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观诊断技术 日本科学家利用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可检测人或动物体内物质的新技术。这一技术可以辨别身体内物质的特性,因而有望用来预防和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科研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纳米级微粒子,它可以同人或动物体内的物质反应产生光,研究人员用深入血管的光导纤维来检测反应所产生的光,经光谱分析就可以了解是何种物质及其特性和状态。  相似文献   

2.
《湖北林业科技》2004,(3):12-12
德国科学家正尝试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可自行产生特定疫苗的水果 ,食用它们就可以达到如同接种疫苗一样的效果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接种”成本较为低廉 ,便于普及 ,有望造福更多的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科学家赫里伯特·瓦泽查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瓦泽查说 ,尽管目前还没有培育出某种”疫苗水果”的成熟品种 ,但是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科学家们已培育出可以产生肝炎抗体的土豆和西红柿 ,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表明 ,食用这类土豆或西红柿在体内会激发一定的免疫反应。科学家并没有具体透露培育这些“疫苗水果”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主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方法。之所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由于该项技术相较于直接使用其他种类防治病虫害的药物,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较小,与当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相符合,有效避免了污染风险及防治对象产生抗体,有效性更强,并且有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杉木叶枯病原菌经组织分离培养,其主要病原为细菌.菌落呈乳白色,生长不规则,表面光滑.但在分离培养过程中还出现一种淡黄色菌落(生长不规则,表面光滑)和少数微红色和深黄色菌落.为了搞清楚这些菌落与杉木叶枯病原细菌的关系,1978年我们进行了一次免疫血清试验.即以细菌作为抗原,注射于动物血液中,使之产生抗体(含有抗体的血清叫做免疫血清).根据抗体能与诱发产生抗体的抗原起凝集发应的特性,观察细菌和与它相应的免疫血清的凝集程度,从而判断其间的互相关系.  相似文献   

5.
原生杀手     
汤蕾  鲍小娟 《森林与人类》2006,26(10):90-95
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喜欢生活在特定的温度里,生物体内不断的代谢活动会产生热能,如何使自己体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各种生物亦各有绝招。  相似文献   

6.
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氢钙是一种优良的家禽、家畜饲料添加剂。由于其中的磷钙比(1∶1.29)与动物骨胳中的磷钙比最为接近,而且最易于被动物胃酸全部吸收,所以很容易进入动物体内并参加新陈代谢,组成机体内所需的物质,保持骨胳中的磷钙比,从而防止动物因缺磷、钙...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污水处理废渣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和有机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同时,污水废渣应用后所引起的其他环境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该对城市污水处理废渣作为肥料施用于森林后,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林木的生长反应,以及施用后所产生的环境效果,诸如重金属在植物和小型动物体内的富集以及其他潜在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要总结。  相似文献   

8.
生化1+1保健美容技术是利用SOD和透明质酸对面部皮肤直接进行美容护肤处理的生化高新技术。它以动物的红细胞和玻璃体为原料,采用生化提取技术分离出具有抗衰老活性的SOD和具有天然保温作用的透明质酸,再辅以其它有效成份对皮肤进行护肤美容。由于是在美容过程中现场提取,顾客可以亲眼看到分离提取的全过程,因此,具有强大的宣传吸引力,是一项更具特色的美容服务项目。 SOD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是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高效清除剂。根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可与…  相似文献   

9.
<正> 高等动物都有一个识别异体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等),并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系统,由于它是在血液中进行的,所以称为体液免疫。已经证明,和异体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是血清中的一系列球蛋白,称之为抗体。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一般来讲,分子量在一万道尔顿以上的蛋白质、脂类或其它不同于机体本身所存在的大分子都可以作抗原,甚至象青霉素、核苷酸等虽然直接注射到机体中一般都不能产生抗体,但只要和一个适合的大分子连接起来,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类抗原称为半抗原。可见抗原的种类和机体可以产生的抗体种类都应该是天文学数字的。  相似文献   

10.
在北极委员会近期组织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北极熊正在不断受到各种新型化学物质的污染,变成皮毛覆盖下的“化学工厂”—————化学物质在其体内通过新陈代谢,变成新的污染物质。虽然生活在看似一尘不染的冰晶世界中,北极地区的动物也摆脱不了人类“进步”带来的“成果”。在北极熊、海豹和其它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动物体内,科学家早就发现了以前工农业生产中用的多氯联苯(PCB)和滴滴涕(DDT)等人造化学物质。近年来,在这些动物的体内,又发现了两种新的人造化学物质—————矿化过氟辛烷(PFOS)和阻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血清学反应及其在植物病害检测中运用的一些成功技术,主要包括免疫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点免疫结合技术、直接组织斑免疫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详细介绍了以上技术的基本方法、原理及特点。根据生物学技术发展趋势,描绘了血清学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口服灭虫片     
口服灭虫片专利号:941085082该专利是一种能同时防治动物体外和体内寄生虫的口服灭虫片,由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粉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粉构成。本发明具有简单、易制造等特点。由于本口服灭虫片使用方便、高效、广谱、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动物抗体增强剂的疗效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抗体增强剂的疗效学试验证实 ,该制剂对动物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具有增强作用 ,而且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RNAi的抑制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调控现象,RNAi现象是通过调控RNA的分子水平来抑制基因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病毒性复制和转座子活动的抗御机制。在此过程中,侵染型病毒为了能够不被这种机制干扰抑制,继续在寄主体内生存、繁殖,则产生了一种反抗御机制———即产生抑制蛋白来对抗转录后基因沉默。本文集中讨论了当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物。它们在抑制途径中的不同阶段干扰沉默,这些抑制物已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来帮助了解植物中RNA沉默的机制,并在研究基因功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某些天然成分,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在新药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分离技术分离效率低而成本高,新技术的出现将有效改善这一不利局面。为给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城市树木由于树木自身固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或不合理配置与管理,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重点分析了树木的不同器官及栖息的动物在不同阶段对地下、地上空间产生的不良作用,介绍了部分产生不良作用的树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渗透压和毛细现象的定量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毛细上升只能说明小型植物水分向上移动的范围,而对高大植物(几十米高的大树)来说,渗透压起重要作用。植物生理学中认为,植物体内水分上升的动力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根压”的产生是由于植物细胞内存在着渗透压,“蒸腾”则是由于植物顶部水势高,而顶部大气水势低,致使水分向上渗透而产生拉力。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可认为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超万人,面对这场灾难,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万能”流感疫苗,这种疫苗一身只打一针就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流感疫苗能攻击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使人体内产生抗体,但由于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变异非常快,所以疫苗对当年流行的流感有作用,但第二年出现其它流感病毒后,这种抗体就没有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1)抗药性是病虫体内酶系统产生解毒作用的结果。如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是由于虫体内分解有机磷酶系统的活性提高 ,使农药失去毒力。 ( 2 )长期使用低浓度农药 ,为害虫提供了一个适应过程 ;另外浓度越高 ,被杀死的个体就越多 ,而存活下来的个体耐药性就越高。 ( 3)农药质量和喷施技术差 ,使害虫个体受药或多或少 ,从而出现耐药性个体 ,逐渐形成抗药种群。对策 :( 1)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 2 )选用抗病虫品种。 ( 3)重视生物防治 ,如用红麻炭疽病菌防治苹果炭疽病 ,用芽孢杆菌防治苹果霉心…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地球上,老鼠的足迹遍布六大洲。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老民150亿只,每年仅被它们直接吃掉的粮食就多达875吨。过去消灭老鼠多用毒药毒杀,久而久之,老鼠体内会产生抗药性,这种抗药性还可以遗传,如今许多鼠药已经对老鼠不起作用了。同时,使用毒鼠药往往会误伤其它动物,或者对捕食害鼠的动物产生二次中毒;过多地使用毒鼠药还会污染环境,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现在看来,防制鼠害最根本也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生物防制。生物防制的核心就是利用害鼠的天敌来抑制鼠害。老员虽然十分狡猾,但却达不出许多天敌动物的掌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