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天至初夏,是家禽孵化旺季。有的养禽户和孵化专业户为使种蛋清洁,种蛋产出后用清水进行洗刷。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种蛋卢出后,蛋壳表面布有…层胶质膜覆盖着蛋壳的气孔。这种胶质膜既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又可防山:细菌微生物从蛋壳气孔侵入蛋内而使蛋变坏。用水洗刷种蛋不但费事费力,而且还会导致破坏蛋壳上的胶质膜,降低种蛋品质,影响孵化率和雏禽的成活率。因此种蛋不能用水洗。有人知道了这个道理后,也不敢用药物浸泡和喷雾种蛋了,这也是错误的。孵化前用药液消毒与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家禽种蛋孵化出苗后蛋壳(不含内外壳膜)循环再利用效果,将孵化出苗后蛋壳与壳膜进行了高效消毒与粉碎分离,通过蛋壳不同比例替代常用饲粮生产使用的石粉,应用于土杂三黄鸡生产。结果表明,在45 d、60 d、75 d各组的总体重及不同期间各组的增重率、料肉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蛋壳可完全替代基础饲粮中石粉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种蛋的自身防御与消毒是提高孵化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细菌和真菌的污染会使10%以上的蛋不能孵化,并且可能引起雏鸡的交叉感染,从而导致孵化过程中死亡率增加和孵化后生产性能下降。 种蛋包括蛋壳、蛋白(分为外层稀蛋白和内层浓蛋白)和蛋黄(受精卵)。而蛋壳内有内外壳膜,在蛋壳外有一层膜,叫胶膜。蛋壳是在受精卵从卵巢经由喇叭口、输卵管膨大  相似文献   

4.
鹅种蛋人工孵化的流水操作程序为:收集种蛋→种蛋消毒→挑选种蛋→种蛋贮存→孵化室→种蛋再消毒→上蛋入孵→照蛋→落盘→出雏,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种蛋消毒种鹅刚产出蛋就与带菌的舍内空气、粪便等传播疾病的媒体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种蛋表面的微生物成倍快速增殖。种蛋虽有胶护膜、蛋壳及内外壳膜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抗菌性能,细菌仍可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到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死亡,这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种蛋收集后应及时消毒。一般在鹅舍的消毒室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蓝孔雀种蛋的孵化方式对蛋重变化及雏鸟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详细介绍了蓝孔雀的人工孵化技术,并对60枚种蛋进行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孵化早期较高的孵化温度对蛋壳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得蛋壳的通透性增大,水分蒸发加快,蛋重减轻加快,有利于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变温孵化的逐步降温设计与胚龄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变化规律相吻合,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09,(12):38-38
由于种鹅蛋的壳上膜、蛋壳、气孔和内外壳膜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番鸭蛋孵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蛋孵化技术林云圣(北京市西郊种鸡场技术科102206)对番鸭种蛋进行一系列人工孵化技术试验观察,根据种蛋本身蛋壳厚、外壳膜韧度高、壳外有蜡质油覆盖、蛋黄含脂高、出壳死亡率高等特点,应用机器孵化与摊床孵化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孵化率,常年平均受...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不同蛋壳颜色对孵化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在相同的孵化条件下,进行了三次不同蛋壳颜色的对比孵化试验,报告如下: 通过三次孵化对比说明,不同壳色的种蛋对孵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白亮蛋的孵化率高于褐壳蛋。经过测定褐色蛋壳比白色蛋壳厚0.6微米,硬度大。因此,我们初步认为:褐壳种蛋由于  相似文献   

9.
1鸡胚的选取鸡胚生产重组禽流感病毒工艺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受鸡胚来源、质量及自身不稳定性的影响,造成疫苗批间质量差异显著。所以鸡胚的选取是重组禽流感病毒液生产的基石,对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的重组禽流感病毒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优质的鸡胚则从种蛋的选取开始。鸡蛋主要是由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及胚珠等部分构成,受精后的种蛋经孵化后成为鸡胚。种蛋的选取要考虑种蛋的来源、大小和形状、蛋壳、清洁度、新鲜度、保存过的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1种蛋消毒次数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一般进行3次消毒,根据种蛋消毒地点可分为在孵化厂入孵前进行两次消毒,出雏机内进行第三次消毒;在种鸡场消毒一次,在孵化厂入孵前消毒一次,出雏机内再消毒一次。第二种消毒方式适合于种鸡场与孵化厂相隔较远,种蛋产出后在鸡场存放超过半天的情况或种蛋壳感染病菌多,为防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消毒剂消毒肉鸡种蛋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种蛋从母鸡体内产出后经泄殖腔,到产蛋箱接触垫草和粪便,表面就会逐渐沾染细菌.在贮藏、运送、孵化过程中,种蛋上的致病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会迅速繁殖.虽然蛋壳表面上的细菌容易被杀死,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细菌可以直接通过蛋壳上的微小气孔和蛋壳膜进入蛋内,进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一、种蛋 1.蛋壳的组成会影响孵化率吗? 蛋壳对孵化率很有影响。诸如薄壳种蛋,气孔特别大的种蛋,厚壳种蛋或玻璃质样的种蛋,是不能和普通种蛋一样孵化的。实践证明,薄壳蛋不能孵出健康的雏鸡。 2.油或油脂粘附着的种蛋会影响孵化效果吗? 油或油脂附在蛋壳表面无例外地影响孵化成绩。某种油可能有害,几乎所有的油或油脂都  相似文献   

13.
种蛋的品质是影响孵化的内在因素,选择种蛋时应从种蛋的来源、新鲜度、清洁度、大小、形状、蛋壳结构、颜色、内部质量入手,选择健康合格的种蛋以保证孵化成功。  相似文献   

14.
种蛋的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有胶质层、蛋壳和内外壳膜等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所以细菌仍可进入蛋内,降低蛋的孵化率,影响雏鸡的质量。因此,孵化时必须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  相似文献   

15.
种蛋质量,例如种蛋的大小和蛋壳质量,是决定孵化率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种蛋经过孵化均能成功孵育。但是,其他不直接影响种蛋质量的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同样重要。1998年笔者接受了一个课题———记录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系的种鸡对受精率和胚胎早期死亡的影响。这项研究要在孵化后的5~7天照蛋来计算受精率,在这个实验中笔者记录了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在16个种鸡群中,从每个鸡群选10个蛋盘进行记录。虽然,不同鸡群孵化率不同,然而,多数样本中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孵化率会降低。摆放种蛋的质量比种蛋质量对孵化…  相似文献   

16.
程玉花 《中国家禽》2006,28(14):31-31
新开产蛋蛋壳厚、色深、胶护膜厚、蛋白稠、种蛋失水困难。这一阶段孵化特征是,早期死亡率高,雏苗质量差,有时晚期死胚率高,啄壳死胚率高。老龄蛋蛋白胶状特性差,蛋壳薄,如果贮存期过长,那么种蛋在孵化前期很容易失水,造成早期死胚率上升。老龄蛋相对而言表面积较小,如产出后马  相似文献   

17.
鸡在一个产蛋周期中,蛋的大小、蛋壳强度和蛋品质都随着产蛋期而变化,这标志着鸡生殖生理在产蛋期间发生了某些变化.为研究这些变化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人们从蛋重、蛋形、蛋壳品质等方面对孵化的影响开展研究[1~4],并提出了合格种蛋的要求[5].然而,即使合格种蛋,在产蛋期的不同阶段其蛋重、蛋壳质量及蛋内容物成分含量也有明显差别.我们根据产蛋期不同阶段种蛋的特点,对不同产蛋阶段种蛋的适宜孵化条件进行探索,并期望应用于规模化孵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种蛋孵化期间水分失重受孵化器湿度控制,孵化室内湿度、季节、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及种蛋自身的条件(蛋重、蛋壳质量、蛋壳空隙率和种鸡年龄)等因素都会产生影响。孵化期间种蛋水分失重的不同会造成胚胎成活率和种蛋孵化率的不同。为了测量孵化期问种蛋水分失重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在哈尔滨青年农场祖代鸡场孵化车间进行了调查和部分试验。  相似文献   

19.
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银凤 《中国家禽》2000,22(2):24-25
目前 ,大多数孵化场的种蛋年均孵化率在89%左右徘徊 ,孵化成绩很难再有所突破。现从几个主要环节上谈一谈多年生产、管理实践的体会 ,以供交流参考。1种蛋管理1.1种蛋的挑选种蛋要求来自经过白痢、支原体净化的优良健康的种鸡群。并在入库前和码蛋时进行两次挑选 ,逐盘挑出不合格种蛋 ,主要包括 :蛋壳过薄的沙壳蛋 ,蛋壳过厚的钢皮蛋 ,以及蛋壳薄厚不均的裂纹蛋 ;被粪便污染的脏蛋、血蛋 ;重量大于70g、小于48g的种蛋和畸形蛋。褐壳蛋的重量要求在49g以上 ,使用48g的褐壳蛋进行孵化 ,雏鸡的10日龄成活率会降低5~10…  相似文献   

20.
多年实践证明,因种蛋品质不良、营养价值不足、受精率低或者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技术运用不妥、管理不善等因素,尤其是经大批出雏后,总有少数雏鸡发生难产问题,出现啄壳不出、胚胎的胎位不正、绒毛粘壳、啄壳后只露头部和两腿等。也有的种蛋虽壳膜大部分已破裂,但雏鸡仍被内壳膜紧紧箍绕不得出壳。上述情况大多数蛋壳膜发黄,尿囊绒毛膜血管已经枯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人工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