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员异质性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问题。从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参与行为、风险分担以及盈余分配4个方面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问题,并分别利用传统的Shapley值法和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盈余分配模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订盈余分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利益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分配上。合作社往往存在内部成员多元化,成员在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和份额不一样,经营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贡献不同,合作社必然存在多种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应用核的概念分析了三方运输联盟是否存在稳定的成本分配方案,然后应用Shapley值法与核仁法对其进行成本节约分配。研究结果表明:Shapley值分配法能体现出参与各方的贡献,但是当核非空时其不能保证分配结果处于核之中,因而不能保证联盟的稳定性;而基于核仁分配法则使各参与方分配结果趋于平均化,而且一定处于核之中,因此更能保证联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农超对接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影响着各成员合作的内在稳定性。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以"农户+合作社+超市"型农超对接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博弈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各种合作情况下各主体的最优利益;然后按照贡献程度,在传统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承担、努力程度和资金投入3个修正因素,并运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确定修正系数,来对农超对接供应链进行利益分配;最后通过算例模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增强农产品供应链中各成员合作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鲜食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对解决当前各利益主体间利润分配不合理问题,改善主产区农户收益状况,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河北省昌黎县至北京鲜食葡萄的流通为例,分析产业链中农户、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成本收益情况及利润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探讨产业链中不同利润分配模式的优化与选择。结果表明,当前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中,农户获得产业链利润的21%,批发商获得52%,零售商获得27%,而农户资金投入与时间投入远高于批发商与零售商,且其收益状况受气候条件、市场价格与需求及批发商和零售商市场与价格风险转移的多重影响,承担了巨大风险,表明当前产业链利润向流通环节过度倾斜,利润分配不合理。综合考虑产业链中各主体贡献、成本投入及参与合作动力等因素后,修正的Shapley值分配结果表明,农户获得产业链利润的29%,批发商获得48%,零售商获得23%,农户收益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保障了产业链稳定运行。因此,要改善当前鲜食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应完善产业链各主体间利益连接机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构建了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型,并以江西省蛋鸡产业为实例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hapley值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利益分配公平性,维持供应链合作联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卫华  赵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61-8362
介绍了用于解决多人合作对策问题的Shapley值法,并将之应用于供应链伙伴企业的利益分配,建立了利益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价值共创、价值共享为目标,识别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内的核心主体企业,分析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主体收益,以传统Shapley值法为基础,引入合作意愿、合作风险、资源投入等影响因素,构建改进的AHP-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促进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利益公平分配,调动参与者合作积极性,有助于维持供应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构建及运维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协同制造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讲,合作社就是一种由成员(即合作社服务的使用者)(联合)拥有和(民主)控制,并根据使用进行分配(而不是按所有权)的特殊企业形式,因此谁是合作社成员(社员)就很重要。这就是成员资格问题。这也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问题的基础。成员资格问题,首先意味着成员有什么利益,有什么责任。农民参加合作社,总是因为合作社能够带来他自己想获得但难以获得或成本太大的利益吧。具体地说,一个合作社成员的利益可能包括:1市场进入,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生鲜农产品合作配送的旅行商问题,采用核心法、Shapley值法、GQP法、简化的MCRS法和按比例分配成本方法,对合作者成本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大联盟时各个客户所分摊的成本比单独配送成本节约了11.7%~80.9%,即合作更有利;2)低需求的客户更应与其他客户形成联盟,而客户的需求量较高时,其与其他客户形成联盟的条件较严格;3)采用核心法的分配方案优超于其他方法;4)在缺少软件设备等情况下,可优先选择按第三方物流成本比例分配方法进行成本分配,其次选择按客户的需求量比例分配的方法。该研究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合作配送提供了成本分配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Shapley值法模型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利益分配修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用于解决n人合作对策问题的Shapley值法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来解决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利益分配问题。最后根据它的不足提出了结合企业努力程度、面临的风险和资本增值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利益分配调整的修正算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制造产业集群合作机制,将博弈论中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利益分配中,在基于多人合作博弈的传统Shapley值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考虑投资额、风险以及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对利益分配结果影响的新模型,得到了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新模型更科学、更合理,同时合理的利益分配有助于制造产业集群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问题一:为什么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必须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中国农民合作社微信公众号留言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可分配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这反映了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的根本特征。一方面,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另一方面,成员有按照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的义务。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包括交售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有偿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运输等服务,具体的交易情况要记载在成员账户中,作为分配的依据。如果成员不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或者不通过合作社购买生产资料,以及不利用合作社提供的其他服务,合作社就不会有效益,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是衡量成员对合作社贡献的最主要依据,是合作社产生盈余的最主要来源,盈余应当主要根据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相似文献   

14.
曹子坚  赵薇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198-202+214
从能力视域出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合作社内部成员、合作社和相关企业以及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静态、动态博弈模型,推断了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种能力博弈,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农产品收购违约、空壳合作社套取政策优惠等现象的存在,与不同主体的能力从而与主体在博弈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存在必然关系。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必须围绕主体能力建设,提升合作社成员的综合能力、合作社的议价能力和政府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蔬菜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合作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合理。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模式是促进蔬菜供应链稳定存在和良性循环的动力机制。归纳总结了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构成和流通模式,结合蔬菜供应链的特点,提出在shapely值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因子、合作程度和社会责任度3个影响因子及权重改进模型,使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并通过数据举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从蔬菜生产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保障这种分配模式顺利实施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问题。可分配盈余需依据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量)进行分配和资本报酬有限的原则。当前在合作社发展实践中,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围绕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发挥服务成员,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成员企业进行独立决策时,不但要考虑自身成本,还要考虑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压力。产业集群必须演进,否则面临衰落。从成本节约角度探讨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在板材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不同核心企业实施不同方向的一体化运作,不仅获取正常利润,而且可以获得一体化所产生的成本节约,即间接利益回报。当成员企业为板材产业集群演化作出的贡献越大,其获得的利益份额就越大。这种利益是成员企业追逐的对象之一。因此,在板材产业集群内部,追逐更高的利益分配比例正是板材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北省20家合作社的调查资料,对合作社的产权安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产权安排现状主要表现为:在所有权结构方面,合作社领办主体呈现多元化,大部分股权高度集中;在控制权结构方面,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都为核心成员,重大事项决策权一般集中在理事长或理事会;在盈余分配方面,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不合法,普通成员很少受益。为此,应该规范合作社股权结构设置、加强合作社产权监管机制和建立公平富有激励性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可分配盈余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办法. 1.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剩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称之为盈余 如一家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将成员的4000公斤农产品按每公斤11元售出,为了弥补销售农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人工等费用,合作社会首先按10元/公斤付钱给农民,同时按每公斤1元留在合作社4000元钱.  相似文献   

2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如何在政府、集体与农户个体间实现均衡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实践中各地对入市土地范围边界认知模糊,对土地增值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流转收益分配缺乏理论支持、具有随意性,致使问题与矛盾频发,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晰入市流转收益的本质来源,以各主体参与流转的贡献值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博弈论Shapley值法得出三者应得收益比例大致为23.05%~31.31%、54.40%~64.25%与12.70%~18.28%。结合实证研究,解析实际与理论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测算复杂和各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收益分配比例受到土地级别、土地用途、流转方式、单位面积流转价格、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收益分配标准,实现收益的科学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