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基本情况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王小兵副处长为团长的中国茶叶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2年5月13日抵达日本东京,在日本国亚细亚农协的精心安排下,先后造访了日本国农林水产省、社团法人日本茶业中央会、山本山茶叶株式会社静岗工场、静岗蔬菜茶叶研究所、久牧园茶叶株式会社及其所属茶叶历史陈列室、加工场、生产茶园、茶产品销售部等涉茶机构,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得到有关官员和茶业同行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坦诚的交流。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不仅对日本的茶叶生产现状、茶叶加工技术、管理水平、茶产品的深度开发、茶叶包装、贮运…  相似文献   

2.
李应发 《茶叶》2013,39(3):167-169
近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富含多种有益的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伴随经济发展,茶叶消费日趋旺盛:在市场上,茶叶是一种快速消费品;在农业上,茶叶则是一种极宜作为产业发展的经济作物。宁强县是江北地区的一个产茶大县,其茶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为明析该县茶叶生产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该县生态环境状况、茶叶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茶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县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1989,9(2):4
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吴觉农同志1897年4月14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早年,他就对茶业发生兴趣。1919年在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考赴日本学习,在日本农林水产省茶叶试验场研究茶叶,收集和研究了不少有关世界各国茶叶生产、制造和贸易方面资料,撰写了《中国茶叶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链管理在茶叶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阳  漆雁斌 《茶叶》2005,31(3):174-177
农业产业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名山茶叶产业为例,尝试把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应用于茶叶产业之中,在对名山茶叶产业链运行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用农业产业链的系统集成思想,对名山茶叶产业的组织链、价值链、物流链和信启、链进行整合,以此增强名山茶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敏 《福建茶叶》2016,(3):89-90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茶叶是一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不但可以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同时也可以拉动茶叶相关产业,促进茶叶加工生产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目前茶叶产业的现状看,其中茶叶初加工企业、农场林场、茶叶精加工企业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自2004年起为了支持农业发展而取消了特产税,转为由茶叶企业缴纳增值税,但是我国茶叶相关企业从类型到数量都比较多,在增值税征纳问题上更加复杂。本文即从增值税为入口,探讨增值税的相关理论,并从茶叶的三个主要加工产业详述了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团于今年8月4日~23日赴日本静冈、奈良、京都等地考察了提高茶园单产和提高茶叶品质的技术与管理;同时,也考察了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和茶叶流通情况,现扼要汇报如下:一、推行科学种茶,实现高产稳产日本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1981年全国种茶农户71.84万户;茶园总面积91.5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相似文献   

7.
饮茶相传始于中国的神农氏时期,茶叶栽培作为中国传统古老的农业生产行业之一,公元六世纪时传入日本,在十七世纪传入欧洲,至今茶树种植生产已经遍布全球。茶叶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发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其中,华南展非常悠久,即华南茶区、茶区茶叶生产在茶叶出口贸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广西、海南、台湾是华南茶区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地方茶树品种非常丰富,选育出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因此,有必要对华南茶区茶树品种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茶叶产业是清远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本文主要采用SW0T分析方法对清远市茶叶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通过产学研合同提升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和电子商务的措施打造品牌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一、茶叶产业现状 近几年来,湖北大悟县委、县政府及农业等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广大群众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努力把茶叶产业建设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在全新时代环境下,湖北省茶叶产业的生产加工、技术体系与社会需要的优势日益明显,为湖北茶叶产业的发展,探寻到了极为合适的时代机遇。从湖北省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看,对其茶叶物流产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其物流产业发展需要进行综合解剖,将为湖北省扩大茶叶产业优势奠定基础。本文分别描述湖北茶叶和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对于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叶行业现状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生产厂家多、茶叶品种多、各类茶包装款式多;注册商标少、有名气的品牌少、国际品牌更少。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茶业与其他行业和国际市场的名牌相比差距较大,“三多三少”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综合来看,中国茶业创立品牌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茶叶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提升茶叶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茶叶产业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如悠久的茶文化、精湛的制茶技术、多样化的茶品种以及丰富的劳动力等,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茶产品市场,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必须认清自身发展现状并对自身发展策略做出探索。本文在论述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水稻生产发展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稻米生产流通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数据,分析了60年来日本水稻生产方式、劳动时间、消费流通渠道的变化,并结合目前我国稻米产业所处现状,探讨日本稻米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60年来,随着GDP的增长,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总产不断下降,得益于稻作技术的发展,水稻生产劳动时间显著缩短,且单产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消费量不断下降,而民众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提高,日本优异的水稻品种资源奠定了其优良品质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减少稻米统购统销数量,逐渐形成了以农协为主、直销为辅的稻米流通方式,极大提高了流通效率,新兴销售方式-电商等的出现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种稻效益。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稻米市场进一步开放,稻米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少数已经达到比较好的水平,但大多数跟日本20世纪70-90年代时的稻米产业状况较相似。借鉴日本的稻米生产及流通方式的变化,我国应积极调整水稻生产方式,扩大水稻生产个体规模,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增加水稻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引导优质稻发展,加强稻米品牌建设,实现产销对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求更高,农业技术开发的调查与预测更显重要。为此,日本于1987年进行了以农林水产省试验研究单位等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家、学者为调查对象的面向21世纪农业技术开发预测。现将其中的花生科技开发预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冈是日本最大的产茶县,2011年静冈茶园面积1.87万公顷,产量3.35万吨,产值436亿甘元,分别占全国的40.6%、39.3%,及当地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茶产业是静冈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静冈茶叶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程度均领先于浙江省。分析静冈茶叶生产特点,借鉴静冈茶叶先进经验,提出浙江省茶叶发展建议,对贯彻省政府《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全省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日本农业农民交流协会的邀请,共青团中央组织了“中国青年茶叶实习访日团”于五月上旬访问日本。通过这次访日活动,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人民,特别是茶叶青年与日本人民、日本茶叶青年的友谊。并通过参加茶叶的实践活动,学习日本茶树栽培、管理、采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茶叶生产与科学研究,加速我国的  相似文献   

17.
1韶关新丰现代茶叶产业园规划背景1.1新丰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现状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和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大省。广东韶关市新丰县茶叶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生态优势明显,茶叶产业已发展成新丰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旅游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产业。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叶生产消费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7月至10月,笔者随广西农业考察研修团到日本九州地区进行农业考察。期间参观了日本中央茶叶试验场枕崎支场、熊本县茶叶试验场、熊本县农协经济连以及一些专营茶叶的有限股分公司和茶叶生产专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大埔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精"的发展目标,有力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县茶叶产业在西岩茶叶集团、凯达茶叶、飞天一叶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大浦县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了以西岩山脉为主连接枫朗、大东、高陂等镇的茶叶生产基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茶叶已成为我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茶叶产业在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稳定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认真分析茶叶产业的现状与优势,采取正确的发展思路与措施,推进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提高我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的客观需要.本文对我省茶叶产业的现状、发展优势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谈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