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将54头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组Ⅰ(1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和试验组Ⅱ(4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可显著提升牛奶中乳蛋白含量,降低体细胞数(P <0.05),改善奶品质;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葡萄糖水平(P <0.05),在肠道微生物组成方面,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可显著提高粪便中乳酸菌数量(P <0.05),同时试验组Ⅱ乳酸菌数量明显高于试验组Ⅰ。结果证实,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奶牛血清总蛋白水平,维持肠道稳态,综合考虑生产价值,建议在奶牛饲养过程中添加4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奶牛酮病与机体肝功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选取产后14~21 d的奶牛48头,分成酮病组(K组,24头)和健康对照组(C组,24头),分析血液能量代谢指标、肝功指标以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酮病组奶牛β-羟丁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总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胆碱酯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P0.05)。说明酮病组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机体肝功发生异常,遭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奶牛所患疾病进行诊断并治疗,笔者随机选取该牛场39头奶牛,检测牛群酮病和血液生化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饲喂大量青贮的奶牛均患有Ⅲ型酮病,血液生化指标中葡萄糖含量降低,β羟丁酸含量升高(P0.01),钾离子(K~+)、氯离子(Cl~-)含量显著降低(P0.05),尿液pH值偏酸,产奶量较低。采用减少围生期饲料中青贮含量和奶牛产后口服丙二醇500 g/d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随机选取其中12头奶牛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奶牛酮病率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升高且与治疗前比差异极显著(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治疗前比显著升高(P0.05)。说明饲喂大量青贮饲料会导致奶牛发生Ⅲ型酮病,并伴发肝脏功能受损、能量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还易诱发低钙血症,造成牛场经济损失。通过合理控制饲料中青贮含量和口服丙二醇,可有效预防Ⅲ型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在娟姗奶牛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将处于泌乳初期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娟姗奶牛32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了功能性寡糖(甘露寡糖和果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的日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测定了奶牛的产奶量、奶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并分析了各养分消化率和牛舍中氨气的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60 d后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但乳蛋白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娟姗奶牛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TI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此外,添加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后可提高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牛舍中氨气的浓度。说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娟姗奶牛的产奶性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改善牛舍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和有机酸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28日龄、初始体重为(7.5±0.5)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0mg/kg益生菌和有机酸复合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正式试验期为42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和有机酸复合制剂1)可显著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及腹泻率(P0.05);2)极显著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3)极显著提高仔猪胸腺指数(P0.01),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5)、血清IgG含量(P0.05)及回肠黏膜SIgA含量(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和有机酸复合制剂可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形态,提高肠道功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缓解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60羽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50日龄广西灵山土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0.1%、0.2%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的试验饲粮。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0.1%、0.2%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肉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肉鸡胸肌肉的粗蛋白质、灰分和肌苷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胸肌肉的粗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添加不同比例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其中,以添加0.1%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酮病复方制剂(KTP)对荷斯坦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筛选,选取广西某牛场16头荷斯坦奶牛,酮病组奶牛8头,临床健康奶牛8头作为对照组,按照治疗方案,对酮病奶牛每天灌服400mL KTP治疗,连续5天,对照牛不做处理。结果表明,在治疗前,酮病组血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酮病组的血酮含量在治疗后极显著低于治疗前,血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牛血糖、血酮差异不显著(p>0.05),KTP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在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雄性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B、C、D、E),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最佳(P <0.05),添加0.4%、0.6%和0.8%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降低了肉仔鸡21日龄时血清中血糖水平(P <0.05),添加0.4%、0.6%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还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清中总蛋白水平(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制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生产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3):39-4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9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1)、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产奶量、采食量、料奶比等泌乳性能指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体细胞数等乳品质指标,比较分析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表明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10.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宠物犬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宠物犬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2月龄的金毛宠物犬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组饲喂基础日粮(空白对照组),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验为7 d,正式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试验3、4组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9.56%、9.28%、10.50%、7.90%(P0.05),试验3、4组的料重比较1组相比分别降低12.98%、11.58%(P0.05);②试验3、4组血清中TP含量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10.57%、7.27%(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ALB含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BUN含量及ALT活性均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血清中TC含量及AST活性较1组相比分别降低6.20%、5.24%、31.32%、29.91%(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宠物犬的生长性能,提高宠物犬血清中TP、ALB含量,减低血清中BUN、TC的含量及ALT与AST的活性,降低肝、肾损伤,提高肝、肾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1.
酮病是奶牛围产期常发生的主要营养代谢病,奶牛酮病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奶牛酮病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两个集约化和规范化大型奶牛场为试验场,选择产后7~28 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97头,分为酮病组(47头)和健康对照组(50头),记录奶牛的年龄、体况、胎次及泌乳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浆中β-羟基丁酸(BHBA)含量,并应用奶牛场阿菲金软件信息系统统计奶牛泌乳早期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比较泌乳周期显著增加,泌乳量显著降低(P0.05),干奶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相比,配种次数、配种天数和产犊间隔显著增加(P0.05),初配天数和首次发情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与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前胃弛缓、蹄病、乳房炎虽有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患酮病时泌乳量显著降低,泌乳周期延长,同时配种次数、配种天数、产犊间隔的延长更不利于奶牛业的发展,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酮病奶牛与健康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阐明酮病奶牛血液病理学变化,为酮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选取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围产后期10头奶牛,根据血酮仪检测β-羟丁酸(BHBA)的浓度进行分组,检测2组的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酮病奶牛血中BHBA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升高,而游离脂肪酸(NEFA)和葡萄糖(Glu)含量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BHBA、NEFA都超出正常范围;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血肌酐(CREA)和L乳酸盐(L-ACT)显著升高(P0.05),而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升高且超出正常范围;酮病组奶牛血钙(Ca)浓度降低且低于正常范围;且酮病组奶牛血浆中牛结合珠蛋白(HP)极显著高于健康组,血浆中白介素1β(IL-1β)酮病组高于健康组,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酮病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肝功、矿物元素和炎性因子等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果为诊断与预防酮病提供了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中草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对生长猪血液常规、血清生化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55±5)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3%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试验周期40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压积显著下降了48.20%(P0.05)。试验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白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了58.58%和13.80%(P0.01),白球比显著提高了19.40%(P0.05),但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了21.24%(P0.05)。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了15.27%(P0.05),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β-干扰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3.32%、33.30%、76.77%(P0.01),但是血清CD3含量显著降低了11.19%(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饲料中添加0.3%中草药益生菌制剂,能够促进营养物质转化,提高动物免疫因子含量,调节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试验2组在第10、30、60天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28%、0.62%、9.08%(P<0.05),试验1组在第10、60天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6%、8.9%(P<0.05);第30天时,试验1、2组乳中总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性提高(P<0.05),乳糖率、乳蛋白率、乳脂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6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乳中乳糖率分别提高了4.41%、7.02%(P<0.05),乳蛋白率提高了4.16%、9.97%(P<0.05),总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44%、3.02%(P<0.05),乳脂率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且添加2%复方益生菌制剂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奶牛酮病治疗效果以及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实验室选用甘草、陈皮、藿香、半枝莲为组方,于每天投料前对试验奶牛灌服中草药500 mL,并监测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中酮体及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灌服中草药的奶牛泌乳量显著升高,β-羟丁酸含量降低,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试验组降低酮体效果最好(P0.05)。表明这四味中草药对提高围产期奶牛的产奶量,对降低奶牛血酮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中,使用糖萜素和复合益生菌饲喂冷应激状态下的肉雏鸡。结果显示,糖萜素和复合益生菌均可以减轻冷应激对肉雏鸡的伤害,以复合益生菌效果最显著。复合益生菌可以使冷应激下肉雏鸡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5.10%(P0.05),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6.18%(P0.05),增强其抗氧化性能;同时显著提高冷应激下肉雏鸡的总蛋白(P0.05)和白蛋白含量(P0.05),一定程度上减轻冷应激对肾脏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酪乳酸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者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哺乳仔猪临床应用的效果。试验选取40头新生哺乳仔猪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前腔静脉采血用于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21日龄每组选取1头仔猪进行解剖,取其小肠经处理测定其肠黏膜SIg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P0.01);增加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P0.01)和淋巴细胞(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LDH、ALP和TP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T、AST和血清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加IL-6、IL-1β和TNF-α分泌量(P0.05);提高十二指肠、盲肠黏膜SIgA水平(P0.05)和空肠黏膜SIgA水平(P0.01)。研究提示干酪乳酸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饲料中加入添加剂主要是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益生菌添加剂因其特有的安全性和多功能性已成为饲料添加剂的热点之一。试验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4种菌菌数比例约为1:1:1:1)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以每头奶牛每天200g的量添加到奶牛日粮中,连续添加7d,观察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隐性乳房炎奶牛中,试验期间,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为90%;在健康奶牛中,与试验前比较,试验期奶产量提高了18.87%(P0.05),奶中的乳蛋白率、乳糖质量分数和乳脂率分别提高4.10%(P0.05)、2.31%(P0.05)、3.18%(P0.05)。实验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既能提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又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4周龄海兰褐蛋鸡共24 000羽,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两个重复,每重复6000羽。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蛋鸡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后配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3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蛋鸡相比,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提高1.47%(P 0.05),料蛋比降低8%(P 0.05),破蛋率降低0.08%(P 0.05)。此外,试验组蛋鸡的粪便成型,拉稀现象减少,试验期间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照组蛋鸡则因稀便增加原因采用抗生素治疗1次。综上,日粮中添加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蛋鸡产蛋性能,改善肠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组和对照组(不饲喂舔砖),比较了2组的总产奶量、日均产奶量、蛋白含量、乳脂肪含量和体细胞数等指标。结果显示,试验期内舔砖组每头奶牛总产奶量提高了40.96 kg(P0.05),日均产奶量提高了0.68 kg(P0.05);乳样中乳蛋白含量提高了0.11个百分点(P0.05),乳脂肪含量提高了0.06个百分点(P0.05),体细胞数降低了2.22万个/mL。表明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可显著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并改善乳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