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扁桃砧木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桃砧木品种‘Nemaguard’试管嫩茎为试材,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同时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嫩茎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形成层细胞分裂期,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不定根的分化形成期.扁桃砧木不定根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与射线交接处,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3.
葡萄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葡萄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组织解剖研究发现,藤稔与全球红两品种葡萄在离体茎段培养诱导生根中表现差异较大,全球红在外源激素的诱导下能很好地发出不定根,而藤稔则诱导不定根较为困难,个体生根数目差异较大,且诱导出的不定根生长缓慢,愈伤组织大量生长。利用组织切片观察它们在根原基发生发育各个时期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现两品种不定根根原基起源部位相同,都是在形成层与髓射线交接处形成不定根原基,培养第6~8天开始不定根原基的分化,此后逐步进行根的组织分化。不定根的维管组织与茎段中的维管组织衔接很好。外观上的差异只是因为不同品种对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更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水芹,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芹嫩茎为外植体,研究水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及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的条件。[结果]MS+BA0.5 mg/L+NAA1 mg/L是诱导水芹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AgNO30.4 mg/L+BA0.2 mg/L是诱导水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3 MS+IAA0.6 mg/L是水芹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9%,扦插成活率为94%。移栽和扦插的水芹试管苗具有生长快和长势旺的特点,90 d收获的鲜食茎叶比野生水芹增产15%,根系为野生植株的2倍。[结论]在生产上,应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水芹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简化水茄子叶培养快繁技术体系试验流程。[方法]以水茄子叶为对象,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数的影响。[结果]以水茄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2.0 mg/L 6-BA+0.3 mg/L NAA,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不定芽诱导率为85%,平均芽数6个。诱导水茄不定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IAA,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9条。[结论]一步诱导水茄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方法简化了快繁技术体系,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驱蚊香草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的不定根诱导提供参考。[方法]将驱蚊香草无菌苗分别置于添加不同浓度NAA、IAA、IBA、PP333的MS基本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研究其生根状况。[结果]浓度0.05~1.00mg/LNAA、IBA、IAA、PP333均能诱导驱蚊香草试管苗生根且生根率达100%,但对试管苗平均根长、平均根数、含水量及苗高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0.10mg/LIAA和0.10mg/LPP333为驱蚊香草试管苗的最佳生根试验浓度。  相似文献   

7.
兔眼蓝浆果粉蓝嫩枝扦插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和解剖观察,研究了粉蓝扦插生根诱导方式、生根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以及不定根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扦插前,粉蓝插条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而成,属诱导生根型树种;在扦插过程中,除了在维管形成层及附近薄壁区域产生根原基外,还可见少量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根,但维管形成层生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生根。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马铃薯快速、高效的不定根诱导体系,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菌试管苗为试材,以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为主导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幼苗、茎段、叶片进行了不定根离体诱导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幼苗不定根离体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01 mg/L EBR+0.1 mg/L NAA(α-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id),启动天数为4 d左右,平均生根天数约10 d,生根频率可达99.39%,幼苗平均不定根数为11.93条;诱导茎段不定根离体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01 mg/L EBR+0.1 mg/L NAA,生根频率为99.49%,而诱导茎段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EBR+0.1 mg/L NAA,不定芽诱导率为81.07%;诱导叶片不定根离体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EBR+0.1 mg/L NAA,生根频率为82.06%。2,4-表油菜素内酯作为主导因子能有效促进马铃薯不同起始外植体不定根的离体发生,缩短马铃薯组培苗的滞瓶期,使马铃薯种苗工厂化的生产效率有效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红姬凤梨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适宜的移栽基质。[方法]以初代培养的红姬凤梨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IAA、NAA和IBA对试管苗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及不同基质配比对红姬凤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在生根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IAA、NAA和IBA的9种处理中,以添加IAA 6.0 mg/L处理的红姬凤梨生根数量最多,平均根数达到23.26条,平均根长达3.41cm;在8个不同基质配比组合中,以泥70%+河沙30%组合的红姬凤梨移栽成活率高,幼苗生长较好,表现为叶片宽阔、较厚、亮绿色,茎平均增高1.58 cm。[结论]红姬凤梨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6.0 mg/L+蔗糖30 g/L,最适移栽基质为泥炭70%+河沙30%。  相似文献   

10.
以樟叶越桔组培苗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暗培养时间、激素、碳源以及培养基等因素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樟叶越桔叶片诱导不定根的培养体系,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樟叶越桔叶片直接诱导不定根的最优诱导方案。结果表明:WPM+IBA 1.0 mg/L+50.0g/L白砂糖+暗培养15 d为不定根的最适诱导条件,其生根率达96.7%。  相似文献   

11.
程贵兰  蔡智军  姜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38-6139
[目的]研究6-BA与NA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不同的材料来源及不同的取材方法对中黑防杨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中黑防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结果]中黑防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6-BA与NAA质量浓度组合为,0.5mg/L的6-BA与0.05mg/L的NAA,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为97.91%;最佳材料来源为生根试管苗,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达96.66%;最佳取材方法为选取植株上部0.5cm左右幼嫩叶片,其叶片不定芽诱导率98.33%。[结论]建立了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为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741杨离体叶片再生及抗虫基因转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用741杨[Populusalba(p.davidiana×P.simonii)×P.tomentosa)]试管植株无菌叶片作外植体,经研究,筛选了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暗培养5~15d能提高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率。无根或生根试管植株两类叶片均可用作外植体。建立了741杨最佳转化和再生系统。用含有完全改造的Bt基因表达载体pB48.7转化优良杨树新品种-741杨,经在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上选择和PCR检测已获得初步确定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3.
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和叶柄离体再生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赤霞珠叶片、叶柄为材料,研究了细胞分裂素(TDZ)、不同基本培养基、叶柄砧有无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TDZ对赤霞珠离体叶片、叶柄不定芽再生有诱导作用,对叶片、叶柄的最高诱导率分别为18.06%和28.57%;叶片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4.0mg/L,叶柄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4.0mg/L+NAA0.01mg/L,叶片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20g/L蔗糖。  相似文献   

14.
以北碚榕组培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两段生根法生根(在琼脂培养基中诱导不定根发生,在近黑暗多孔隙基质中完成根系发育)并将其与一般生根法比较,培养30d后统计2种方法的生根率,测定生根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生根苗移栽30d后统计移栽成活率,测定移栽苗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生根率均为100%;与一般生根法相比,两段生根后生根苗的根尖数、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提高301.42%,27.85%,123.53%和9.68%;生根苗的株高和叶片增量分别提高307.89%和83.33%,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13.09%和297.29%;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100%)、移栽苗的株高和叶片增量分别提高15.00%、41.12%和23.81%,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证明,两段生根法显著优于一般生根法.所得试管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更高,生长状态更佳.两段生根法对于其它植物的组培生根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的茶菊再生体系和卡那霉素筛选体系。[方法]以茶菊叶盘和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从设计不同的培养基,研究茶菊叶盘和茎段的最适分化条件,并进行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研究其对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茶菊叶盘和茎段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NAA0.3mg/L和MS+6.BA2.0mg/L+NAA0.1mg/L,茶菊生根较容易,在5种培养基上生根率均可达100%;茶菊对卡那霉素反应较为敏感,20.0mg/L卡那霉素即可抑制叶盘的分化,40.0mg/L的卡那霉素可抑制茎段的分化,30.0mg/L卡那霉素可抑制小苗的生根。6cm左右长的生根无茵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为100%。[结论]该试验为茶菊的进一步遗传转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采用叶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草莓种苗提供依据。[方法]以丰香草莓叶片为外植体,用4种不同的培养基诱导其愈伤组织,并对愈伤组织进行扩繁,筛选最佳的诱导培养基。[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培养基最快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69.4%、10%、11.67%,且愈伤组织体积较大,生根总数最多,不定芽生长茂盛,叶片多而大,最终获得具根系可移植室外的完整植株543株,增殖扩繁倍数达50,增殖效果极好。MS+6-BA 1.0 mg/L+NAA 0.1mg/L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3.8%,且愈伤组织体积最大。[结论]草莓叶片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并最终获得大量再生植株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特性,为同类植物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床扦插,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对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叶插试验,调查不同种的不定根和不定芽性状.[结果]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生根属愈伤组织生根型,不定根发生为15~36 d,不定芽发生为56~85 d;生根率在90.00%以上的种有百寿唇柱苣苔、融水唇柱苣苔、粗齿唇柱苣苔和荔波唇柱苣苔,寿城唇柱苣苔的生根率较低,为69.33%,心叶唇柱苣苔的生根率最低,仅为40.00%;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最大根长为3.09~5.25 cm、宽为27.17~30.73 cm,最大叶长为7.52~12.97 cm、宽为6.59~12.69 cm,不定芽数为1.0~2.4个,叶片数为2~4片.[结论]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不定根和不定芽发育时间差异较大,但生长良好,大多数种的生根率高,均适宜叶插繁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完善栒子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技术。[方法]以粘壤土为培养基支撑物,选用不含大量元素并附加0.75mg/LIBA和15g/L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对栒子试管苗茎段进行生根培养,以琼脂支撑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培养方法栒子试管苗的生根情况及其带坨移栽效果。[结果]土壤支撑培养栒子试管苗的生根率(95.0%)、根长(54.3mm)、根数(2.8条)及叶数(7.0片)均显著高于琼脂支撑培养;土壤支撑培养和琼脂支撑培养的栒子试管苗均具有根毛;土壤支撑培养生根栒子试管苗开瓶炼苗21d后带坨移入营养钵中,在移栽后不喷雾、不覆膜、空气相对湿度低至50%的条件下,其成活率高达96.7%。[结论]以粘壤土为培养基支撑物可显著提高栒子试管苗的生根及带坨移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出最适宜诱导甜瓜黄醉仙子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培养基,以及适宜其不定芽伸长和生根的培养基。[方法]以甜瓜黄醉仙子叶为外植体,研究添加不同浓度BA和IAA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不定芽伸长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浓度IBA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最适宜诱导甜瓜黄醉仙子叶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0.5 mg/L BA+2.0mg/L IAA和MS+1.0 mg/L BA+2.0 mg/L IAA,最适宜其子叶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是MS+0.5 mg/L BA+0.5 mg/L IAA,不定芽伸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1.0 mg/L IAA,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1.0 mg/L IBA。[结论]初步选出一套完整适宜甜瓜黄醉仙子叶再生体系建立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