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木材缺氧高温处理改变了木材主要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防腐性等,扩大了木材适用范围。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在180、195℃和210℃三个温度条件下,以及60、70℃/h和80℃/h的升温速率下,分别对杨木素材进行1、2 h和3 h的缺氧高温处理。利用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杨木缺氧高温处理材主要组成成分中苯醇抽出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变化,同时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定量分析C、O两个主要元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种源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火炬松种源试验林木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方差分析表明火炬松种源间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戊聚糖,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差异显著;木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广义遗传力较低,种源内株间木材化学成分含量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出物,戊聚糖含量与种源原产地地理气象因子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杉木炭化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炭化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杉木经160、190、220℃炭化后,苯-醇抽提物、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及1%NaOH提取物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苯-醇抽提物、木质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纤维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综纤维素的含量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比纤维素的下降要明显;1%NaOH提取物的含量稍微上升。炭化温度较高时,木材内部的营养成分破坏越严重,木材的防腐性能越好,但强度有所下降;炭化温度较低时,能够更好的保持木材的强度及性能,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木材的炭化温度。  相似文献   

4.
选取不同树干高度的栓皮栎和麻栎木材,分别测定树皮、边材和心材的苯醇抽出物、综纤维素(α-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木质素(酸不溶和酸溶木质素)、灰分、pH值和缓冲容量,为软木及栎木人造板的生产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栓皮栎软木生产工艺应关注树皮苯醇抽出物含量、灰分、pH值及缓冲容量;用于人造板加工,则需考虑树种及心边材纤维素、木质素和pH值。  相似文献   

5.
巨龙竹是至目前为止所发现最粗的竹子,单株竹材生物量居同类竹材之首。对3-5年生薄壁型巨龙竹秆材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灰分、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 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结果表明:薄壁型巨龙竹的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的含量与常用纸浆造纸原料木材接近,灰分含量介于木材和草类原料之间;除冷水抽出物外,薄壁型巨龙竹其它抽出物含量在秆高方向上均表现出递增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研究金丝楸木材化学成分在纵向不同高度及径向心、边材中的含量和组成特点,为金丝楸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金丝楸木材纵向不同高度心、边材苯醇抽提物、聚糖和木质素含量,采用细胞壁全溶法结合二维异核单量子核磁共振(2D HSQC NMR)技术对相应部位的原生木质素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金丝楸木材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心材,且心材中靠近树心部分的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靠近边材部分。心、边材苯醇抽提物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苯醇抽提物含量及其成分差异较小且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边材木质素含量低于心材,但心、边材木质素含量在树高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金丝楸木材木质素为典型G/S型木质素,纵向不同高度区域木质素大分子结构基本一致,但心材木质素分子结构中β-5'连接的相对含量高于边材。木聚糖是金丝楸木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边材聚糖相对含量高于心材,但心、边材聚糖含量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结论】金丝楸木材径向心、边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相应成分分子结构具有规律性差异,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主要变化为木质素成分的积累和发色物质的生物合成。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应区域中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别,但并未随树高不同发生规律性变化。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中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基本一致。对金丝楸木材进行加工利用时,应重点关注其径向方向的化学成分含量和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家具企业用材的开裂变形问题,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以美国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素材及炭化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炭化材化学组分含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材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降低,综纤维素含量降低更明显,苯醇抽提物含量增加;热处理炭化使木材密度、干缩率、吸湿膨胀率及平衡含水率明显降低,木材尺寸稳定性改善;炭化材力学强度降低不明显,不影响其作为家具用材的使用。因此,对美国白蜡木进行125℃、10 h的炭化处理,可以满足家具用材的需求,炭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紫竹因其竹竿色泽能永久保存、竹材工艺性能优良而广泛用于制作竹制品.对一年紫,二年紫和三年紫3种变异类型的紫竹分别截取1年生、3年生和5年生竹龄的竹杆分梢部、中部和基部3处部位进行综纤维素、多戊糖、木质素、苯醇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热水抽出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探求紫竹材加工利用及化学利用的合理采伐类型.结果表明:紫竹杆综纤维素、多戊糖、木质素、苯醇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热水抽出物含量范围分别为73.22%~77.85%、14.05%~15.99%、20.31%~24.72%、1.50%~5.73%、23.85%~32.29%和3.63%~8.02%;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5.24%、15.02%,22.75%、3.22%、27.11%和5.61%.紫竹不同变异类型间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平均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竹龄间综纤维素、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集了常见制浆材(桉木、相思木及杨木)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测定了样品的基本密度、综纤维素、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含量,用人为控制水分的方法测定了样品的水分含量。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分别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LASSO算法、支持向量机法(SVR)和人工神经网络法(BP-ANN)建立基本密度、水分含量、综纤维素、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含量的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独立验证,结果显示:LASSO算法建立的基本密度和综纤维素模型性能最优,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06 3 g/cm~3和0.49%,绝对偏差(AD)范围分别为-0.008 8~0.009 6 g/cm~3和-0.85%~0.87%;PLS建立的水分含量模型及苯醇抽出物模型最优,RMSEP值分别为1.21%和0.24%,AD范围分别为-1.99%~2.03%和-0.35%~0.38%;SVR建立的木质素模型最优,RMSEP值为0.43%,AD范围为-0.76%~0.74%,均满足制浆造纸工业中对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纸浆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8年生人工林火炬松纸浆材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系统地测试,分析和讨论了火炬松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方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火炬松纸浆材的灰分、冷水、热水、苯醇和1%N aOH抽提物含量,纤维素、戊聚糖和木质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3%、1.59%、3.21%、2.32%和13.66%、47.98%、15.10%、29.66%;2、沿树干高度方向,火炬松木材灰分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热水和苯醇抽提物含量逐渐减小;冷水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或者逐渐减小的趋势;1%N aOH抽提物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戊聚糖含量表现出逐渐增加或减小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火炬松木材各化学成分含量在沿树干高度方向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中总结了不同介质热处理的技术特点,介质对热处理材性能的影响,以及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的研究进展,认为采用油、预处理或复合介质等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减小木材强度降幅,还能显著增强防腐性能等其他单纯蒸汽热处理无法实现的功能,建议今后进一步拓展热处理介质的范围,深化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研究,赋予热处理材更多、更好的性能,研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热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木材性质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汽为加热介质,介绍了国外常用的几种木材热处理工艺及产品性能变化,重点阐述热处理木材各项性能变化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性质变化的内在机理.热处理可以提高木材使用性能,拓宽木材使用领域,木材热处理是木材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颜色变化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总结热处理对木材颜色变化的研究结果,分析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和时间、树种与化学成分对热处理材颜色变化的影响,颜色变化与化学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以及热处理材颜色光稳定性能。对今后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color changes in heat treated wood,and deepl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method and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heat treatment,spec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color changes in heat treated wood.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or chang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The optical stability of the color of heat treated wood was studied.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微波加热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微波加热的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微波干燥的机理和优点,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波干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现有干燥室壳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壳体框架部分散热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测试验证。其中在设定干燥箱温度为80℃时,优化后框架结构与现有壳体框架结构相比,每平方米框架肋每小时减少热能损失0.67~2.26×103 kJ。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热处理可有效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同时对木材力学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文中按照力学指标分别综述热处理工艺对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脆性/冲击韧性及其他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总结热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化热处理技术的研发:一是热处理技术研发时宜根据应用领域科学选择合适的力学指标,二是进一步拓展热处理介质以控制力学性能损失,三是进一步探索热处理对木材不同力学指标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控制热处理木材的颜色,对樟子松木材进行了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的热处理,采用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表征木材颜色,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处理木材的官能团。结果表明,明度变化是造成樟子松木材颜色差异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木材发色团的比重增大,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最终导致木材颜色变深,明度降低。建议在工业化生产中,通过热处理温度来控制木材颜色,通过热处理时间对木材颜色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19.
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材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lor change of ash wood ( Fraxinus mandshurica ) 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SC-S color difference meter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darker the appearance, moreover, the change in L~* component 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color change. The color of treated ash wood by suitabl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could be simulated to some valuable wood, for example, teak wood, some rosewood species, etc. 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could be well replicated from laboratory scale experiments to commercial scal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论述木片制浆生产工艺中通过利用冷喷放降低蒸煮热耗、蒸煮中期或终了汽液转注节能、放汽及喷放热能的回收利用等几种节省热能和综合利用热能的方法。制浆生产过程中的热耗主要消耗在蒸煮部分,为此,从蒸煮工艺、操作工艺入手,合理利用热能,达到提质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