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申晓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125-126
通过对无患子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无患子种子经变温吸胀吸水、沙藏催芽后,发芽率可达95%以上,播种后40d左右形成幼苗;(2)无患子当年生苗苗高、地径生长趋势均呈“∧”型单峰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两者均于7月中下旬进入速生期,8月呈现生长高峰期,1年生苗生长期约247d,平均树高达114.5cm,平均地径达11.38mm,表现出对本地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U19(1918)均匀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9601-Y2(简称Y2)、IBA、NAA、复合肥、浇水频率和浇水量及其不同水平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40 d的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针叶长分别为4.1~6.9 mm、6.7~12.8 cm和7.2~19.1 cm。10×105cfu/m L的Y2浸种、0.10 g/L的IBA溶液喷施叶面、施0.25 g/袋的复合肥、每6 d浇水1次和每次浇1/2饱和含水量的组合促进地径、苗高和针叶生长。复合肥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其与IBA、Y2和水分共同促进苗木生长;NAA则抑制苗高生长和针叶伸长。地径与苗高、针叶长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16-121
[目的]探讨七叶树苗木生长所需的最佳施肥种类及最佳施肥量。[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七叶树苗期进行复合肥、氮肥2个肥料种类,5个施肥水平[0、2、4、6、8 g/(株·次)]处理,研究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增量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 cm和2.49 mm,是CK的4.00和3.56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苗高、地径增量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高径比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最好;地上、地下鲜重和地上、地下干重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3、23.07、7.09和8.43 g,分别是CK的2.44倍、1.58倍、1.88倍和1.67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七叶树苗木生物量积累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97 m、1.27 dm~2、8.87 cm~3和2.64 mm,分别是CK的1.99倍、1.93倍、1.74倍和2.24倍,施肥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不同氮肥水平处理好于复合肥处理;比根长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23 m/g,是CK的1.40倍,且不同氮肥水平处理优于复合肥。[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七叶树苗木生长有显著提高,但施肥过量,则生长反而降低或提高不显著。复合肥对七叶树幼苗各指标的影响整体优于氮肥,基本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最佳,而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核桃专用肥、复合肥、尿素以及欧普基肥4种肥料17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苗高、地径以及嫁接口粗度的影响。[结果]4种肥料各水平施肥后,均对嫁接口粗度和地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核桃专用肥和复合肥仅在6 g/株施用量下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施用核桃专用肥6 g/株,尿素12 g/株,欧普基肥3g/株,复合肥6 g/株时对嫁接苗苗高、地径和嫁接口粗度生长的总体效果最好。[结论]合理施肥能够促进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糙叶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方法试验及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观测,初步研究了糙叶树的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大田育苗,糙叶树45 d即可出苗整齐。1年生播种留床苗苗高平均可达168.4 cm,地径平均1.90 cm;1年生播种移栽苗苗高平均可达136.1 cm,地径平均1.81 cm;一年生苗根系较发达,可出圃移植;苗高、径生长高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68-3-2(Pyrus pyrifolia Nakai)梨生长发育规律,为建立其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砂梨新品系68-3-2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动态。[结果]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6月上旬停止生长,生长期78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22日和5月6日。果实从4月初坐果后开始生长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33 d。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15日和6月17日。新梢停止生长前与果实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后期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果重250.0 g,果实圆形,纵径7.68 cm,横径8.44 cm,果形指数0.91。果皮薄,绿色,果面光洁,无果锈,有蜡质,果点浅小而稀。果肉白色,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品质佳。在湖北省武汉地区68-3-2梨生产中,建议萌芽前14 d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尿素等速效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改善养分的竞争;6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7月份施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增加果实品质;秋季施复合肥及有机肥做底肥。[结论]该研究可为68-3-2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田间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对自然储贮保存1~5年和当年采收的辣木种子,进行田间育苗试验,统计发芽(出苗)率;观测苗木生长,进行大田移栽和探讨苗木出圃定植。结果表明:播种后第10d左右开始出苗,第13~15d为出苗高峰,20d后完全停止;当年采收种和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出苗率在61.8%~85.3%,保存4年及其以上的不足40%;辣木苗生长迅速,催芽移袋育苗,移袋后第66d,平均株高49.1cm,平均地径0.89cm;营养袋种子点播育苗,播种后第64d,平均株高61.2cm,平均地径0.94cm;大田移栽选用株高60cm左右,茎粗0.6cm左右,自带复叶8~9个的苗木定植。  相似文献   

8.
基质施肥对西南桦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有机肥和复合肥2因素各含4个水平的试验,了解其对西南桦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苗龄150d和210d时,有机肥、复合肥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西南桦苗木地径和苗高的生长。有机肥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木生长呈现极显著的负效应,单施复合肥即可达到促进西南桦苗木生长的目的;(2)有机肥和复合肥的16种配施中,单施复合肥50g/m2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在2个苗龄时均极显著地较其他配施的大,分别为0.96mm(210d)和6.7、9.8cm;(3)影响苗木生长的最佳配施为A1B(2有机肥0kg/m2、复合肥50g/m2),即单施50g/m2的复合肥是促进西南桦生长的最优配施,最优的理论配施和实际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在白木型香椿和红木型香椿种苗的差异性,于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林业技术推广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木型香椿种子的千粒质量为10.60 g,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15.15%、79.85%、42.05%;红木型香椿种子千粒质量为7.54 g,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14.62%、63.60%、37.15%;在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前,白木型香椿幼苗的地径、苗高分别为4.32 mm、0.73 cm,红木型香椿幼苗的地径、苗高分别为4.31 mm、0.72 cm;种苗长出第一片真叶30 d后,白木型香椿幼苗的地径、苗高分别为8.55 mm、1.11 cm,红木型香椿幼苗的地径、苗高分别为7.54 mm、1.04 cm。白木型香椿种子质量和幼苗的生长速度均优于红木型香椿,且其种子耐贮性和生长状况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开展对比试验研究施基肥对杉木当年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基肥对杉木当年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与不施基肥相比,施基肥处理对杉木栽植当年的地径与树高生长、成活率都有极显著影响,其中施有机肥1.50kg/穴处理的地径、树高生长情况最好,平均地径2.5cm,平均树高145.0cm,平均抽高98.3cm;地径生长大小依次是处理A(施有机肥1.50kg/穴)>处理B(施钙镁磷0.25kg/穴)>处理C(施复合肥0.25kg/穴)>对照(不施基肥),树高和抽高高低依次是处理A>处理C>处理B>对照,成活率是处理B最好,高低依次是处理B>处理C>处理A>对照。  相似文献   

11.
千年桐育苗技术与苗木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建阳市千年桐育苗技术与苗木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千年桐1年生苗高平均123.67 cm,最高的149 cm;平均地径1.87 cm,最粗的2.5 cm;>5 cm Ⅰ级侧根7-13条,根系较发达,利于裸根苗造林。播种后48 d左右苗木开始出土,1年生苗可出圃造林;6月中旬-9月中旬为苗木生长高峰期,期间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生长;9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长,9月中旬开始不宜追施N肥,9月中旬-10月应适量施P、K肥,以促进苗木直径生长和苗木木质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13.
麻竹控制授粉种子播种品质及苗期生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麻竹人工授粉种子的播种品质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次授粉所得麻竹种子带壳千粒重和去壳千粒重分别为 12 1 2 9、91 2 9g和 63 87、41 89g ,种子平均净度为 75 72 % ,母竹移植当年第 1次授粉种子含水量为 61 3 3 % ,种子平均生活力为 89 93 % ,场圃发芽率为 58 19% .麻竹实生苗在第 1次移苗时成活株数为 13 95株 ,成苗率为 69 2 6% ,平均苗高 19 5cm .麻竹实生苗分化较明显 ,存在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正常幼苗生长差异也较大 ,为开展麻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底部渗灌下设置3个梯度施肥量(0.36、0.72、1.08 g·株~(-1))。通过观测生长末期(11月25日)苗木的形态指标和氮、磷、钾等养分状况,确定了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条件下最佳缓释肥施肥量。结果表明:底部渗灌缓释肥能有效促进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当施肥量为0.72 g·株~(-1)时,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开始进入奢养阶段,此时的苗高、地茎和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4.60 cm、3.86 mm和1.36 g。为培育造林效果好的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下缓释肥较佳施肥量为0.72~1.08 g·株~(-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柑橘合理的施氮量。[方法]以纽荷尔脐橙为供试品种,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施氮量0.315、0.450、0.585 kg/株,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柑橘农艺性状、产量、果实商品性、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肥可提高柑橘农艺性状,使平均单株果数增加44.6~66.2个,平均单果重增加13.7~27.3 g,果实纵径和横径分别增大1.9~3.7、2.9~4.0 mm;可提高柑橘产量,增产率为21.94%~57.99%;特等果和一等果重量明显增大,增幅分别为14.93%~27.62%、38.91%~42.58%;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反而有所下降。[结论]综合柑橘的农艺性状、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适宜的施氮量为0.450 kg/株。  相似文献   

16.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17.
红花玉兰播种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系玉兰群红花玉兰新种Magnolia wufengensis和多瓣红花玉兰新变种Magnolia Wufengensis var.multitepala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开发价值。作为一个类型十分丰富的红色系列类群,在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武汉、咸宁大田育苗获得成功和在北京引种1年生苗正常生长说明,红花玉兰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宽。在成宁1年生播种苗平均地径为0.69cm,平均苗高78.18cm;2年生和3年生移植苗平均地径和平均苗高分别为1.64,1.57cm和107.55,81.66cm,造成3年生移植苗比2年生小的原因是由于3年生苗是2002年在武汉东西湖苗圃地播种育苗和2003年移植(苗圃地土壤肥力不高),2004年又集中移植到咸宁所致,说明红花玉兰育苗需要较好的水肥条件。由于红花玉兰类型多样,而2001—2003年在原产地采集的种子是混系种子,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选优,单系采种或进行嫁接繁殖,培育成品种,同时要加快引种和区域化试验。表4参11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育苗方式及种粒大小对擎天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及种粒大小对擎天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为选择优质擎天树苗木、加强育苗技术管理、提高苗木产量、质量和大面积造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营养袋和苗床直播两种方式对不同粒级的种子进行育苗对比试验,测定和比较苗木的生长量及生物量指标,根据苗高与地径生长因子对苗木进行分级.[结果]营养袋苗的平均苗高、地径及叶片数分别比田间苗床的直播苗提高12.0%、22.0%和11.5%,各项根形态指标均大于田间苗床的直播苗;营养袋苗的平均侧根数量达25.5条,比田间苗床的直播苗增加了63.5%;平均侧根数、地下部分干重及根冠比指标在两种育苗方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营养袋苗的地下部分干重及根冠比显著大于苗床直播苗;大粒、中粒种子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的生长与小粒种子苗木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而大粒与中粒种子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之间则差异不显著.[结论]营养袋育苗的擎天树生长量和苗木质量明显高于田间苗床的直播育苗,有利于苗木的高径生长和根系生长;生产上应选用大、中粒种子进行育苗,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育苗移栽夏玉米在育苗期营养钵土的不同配比对幼苗的生长健壮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培育全、齐、壮的夏玉米幼苗的配方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