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多年茶园优化施肥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茶树专用肥——百禾福(Biofert)活性生物有机肥,并在广大茶区进行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百禾福茶树专用活性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茶叶品质、提高施肥效益、施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茶区茶农的普遍欢迎.为了更好地向广大专业户推荐这一新型有机肥,日前,本刊记者就目前在茶园中施用该有机肥的重要性以及该有机肥的特性和施用方法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上壤肥料专家吴洵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闽北茶叶生产上的示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白劲珠"复合微生物肥料后茶叶增产显著、茶叶植株性状更好、制作茶叶摇青走水更易、茶叶品质香高味醇回甘耐泡。本文探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与应用以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茶叶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茶叶及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茶树的施肥水平影响,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种类,观测不同处理茶树芽头密度、芽稍长度、混合梢百芽重,研究不同处理对茶树生长量的影响。采摘鲜叶制作干茶,通过密码感观审评,比较不同处理干茶品质间的差异,研究不同处理对干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肥料种类不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2)、在同等经济成本条件下,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经济效益显著。在本试验中以每亩施用100kg的“兴田”生物有机肥茶叶产量最高、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茶树的施肥水平影响。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种类,观测不同处理茶树芽头密度,芽稍长度,混合芽重,研究不同处理对茶树生长量的影响。采鲜叶制作干茶,通过密码感官审评,比较不同处理干茶品质间的差异,研究不同处理对干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肥料种类不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2),在同等经济成本条件下,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经济效益显。在本试验中以每库存施用100Kg的“兴田”生物有机肥茶叶产量最高,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显。  相似文献   

5.
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高效施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茶园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高,钾肥用量偏高,投入养分比例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有机肥+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安吉、天台、嵊州等县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相比,在化肥减施25%的情况下,"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6.3%,茶叶品质有改善,每公顷节本增收15 345元,"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14.2%,茶叶品质基本持平,每公顷节本增收23 505元。  相似文献   

6.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设习惯、纯化肥、有机肥替代20%、30%、40%化肥模式等5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试验研究,与习惯施肥和纯化肥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40%化肥模式下仍有增产效果,产量排比,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2;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升土壤肥力,增加茶叶产量与品质,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俞燎远  丁磊 《茶叶》1999,25(3):144-146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施肥时间,深度,次数,比例,用量及不同肥料搭配施用等方面的对比性试验,并结合茶叶生产实践,总结形成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优化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乌龙茶做青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摘施用腐殖酸、硫酸钾、尿素三种肥料及不施肥的黄旦鲜叶,进行加工制作,探求其对乌龙茶做青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而硫酸钾复混肥和尿素时提高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有明显的效果。不同施肥处理所获得的鲜叶质量存在差异,做青叶质量以施用腐殖酸肥优于其它处理,对提高乌龙茶的品质,以腐殖酸肥的应用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夷陵区茶园施肥现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配方肥和有机肥对夷陵区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N配方肥和有机肥同时施用效果最好,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对照茶园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土壤酸化,并可以提高茶园产量和茶农收入,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对夷陵区茶园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茶叶产量,提高鲜叶正常芽叶比例,改进茶叶品质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茶园有机肥使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茶园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之一,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含量,还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茶园主要使用的有机肥有菜饼肥、豆饼肥、牛粪有机肥和羊粪有机肥及其他商品有机肥等。茶园有机肥应早施、深施,并配合化肥施用,用量依据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茶叶养分需求量和有机肥的养分含量确定,种类上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由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机肥产品。综合有机肥施用效果和不同茶类需肥特性,提出了"有机肥+配方肥"模式、"茶-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和"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4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并说明了各模式的具体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铁观音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文锦  梁月荣 《茶叶》2004,30(1):30-39
铁观音为茶中佳品,研究并提出其优化施肥配方,提供生产应用,提高生产效益,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组合对铁观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不仅能促进铁观音茶树的速生快长,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改善成茶品质,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不施肥效果最差;产量与品质兼优的施肥组合为N3P1K3RC2或N2P1K2RC3。不同茶龄阶段,N、P、K、RC对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品质形成所起的作用不同。幼龄茶树K是茎粗增长的肥料主效因子;成龄茶树,肥料对产量的效应以N为大,其次为K;K是成茶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RC。不同施肥处理对成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比例影响不同,从而引起品质上的差异。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还原糖、醚浸出物、儿茶素与品质的关联度依次为0.7799、0.7268、0.6651、0.6589、0.6151和0.5783。  相似文献   

14.
谈茶园微生物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之一——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克服有机肥肥效慢,易引发病害等不足的同时,微生物肥料成为当今茶叶生产的亮点。然而哪些微生物肥料适宜在茶园施用,怎样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茶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和茶叶生产要求,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及其适时、适法施用的施肥方法.达到对茶树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以满足茶树生产、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茶产业是本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为了明确松阳茶叶生产中肥料的合理适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在2010~2011年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上进行同一方案的施肥试验,从施肥优化与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关系,探索了沙壤土在一定生产水平上的最佳肥料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一种对肥料较敏感的高产作物,合理施肥能够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然而,目前马铃薯种植中普遍存在施肥量较高的问题。通过马铃薯减肥增效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减肥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专用肥)处理N、P、K养分总量减少20%,马铃薯产量提高6 075 kg/hm~2,增产率为13.8%;推荐施肥(专用肥)处理肥料利用率均高于习惯施肥,N、P、K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9.28%、22.60%、53.85%,相比习惯施肥N、P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13.93和13.43个百分点,K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相比推荐施肥(专用肥),在专用肥减量的同时配施几种新型肥料(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均能达到减肥稳产的效果,且专用肥减施30%的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的马铃薯产量最高,与推荐施肥(专用肥)相比增产1 913 kg/hm~2,增产率为3.8%,氮肥利用率提高4.83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7.7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14.1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相比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专用肥)的施用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养分累积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专用肥配施其他新型肥料可在减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传统茶园以施用尿素、复合肥等速效化肥为主,并且化肥施用量较大,出现了茶叶品质下降,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养分流失等问题。虽然茶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然而,有机肥在茶园中的使用仍存在有机肥种类的选择具有盲目性、使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了筛选茶园最适有机肥,本试验选取了6种有机肥料进行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羊粪有机肥的中浓度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儿茶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其芽梢密度是114个/m~2,多酚类物质含量是35.02%,儿茶素含量是15.7%。在感官审评方面,综合得分是羊粪组的精制茶叶有机肥(纯粮发酵)组的精制茶叶牛粪组的精制茶叶鸡粪加花生麸组的精制茶叶生物有机肥组的精制茶叶猪粪组的精制茶叶空白对照组的精制茶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沤堆发酵处理的中浓度的羊粪有机肥改善茶叶品质的效果最好,最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新梢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武义大宗绿茶采摘茶园采用化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肥、农户施肥、茶树专用肥+菜籽饼肥、茶树专用肥+猪粪肥。在总养分减施43%,其中化肥减量60%,有机肥替代化肥29%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质量,新梢产量、品质、养分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宗绿茶采摘条件下,茶园化肥用量过大的情况下,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并没有明显改变,但明显提高了化肥利用率(2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的化学N+P_2O_5+K_2O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8.7%和154.3%),且有机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容重,同时有减缓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质量。在研究条件下,猪粪肥对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要略好于菜籽饼肥;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也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且不会改变新梢品质成分及成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