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物抗菌肽对植物病原体以及感染人的细菌病原体都有活性作用,是植物防御系统的屏障,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抗生素类多肽。常见的植物抗菌肽有硫素、防御素、脂质转移蛋白、蜕皮素、环肽类蛋白、细胞穿透肽等,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植物抗菌肽在制药和生物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抗植物真菌病害基因及其介导的抗性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植物真菌病害基因种类繁多,其介导的抗性机理各不相同。在试验研究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主要有9类,分别是:细胞毒素RNA酶基因、RNA酶抑制剂编码基因、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植保素合成酶基因、抗真菌蛋白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3.
蛙类抗菌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已成为未来抗菌药物的理想材料。根据目前国内外蛙类抗菌肽的研究,对蛙类抗菌肽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蛙类抗菌肽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广谱抗性反应中,特定的抗性基因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高度表达。应用图位克隆、转座子标签、微卫星标记等技术从一些主要的经济作物和园艺植物中定位和克隆了大量抗性基因。R蛋白是一类重要的Pr类蛋白,往往具有若干相似结构域,R蛋白结构和序列分析对抗性基因家族分类、抗性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Avr基因研究的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对基因”学说。根据抗性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发展形成了激发子一受体学说、细胞防卫学说等一些新的植物抗性机制假说。目前已有十几种动植物、微生物的外源抗性基因应用于转基因植物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防御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白菜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4个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防御素基因cDNA全长325~335 bp,包含231~24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6~80个氨基酸;防御素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但防御素含有的8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均稳定存在;Bndef1、Bndef2、Bndef3与萝卜Rs-AFP1、诸葛菜Omdef亲缘关系较近,Bndef4与豇豆Vudef亲缘关系较近;4个防御素蛋白均为稳定蛋白,具有信号肽结构,可能为分泌蛋白。  相似文献   

6.
合成植物络合素(PCs)是高等植物减轻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通过对镉超积累苋菜品种天星米植物络合素合成酶基因(PCS)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旨在为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奠定基础。依据同源克隆原理,通过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苋菜PC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苋菜PCS基因cDNA全长1 770 bp,包含完整的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苋菜PCs合成酶与拟南芥、遏蓝菜、芥菜及油菜PCs合成酶相似性为91.96%~95.67%,其氨基酸序列N端有1个Pfam:Phytochelatin结构域(功能为催化合成植物络合素)、C端有1个Pfam:Phytochelatin_C结构域(功能为重金属离子感应器)。因此,推断苋菜PCS基因编码蛋白是PCS-like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催化合成植物络合素的功能,将它在GenBank注册,序列号为:JN979370,命名为AmPCS。在AmPCS基因的编码区加入BamH I和Sac I酶切位点,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和带有酶切位点的PCR产物,成功获得苋菜PCS基因正义表达载体pBI-PCS。  相似文献   

7.
李莹  柳参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246-254
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信号调控,遭遇各种逆境胁迫。在研究植物对逆境胁迫响应中,很多胁迫响应蛋白被发现。植物类萌发素蛋白(Germin-like proteins,GLPs)是其中一类重要的胁迫响应蛋白。它是一类与小麦萌发素(Germin)序列高度同源的、位于胞外基质的可溶性糖蛋白,几乎在所有生物中均发现有该类蛋白的存在。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从植物GLPs 的分类、结构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植物GLP蛋白的主要特点,同时归纳它在抵御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蛋白对大棚草莓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增加产量、改善果实发育的作用。同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鉴定、克隆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植物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无性繁殖过程,依次经历外源植物激素信号应答、已分化细胞的脱分化、静止细胞的再分裂以及特定组织、器官原基或分生组织的形成等,是多个基因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协调、有序表达和互作的结果,不但受培养基中植物激素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也与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外源激素和内源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激素对内源激素的调节功能;重点介绍了5类与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关的候选基因,包括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阿拉伯葡聚糖酶、亚硝酸还原酶、生长素结合蛋白和抗氧化酶。再生相关基因的利用不但有助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率和遗传转化率,而且有助于获得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在基因工程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中调控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效基因可能不同,关键再生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蛙皮抗菌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肽,是蛙类生物机体先天性免疫的重要防御成分。目前,从青蛙皮肤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活性抗菌肽,有望成为感染类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新的药物资源,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对近年来蛙皮抗菌肽的活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防御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不仅具有抗真菌、抗细菌、蛋白酶抑制和昆虫淀粉酶抑制等活性,而且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研究根据白菜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获得5个防御素基因,其c DNA全长325~461 bp,含有177~24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58~80个氨基酸,含有8个保守Cys残基,具备Knot1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 PDF2.1、Bn PDF2.3、Bn PDF2.5与拟南芥PDF2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荧光定量分析表明,防御素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花蕾和叶中表达量较高,角果中次之;经1 mmol L–1水杨酸处理开花期油菜2 h后,防御素基因在茎、花蕾、角果中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但在叶中表达有所下调,在根中表达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炜林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87-5191
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竹类植物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旨在提供关于竹类植物的全面了解和合理利用建议。首先介绍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和园林设计对多样植物资源的需求。然后探讨了竹类植物的特征和生长习性。在园林景观中,竹类植物具有美学、功能性和生态价值。阐述了竹类植物的美学价值、功能性应用以及生态价值。最后提出了竹类植物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建议。综上所述,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园林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入侵植物在入侵地被昆虫取食的压力减小,尤其是缺少专食昆虫的取食,这将导致入侵植物的昆虫防御策略发生演化。植物减少防御的投入,而分配更多资源用于生长和繁殖。诱导防御是在植物受到刺激或伤害时才会表达出来,因而比组成型防御(始终在植物中表达的防御)的成本低。因此,入侵  相似文献   

14.
α-苦瓜素是一种典型的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技术成功获得α-苦瓜素蛋白及制备了血清抗体。首先通过RT-PCR方法从苦瓜籽中克隆到α-苦瓜素全长基因,然后将该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导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中并少量诱导表达,筛选出重组蛋白的最适表达条件。在37℃、终浓度1 mmol/L IPTG的诱导条件下,可成功诱导出分子量约为29.7 k D左右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与预期α-苦瓜素大小一致。按照最适条件进行大量诱导α-苦瓜素蛋白的表达,利用Ni-NTA柱对α-苦瓜素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最后以纯化的α-苦瓜素蛋白免疫注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特异性检测苦瓜籽中的α-苦瓜素蛋白。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探究α-苦瓜素调控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氮代谢、防御系统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在百香果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喷施2,4-二氯苯氧乙酸(B)、氨基寡糖素(C)、24-表芸苔素内酯(D),通过测定氮代谢相关产物及其关键酶活力、酶促防御系统和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相关物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初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C、D处理百香果叶片GS较对照处理(A)升高100.74%、25.92%、62.53%,可溶性蛋白含量较A处理降低54.19%、47.26%、10.11%;B处理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分别提高31.99%、79.44%;B、C、D处理后百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较A处理升高5.82%、3.53%、6.03%,有机酸较A处理升高4.87%、8.97%、10.58%。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百香果氮代谢相关酶活力和产物、防御系统影响果实品质,芸苔素处理百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糖、Vc含量均较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当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或害虫伤害时,植物体会在受伤部位产生创伤信号分子启动防御基因的系统表达.许多研究表明系统素(或其前体原系统素)在受伤部位激活茉莉酸的合成,使之达到系统反应的水平,应对外来伤害;茉莉酸或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系统伤信号分子,它诱导伤防御基因的系统表达.自从系统素和茉莉酸被认为是伤诱导防御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后,番茄成为研究植物系统伤信号很好的模式植物.本文介绍了番茄的茉莉酸合成突变体、茉莉酸感知突变体和系统素功能突变体,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推测了茉莉酸和系统素在系统创伤信号调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在昆虫细胞抵御外源微生物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家蚕抗菌肽基因克隆、重组抗菌肽的表达和纯化方法,以家蚕中肠组织总RNA为模板,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ecropin 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基因,通过自诱导方式原核表达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并对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进行Ni-NTA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结果表明,克隆的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ecropin 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的基因大小分别为198,108,105,129 bp,通过自诱导方式表达的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ecropin 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大小分别为24,21,20,22 ku,经Ni-NTA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后的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条带单一。结果可为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后续的抑菌试验和在抑菌剂、化妆品和防腐剂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莹  张建逵  王建华 《种子科技》2023,(10):13-15+54
文章对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的早春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该地区早春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利用定位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确定样线,采用样线调查方法,通过药用植物采集、制作标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鉴定植物种类,对早春药用植物的类型、入药部位和中药功效等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双台子区早春药用植物共有48种,隶属于16科38属,主要优势科为十字花科和菊科,早春短命植物有7种,早春开花植物有41种;早春药用植物中以全草为入药部位植物有33种,以种子为入药部位植物有10种,以根及根茎类、果实类为入药部位植物分别有4种和1种;根据中药功效不同,可分为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以及祛风湿药等12类,其中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26种,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驱虫药以及活血化瘀药较少,均有1种。双台子区早春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可开展碱蓬、罗布麻等耐盐植物的栽培,改善滨海土壤盐碱化,开发并研究药食同源植物,高效利用早春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9.
虽然都知道热胁迫损伤与膜功能障碍、蛋白结构变化和活性态氧的再反应有关,但对其内在的机制了解甚少。本实验研究了耐热植物长春花(C.rosetus)和不耐热植物香豌豆(L.odoratus)的耐热性与过氧化氢防御体系、根部净化能力(以DPPH降低为基础)、和蛋白聚合间的关系。经电解质渗漏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接上期)4.高活性昆虫抗菌肽的筛选及其对植物致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评价日期:2011.05.04明确了4个目7种昆虫在刺激诱导下抗菌肽产生规律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谱,揭示了抗菌肽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