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植物恢复措施对鸡西矿区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矿区废弃地为研究区,对不同矿区废弃地的土壤养分元素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植物恢复措施后的基质土壤各养分指标绝大多数要大大高于原废弃地土壤和经过自然恢复的土壤,说明该措施对石墨尾矿、矸石发电厂粉煤灰废弃地和平排矸石山土壤养分改善效果明显;其中石墨尾矿除全磷外,各种养分指标与林地土壤差距较大,而旱柳对石墨尾矿土壤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有机质含量为37.28g/kg,是残渣的2.6倍;种植大果沙棘对粉煤灰废弃地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明显,有机质含量为48.25g/kg,是残渣的1.5倍;植物恢复措施使平排矸石山的土壤养分积累速度加快,已接近林地,混交种植兴安落叶松和家榆总体恢复效果最好,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93.42和151.46g/kg,是自然恢复条件下的8.9和7倍。建议引入优势种群(如松科等)以加快演替速度,使矿区废弃地更快地恢复到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2.
北方农牧交错带免耕对农田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部分地区免耕措施生态效益好但作物产量有所下降的现状,为了找出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对比分析了免耕和翻耕两种耕作方式下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地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慢且幅度小,翻耕地土壤温度在日间总体高于免耕地。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降低,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表现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变化与当时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大于0.5。与免耕地相比,翻耕地气温与土壤温度的直线回归关系更显著。受土壤温度等物理性状的影响,免耕地作物生物量及产量明显不如翻耕地。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要通过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免耕农田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降解规律,本试验以红阳(HY)和翠玉(CY)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含量变化以及淀粉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猕猴桃采后25℃贮藏过程中,HY猕猴桃果实硬度迅速下降并伴随出现乙烯跃变,CY果实硬度缓慢下降但并未出现乙烯释放高峰。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的淀粉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淀粉粒表面的光滑球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和破碎,说明淀粉存在酶促降解。同时,HY猕猴桃果实贮藏后期的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CY猕猴桃(P<0.001)。HY猕猴桃果实外果肉中淀粉含量在贮藏前期(0~2 d)极显著高于CY猕猴桃(P<0.01),但在贮藏后期(8~12 d)极显著低于CY猕猴桃(P<0.001);HY猕猴桃果实果心中淀粉含量在贮藏前期(2~4 d)与CY猕猴桃无显著差异,但在贮藏后期(6~12 d)极显著低于CY猕猴桃(P<0.00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降解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封禁措施对林分的生态功能影响分析,认为:封禁后的云南松林和常绿阔叶林,在胸径或树高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乔木上层盖度较大而均匀,优势种优势度明显,各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组成亦处于稳定状态,乔木树种多数更新良好,在垂直分布上呈连续分布,使整个群落在结构上处于稳定的状态;实施封禁措施的林分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未封禁的林分,且封禁时间越长,多样性指数越高。封禁后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实施封禁措施,土壤得到改良,通透性能较好,封禁后的腐殖质层厚度、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比未封禁的高。在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方面,封禁的比未封禁的高,封禁的阔叶林比封禁的针叶林高。这体现了封禁后群落土壤具有较高的肥力,有利于群落生物生产力的提高,使群落生物生产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封禁后土壤疏松,持水能力增强,枯落物层多,对封禁前后的群落土壤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进行分析,得出封禁后林分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都高于未封禁的林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裸地和桉树林地两种土壤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不同深度的非饱和土的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变化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非饱和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减小,黏聚力有较大变化而内摩擦角变化较小;植被水文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土壤含水量,具有提高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作用,从而能提高边坡稳定性和防治坡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倍性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及其体内保护性酶的响应机制,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测不同倍性菘蓝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同时对其地上部分保护性酶SOD、POD和CAT进行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均表明,四倍体菘蓝较二倍体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强。对其体内保护性酶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甘露醇浓度的增加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中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甘露醇浓度下四倍体中的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均高于二倍体,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四倍体菘蓝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高于二倍体菘蓝,部分解释了四倍体菘蓝较二倍体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核桃枝条酚类物质变化与枝条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桃枝条酚类物质变化与枝条适应性研究表明,核桃枝条中酚类物质分布韧皮部大于木质部,晚实类品种含量大于早实类品种,年周期中休眠期含量大于生长期;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则与此相反,生长季初期活性较低,至5月份活性增强,秋后进入休眠期时又降低,且不同品种抗抽条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变种是发酵工业生产黄原胶的菌种,对该菌8004菌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基因组中有两个编码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编号分别为XC1977和XC4082,同源性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演绎的氨基酸序列只有36.3%的相似性。为了解这两个基因的功能,采用自杀质粒pK18 mob对XC1977和XC4082分别进行诱变,构建这两个基因的非极性突变体,对突变体表型初步分析,发现XC1977和XC4082分别突变后不影响细胞的生长繁殖,但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则不相同,XC1977突变使胞外多糖产量降低56.3%,而XC4082突变基本不影响胞外多糖产量,表明8004菌株的两个zwf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不同,XC1977与细胞的胞外多糖合成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电厂建设项目土壤加速侵蚀系数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实验小区法、类比法、实地调查和地面观测等多种方法对萍乡赣能电厂建设项目的厂区扩建区、施工区、施工临时用地区、厂外公路、临时堆土弃渣场和取料场等区域施工当中的土壤加速侵蚀系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厂区扩建区和施工临时用地区的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21,施工区的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32;厂外公路路堑边坡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35,路堤边坡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44、路面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21;取料场采挖边坡的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76,采挖台面的土壤加速侵蚀系数为64;临时堆土场、弃渣场的年均流弃比为6.4%。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天然的可降解、可食性包装材料,以高粱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可食性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分析不同浓度丁香酚对可食性高粱醇溶蛋白膜物理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添加4%丁香酚可优化蛋白膜的机械性能,提升膜的拉伸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AB);添加丁香酚不影响蛋白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WVP),但略微提高了蛋白膜的溶解度;添加4%丁香酚可增加蛋白膜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光度值,即增强膜的光阻隔性能。DSC测量显示,添加丁香酚后降低了高粱醇溶蛋白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表明丁香酚提高了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延展性;FTIR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丁香酚后使得高粱醇溶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无规则卷曲转变为β-折叠、β-转角,表明丁香酚有助于提高丁香酚/高粱醇溶蛋白复合膜的机械性能;SEM结果显示,4%丁香酚与高粱醇溶蛋白的相容性良好,制备的复合膜截面光滑紧致。本研究结果为可降解、可食性膜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样点数量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南京市六合区为研究区,通过完全随机和限制最小采样间距抽样分别设置5个样点系列,基于每个样点系列100次重复抽样的变异结构推断及空间预测误差结果,探讨了不同样点数量对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变异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抽样方式降低样点数量后推断的SOM含量的块金效应(C0/C0+C)均随样点数量减少而降低且限制最小采样间距抽样推断的C0/C0+C要低于完全随机抽样方法,说明适当的减少样点数量以便降低与SOM变异尺度不匹配的样点对变异结构推断的影响有助于提高SOM空间变异结构表达的可靠性。普通Kriging预测的SOM误差对比则表明,尽管两种抽样方式下空间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随样点数量变化而波动,但均低于全部样点的预测误差;通过限制最小采样间距减少样点至250个时,SOM空间预测的RMSE最低,较全部样点预测误差降低了6%,因此,为了实现样点密度与SOM变异尺度相匹配,合理设置土壤采样点的间距及样点数量较单纯的增加采样点数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郊区土壤中汞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来自南宁郊区5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这5个不同地点的土壤中的汞含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汞含量最高的是安吉地区,达到1.647mg/kg。同时还对种植在这些土壤中的蔬菜的汞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蔬菜的汞含量明显偏高。研究结果也说明,蔬菜中汞的含量与土壤中的汞污染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在不同繁殖周期牦牛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集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无临床病理表现的母牦牛(3~6岁)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和峡部的样品,将不同繁殖周期输卵管分别按照伞部、壶腹部和峡部分为9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干旱区泥石流成因条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灾害形式.它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固体物质、水源和地形沟谷条件,而这些条件又受气候、地形地貌及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主导因素,探讨了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影响泥石流发育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在中国西北干旱区泥石流的主导影响因素是气候条件,特别是降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培法研究酸雨(AR)与稀土镧(La)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光反应复合影响的时间效应,旨在探究复合污染因子对植物自修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不同pH值AR(pH3.0、4.0)和不同剂量La(60、300mg·L-1)的单一作用,复合处理对大豆幼苗光合光反应活性抑制程度较大,延缓各参数恢复进程(恢复拐点滞后),恢复程度较小,明显影响了植物的自修复能力。净光合速率Pn与各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处理组的植物在修复过程中,Pn变化主要受Chl、Hill反应活性的影响,Mg2+-ATPase活性对Pn的制约最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AR与La复合处理组各光合参数的恢复进程不同步,自修复能力受胁迫强度和胁迫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和热灭菌对鲜榨菠萝汁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比分析了超高压(UHP,ultra-high pressure)及热处理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菠萝原汁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 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超高压处理(400 MPa,26℃,10 min)及热处理(85℃,5 min)条件下均可达商业无菌;上述2种处理条件处理后菠萝原汁pH值、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超高压处理样品能较好地保持体系的均匀稳定性;超高压处理样品与热处理样品的L*、a*、b*值与对照样相比变化均显著(P<0.05),但超高压处理样品更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超高压处理样品的还原型维生素C保留率达94.92%,远高于热处理;感官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接近对照样。因此,超高压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菠萝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生物防治菌与多菌灵混用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盆栽试验多菌灵与多种生物防治菌混用防治棉花黄萎病结果表明 ,大部分混用防治效果优于单用效果 ,而供试芽孢菌“B90 8”与多菌灵混用效果大于单用多菌灵但小于单用生物防治菌“B90 8”。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甘蔗渣化学浆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该文对不同浓度、打浆度、剪切速率对低浓度甘蔗渣化学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因素引起浆料表观黏度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浆料浓度增加,纸浆表观黏度呈指数式增加;打浆度影响浆料的微观结构,随打浆度升高,纸浆表观黏度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纸浆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提高而递减。在实验测量范围内,甘蔗渣低浓度纸浆为满足幂律关系的非牛顿流体,拟合的本构方程的流变特性指数n<1,因此其在测量范围内为拟塑性流体。另外,随着纸浆浓度的降低,流变特性指数n增加,表明随低浓度纸浆逐渐变稀,所表现出的流变特性向着牛顿流体的方向趋近。低浓度纸浆流变特性的研究为纸浆模塑生产线流送系统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肥对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潮土中不同氮肥对油菜生长和N、P、K、Ca、Mg等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对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生长初期(5周时)差异最显著。生长初期,除硝酸钙外,不同氮肥均显著抑制油菜的生长,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硝酸铵;对N、K、Ca、Mg的吸收,氯化铵、硫酸铵和尿素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氯化铵和尿素有大于硫酸铵的趋势,而硝酸钙表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硝酸铵大多情况下作用不明显;对P的吸收,各氮肥均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氯化铵>尿素>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钙。但随着时间推移,各氮肥最终均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且不同氮肥的差异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生态学原理,探讨了湖南省邵东县红壤上3种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保护水土功能。结果表明:每公顷水土保持林的植被层的持水能力是相同面积的荒坡地的植被层持水能力的7.55~7.93倍;20 cm深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比荒坡地多23.53%~43.82%,总孔隙度大17.20%~25.27%;20 cm深土层土壤含水率比荒坡地高10.55%~15.60%;土壤毛管持水量是荒坡地1.11~1.21倍;荒坡地最大持水量只有水土保持林的82.83%~92.69%;水土保持林地表径流系数只有荒坡地的51.49%~59.41%,土壤侵蚀模数比荒坡地减少了33.78%~46.35%;水土保持林都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相互比较,阔叶树种混交林的水土保持功能优于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