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枣蛆,属鳞翅目,果蛀蛾科。是危害苹果的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苹果产区。除危害苹果外,还危害梨、桃、杏、山楂、枣等。在生产中如果能够掌握其发生规律,识别其危害症状,加以科学防治,可减轻灾害,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天棚蔬菜生产上常发生肥分危害和高温危害,对大棚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影响颇大。其主要防治办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昆虫在其分类时,习惯上常被分为农业昆虫,森林昆虫,医用昆虫等。实际上某些种类的害虫,特别是一些杂食性害虫,在其适宜的分布区内,常可取食多种植物,不但可危害林木、果树,还可以危害农作物。农业在进行害虫的防治时,不但应治理危害农  相似文献   

4.
<正> 一、化学农药的危害 化学农药的主要危害是其在蔬菜上的残留物对人畜的直接毒害。虽然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禁止或限制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有机磷等高毒农药在蔬菜上的使用,其危害正在逐渐减轻,但形势仍不容乐观。造成化学农药残留严重的主要原因:过去残留于土壤中高毒、剧毒难分解农药在一些地区仍十分严重;外运蔬菜的生产区多为粮菜或棉菜两  相似文献   

5.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  结论  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相似文献   

6.
稻田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稻田害鼠种类、数量、生物量及害鼠在稻田的空间配置、对水稻的趋向为害和水稻鼠害株的消长。研究结果明确了危害水稻的重要害鼠是黄毛鼠和板齿鼠,它们具有聚集危害的特点;造成水稻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是幼穗形成至齐穗期;黄毛鼠聚集早熟稻田危害时,多在稻田田面活动与危害,少在田埂上活动;板齿鼠聚集在适宜其栖息的稻田危害。根据害鼠聚集稻田危害的时问和特点、害鼠空间配置,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结果表明,蜀云杉松球蚜危害与海拔、坡向、树龄、林种有密切关系。随海拔升高其危害率递增,当海拔达到3 900 m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危害率递减;阴坡、半阴坡危害率最大,阳坡、半阳坡危害率略低;树龄在11~20年危害加重,20年以上危害逐渐下降;蜀云杉松球蚜主要危害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的嫩梢。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消长规律变化与温度、湿度的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在有效积温范围内,温度较高时,松球蚜的发育快,性成熟早,寿命短,产卵期也短;温度较低时,发育慢,性成熟晚,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湿度要求在60%~90%,对其发育非常有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越冬虫口基数越大,翌年发生量也越大,危害程度相应更为严重,反之则轻。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数量年周期变动有一定规律性,每隔3~4年大发生1次,有虫株率、虫梢率(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造成当年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螟(Osreinia furnaialis G.)又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同时也危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向日葵、辣椒及麻类等作物,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国内各玉米产区。1 危害症状 玉米螟危害玉米时,除根部外,整个植株均受其害,初孵幼虫食害嫩叶叶肉;3~4龄后即咬食其坚硬组织;心叶期集中心叶危害,被害叶长出喇叭口后,呈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窗孔、孔洞和排孔,被害严重的,雌穗不能正常抽出;孕穗期,集中上部危害幼嫩穗苞内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棚饲养及连续2年定点监测、分级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进行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危害的高低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与发生危害的田间消长规律成正比;12月至翌年3月份的温度、湿度为每年当中的最低值,其危害率、危害指数最低,仅为0~3.08%及0~0.77;5~9月份尽管温度都很高,但仅5~6及8~9月降雨量最多,出现了2次高峰值,危害率、危害指数达到28.67~57.22%、7.17~14.61及31.56~32.78%、7.58~8.22;大棚饲养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5~6月、8月上旬及11月成虫出土,尤以5~6月高峰值最大,大棚饲养成虫消长与田间消长呈现正相关性;热量、降雨的高低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危害及种群动态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河口东部地区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河口西部地区>河口中南部地区;排除山地逆温现象最为普遍的河口中南部地区,在正常年份的降雨条件下,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其种群繁育数量越多,危害越重。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辽市孔家乡污灌区表层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土壤中(铜、铅、锌、镉、砷、铬)污染的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土壤中有部分样点的镉的平均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Ⅱ级标准值,砷、铬、铜、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另外两种元素的均值含量未超背景值;单因子生态危害系数而言,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镉>铜>砷>铬>铅>锌,镉达到强级别的生态危害程度;从复合生态危害系数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综合平均指数(RI=86.87),处于轻度危害的样点占总数的65.71%,表明长期的污灌造成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1.
巧防枣步曲     
<正>枣步曲又名枣尺蠖,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危害枣树幼芽、幼叶、花蕾,并且吐丝缠绕,阻止树叶伸展,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同时还大量危害苹果、梨、桃及土豆、辣椒等农作物。现将枣步曲的发生与防治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瑞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丽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2种,分析了其生长型、入侵生境和危害情况,依据入侵植物在当地的分布范围及在生境中的优势度,将其危害等级划分为3级,Ⅰ级危害植物9种,Ⅱ级8种,Ⅲ级25种,重点介绍了危害最严重的9种Ⅰ级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情况,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负面影响随着瑞丽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增大,特别是对郁闭度小的人工林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随着海拔的上升其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危害程度也减小;草本和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乔木的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13.
<正> 玉米盲蝽象,又名“臭鳖子”,近几年来在夏玉米上是仅次于玉米螟危害的又一重大害虫。它多危害于夏玉米苗期,由于其危害症状不易观察,往往被农民忽视,到发现症状时,已给玉米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夏玉米盲蝽象在淮北地区发生种类较多,但都以卵产在绿肥、杂草、残茬等上面越冬,春季3月底4月初孵化成若虫,5月成虫在棉花和小麦上危害,6月中旬夏玉米苗期危害夏玉米。  相似文献   

14.
张亚欣 《现代农业》2010,(11):12-12
<正>根结线虫病多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叶菜类等多种作物,使其根部的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地上植株的生长,造成减产或绝收。根结线虫一般不危害大葱、大蒜、韭菜,尖椒等作物。  相似文献   

15.
沿江圩区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演替呈现以下特点 :种类增加 ,不断出现新的病虫为害 ;危害期拉长 ,发生程度加重 ;突发性病虫暴发成灾 ;螟虫危害趋于复杂化等。为此制定了近期与长远期综合治理措施 ,及时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蚜虫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和棉蚜,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直接为害。桃蚜还可危害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菠菜、瓜类及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1、危害特征蚜虫主要群集在草莓的嫩叶上,刺吸汁液,吸食后成褪绿的斑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斜纹夜蛾属鳞翅、异角亚目,夜蛾科,在长江流域,近年来上升为常发性害虫,1998年、2001年均大暴发,主要危害豆类、棉花、蔬菜,也危害水稻。由于其发生世代多,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四龄以后食量暴增。在棉田主要危害叶片、花、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危害症状苹果蠹蛾为林果业主要害虫,危害苹果、沙果、香梨、桃、杏等果树的果实,孵化的幼虫蛀入时不吞食果皮碎屑,而将其排出蛀孔外。在苹果上大多从果面蛀入,在香梨上  相似文献   

20.
以巴彦淖尔市9站初、终霜日平均值为基数,将辖区9站和周边10站共19个站每年初、终霜日期与该基数比较,晚(早)5 d以上年份作为危害年进行统计,计算其出现频率,根据各站出现频率建立细网格推算方程,在GIS上实现区划。结果表明,河套地区终霜冻、初霜冻危害频率与该地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且分级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终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县阴山以南的区域,杭锦后旗沙海、红旗一线以南以及临河丹达、八一乡一线以南的区域;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初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杭锦后旗阴山以南;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