定母鹿是否发情,以确定具体输精时间的一种方法。试情是否准确对提高母鹿的准胎率起着重要作用。一、试情鹿选择试情鹿必须选择年轻、健康、性情温顺、性欲旺盛的公鹿。一般情况下睾丸大的公鹿雄激素分泌量多,性欲旺盛,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留意,以供日后选择试情鹿。二、试情方式1.输精管结扎式公鹿试情2002年8月至今,在5例公鹿的附睾后侧切3厘米小口,做两侧输精管结扎,发情后采精镜检无精子。经过3年效果观察,对其性欲有一定影响,试情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6,(1):38-38
公鹿越冬期也是公鹿配种恢复和生茸前期的两个阶段。此期公鹿的生理特点是食欲和消化机能相对提高,热能消耗较多,并为生茸储备营养物资。从季节上即11月下旬至第二年2月末,天气昼短夜长,气候寒冷。鹿的活动量较少,反刍休息时间较长。针对这些特点,配合日粮时,以干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逐渐加大日粮量,提高热能饲料比例,以锻炼鹿消化器官,提高其采食量和胃容积。同时,供给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饲料,以满足瘤胃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需要。此外,在12月份应逐渐增加禾本科籽实,第二年一月末开始逐渐增加豆饼或豆科籽实饲料。日粮精料配合是:豆饼或…  相似文献   

15.
影响鹿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母鹿的品质,如年龄、营养、温顺程度、饲料、饲养管理条件。甚至年份和地域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胎率。其次是试情技术,如试情公鹿的品质、试情时间和方法等。再次是精液品质、输精的时问、部位和技术,如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冻精技巧、输精方法、输精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
蓝狐的人工授精技术在蓝狐养殖业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优良种公狐的配种能力,公狐自然交配时一个发情期最多交配3~5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头公狐的精液可以输给50~ 100头母狐,而且受精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工授精技术抓住授精期和授精技术这两个环节,是提高蓝狐繁殖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新宾县种鹿繁育改良基地位于辽宁省新宾县南杂木镇。2006年建场,2011年初梅花鹿存栏400余只,公母各半。2011年夏收茸结束后,将生产公鹿(鹿茸平均售价7 000元/只)200余只全部卖掉后,从辽宁省盘锦佳禾鹿场(场长朱国仁)进种母鹿近200只。现有可繁殖母鹿400余只,种公鹿(为一级、特级、超特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授精和本交2种配种方法对苏钟杂优母猪繁殖性能的表现进行初步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的苏钟杂优初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0.22头,平均产活仔8.17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41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41 kg;本交的苏钟杂优经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2.22头,平均产活仔数10.39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34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33 kg.苏钟杂优后备母猪在适配龄时进行人工授精后,其繁殖性能的总体表现比较好,在试验的预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东北梅花鹿血液某些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梅花鹿血液化学成分的分析,目前尚未见系统资料。本试验测定了东北梅花鹿母鹿、仔鹿(包括初生仔鹿和一月龄仔鹿)、公鹿(包括生茸鹿和非生茸鹿),血清总蛋白、蛋白分类、谷草转氨酶(sGPT)和谷丙转氨酶(sGOT)、全血非蛋白氮(NPN)、血糖、血清总脂、CO_2结合力、Ca、P、Mg、K、Na等13项生化指标,并通过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进行了比较。其中血清总蛋白和SGOT的含量是公鹿>母鹿>1月龄仔鹿>初生仔鹿;γ球蛋白、NPN、血清总脂的含量是公鹿>母鹿>仔鹿。其差异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数据表明梅花鹿血液上述生化指标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公鹿高于母鹿说明公鹿基础代谢较母鹿、仔鹿旺盛。 生茸鹿和非生茸鹿相比,血液总蛋白和sGOT的均数差异极显著,生茸鹿高于非生茸;鹿,表明生茸鹿体内蛋白质合成多、代谢旺盛。血钙生茸鹿又显著低于非生茸鹿。因此,在鹿生茸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含Ca、P多的矿物质饲料是提高鹿茸生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南水鹿养殖过程中仔鹿、育成鹿、母鹿、公鹿等各生理阶段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期为海南水鹿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