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闽引象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合理的桂闽引象草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牧草生物产量。本试验在土壤较肥沃的地块上,通过设置桂闽引象草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即株距相同、行距不同,测定生物产量、株高、分蘖等指标。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在株距40cm、行距60cm时,比其它种植密度的鲜草产量高,达245.9t/hm2,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可提高牧草种植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2.
四个象草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于南方种植的高产优质象草品种,2011年—2013年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巨菌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王草4个南方高产象草类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佳,营养丰富,鲜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均居4个品种首位,鲜草产量达290.73±24.47 t/hm2,比对照品种高出14.08%~25.00%(p0.05)。从本次试验结果看,桂闽引象草是南方优质高产象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种植于桂北地区的象草品种,试验于2012—2014年,在桂北地区的广西百色凌云县对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Purple)、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Rich×P.americana King grass cv.Reyan No.4)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测定了株高、产量、茎叶比、营养成分等。结果表明:紫色象草平均年产鲜草141.4 t/hm2,比王草高2.3 t/hm2,二者均低于桂闽引象草;紫色象草的茎叶比最低,为1.17,比桂闽引象草低17.8%,差异显著(P0.05),说明紫色象草叶量丰富;营养方面,紫色象草除了粗蛋白略低于王草之外,其他指标均较王草和桂闽引象草优,含干物质26.6%、无氮浸出物39.1%、粗脂肪2.9%。  相似文献   

4.
几种南方高产象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在南方种植的高产优质象草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等3个南方高产象草类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佳,营养丰富,鲜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均居3个供试品种的首位,鲜草产量达(290.73±24.47)t/hm2,比另外2个品种分别高14.08%、25.00%,差异显著(P0.05)。说明桂闽引象草是南方优质高产象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cv.Gui Min Yin)2003年从台湾引进,经过单株筛选,几年的扩繁,筛选出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桂闽引象草新品种.桂闽引象草品种试验产鲜草154 067 kg/hm2,比对照品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126 717.4 kg/hm2,提高了21.6%,比华南象草产量109 187.4 kg/hm2提高了43.7%;区域试验、大田生产年产鲜草1.8~2.8万kg/hm2,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增产10%~20%;粗蛋白质含量达10.5%,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提高11.7%,氨基酸含量达7.89%;2010年通过审定登记为国家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经堆沤腐熟的固体牛粪种植高产人工牧草,探索牛粪对牧草鲜草产量、养分含量、微量元素以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牛固体粪污种植象草可提高其生物产量和品质,象草生物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两次刈割的鲜草产量随着牛固体粪便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1组(8963.01kg)较处理2组(7529.67kg)高19.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桉树-牧草复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和桉树是否影响牧草的营养成分,试验于2013—2014年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套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圆叶舞草、非洲狗尾草、合萌、白花扁豆、速生槐等7种牧草,共设计了13种桉-草复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桂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232.35 t/hm2;其次是新造林(2 m×3 m)、萌芽林(2 m×4 m)、萌芽林(2 m×3 m);山毛豆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89.0 t/hm2,新造林与萌芽林间产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郁闭度桉树萌芽林(2 m×3 m)下套种牧草鲜草,再生性最好、生物产量最高的是桂牧1号杂交象草(115.79 t/hm2),其次是非洲狗尾草(94.27 t/hm2),山毛豆(62.53 t/hm2)居第三,圆叶舞草(43.36 t/hm2)居第四。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等牧草品种在桉树下套种与常规土壤种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磷和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非洲狗尾草、山毛豆、圆叶舞草4个牧草品种适合在桉树下套种生长,而且桉树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桂闽引象草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桂闽引象草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桂闽引象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综合分析,组合N20P10K20的施肥效果最佳,即在N20kg/667m^2、P10kg/667m^2、K20kg/667m^2的施肥配比下,桂闽引象草年鲜草产量达11267.5kg/667m^2,折合干草产量为2520.7kg/667m^2,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39.74%和46.30%,粗蛋白含量12.68%,比对照增加25.60%。  相似文献   

9.
能源用草本植物筛选区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在广西南宁市、凌云县、天等县、恭城县、浦北县5个不同生态区,对能源用草本植物桂闽引象草、紫色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王草以及野生禾本科斑茅——GM008号斑茅和GM003号斑茅6个品种进行了区域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能源草本植物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快,桂闽引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干物质产量高,分别为62 972.42、59 811.82 kg/hm2,野生能源草GM008号斑茅经过人工驯化干物质含量为18 913.96 kg/hm2.桂闽引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及能量热值,是适应性极强、生物产量大的优质能源草本植物,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弥渡县种植和利用的紫花苜蓿品种,弥渡县畜牧站对云南省草山饲料站提供的1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种植试验.通过4年(2007~2010年)的观测结果表明:WL525HQ和WL903HQ 2个苜蓿品种鲜草产量最高,全年总产都在240 t/hm2以上,明显高于其它16个紫花苜蓿品种,其中以WL525HQ鲜草产量最高,1年可刈割7~9次,全年总产达255 t/hm2,平均株高达78 cm; WL903HQ次之,全年总产为240 t/hm2,平均株高达75cm,可在弥渡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江西省酸性红壤土地上用石灰(A1 1 125 kg/hm2、A2 1 500 kg/hm2、A3 1 875 kg/hm2)和牛粪(B115 000 kg/hm2、B2 22 500 kg/hm2、B3 30 000 kg/hm2)作为基肥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出苗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平提高,对提高苜蓿出苗率有一定效果,但无显著差异;对鲜草产量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牛粪,随施用量提高,草产量在第1年度无显著差异,而在第2年度差异极显著;施用石灰对青草产量无显著影响;两因素间无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桂闽引象草在肉鹅生产中的饲用价值,本文以合浦狮头鹅为研究对象,以桂闽引象草作为青饲料源,王草作为对照品种,研究了饲喂桂闽引象草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在同等饲喂条件下,肉鹅采食量大于对照品种,平均日增重达51.45±3.49g/只,较对照增加了13.36%;料重比为4.93±0.35%,比对照组少耗料19.47%(P0.05)。由此可见,饲喂桂闽引象草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施肥与株行距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株行距处理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施肥处理中,以处理FT5(尿素150 kg/hm2.a+复合肥300 kg/hm2.a)效果最好,说明N、P、K 3元素互作效应高于N元素单效应,平衡施肥有利于王草的分蘖和干物质的积累,可提高王草的个体鲜重和鲜草产量;株行距对王草的生产性状也产生显著影响,株行距太小,不利于王草的生长,试验表明最佳株行距处理DT4(行距×株距为70 cm×50 cm),在此株行距下,王草各项生产性状均极显著(P<0.01)地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产量和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上有一定差异,在早期生长速度,再生性,年总产量和抗寒性等方面差异较小,多次刈割利用时,两者均表现出再生性好,饲草产量高的特点,其鲜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年总产,象草平均为298t/hm^2,53.7t/hm^2和4.18t/hm^2,王草为276t/hm^2,58.2t/hm^2和4.30t/hm^2,种植利用时两者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肉鹅对桂闽引象草的各养分利用效率,文章以合浦狮头鹅为研究对象,王草为对照品种,用间接法测定了肉鹅对桂闽引象草各养分的消化代谢效率。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的各项养分指标更易被鹅吸收利用,其中粗纤维代谢率达到(25.34±0.52)%,酸性洗涤纤维代谢率为(14.39±2.26)%,中性洗涤纤维代谢率为(52.44±0.85)%,钙代谢率为(18.86±0.61)%、磷代谢率为(11.99±0.92)%,分别较对照组高出46.22%、77.94%、13.65%、23.83%和45.33%,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桂闽引象草较王草更能被肉鹅所消化利用,可以作为肉鹅的优质牧草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对桉树林下牧草产量、品质及林下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在桉树林下套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在牧草每次刈割后施用不同的追肥处理,结果显示:100%尿素组牧草产量最高,50%尿素+50%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组、100%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组牧草产量次之,不施肥组产量最低(P0.05)。3组的牧草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比不施肥组含量高(P0.05),100%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组牧草磷含量最高,不施肥组牧草磷含量最低(P0.05)。在林下土壤肥力方面,100%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组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含量、pH值最高(P0.05),尿素组土壤速效氮含量最高(P0.05)。由此可知,自制秸秆牛粪生物有机肥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桉树林下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桉树林下土壤肥力,对其营养元素及生产工艺进一步调整后用于桉树林下农业种植,改善林下土壤肥力生产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2001 ̄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cm)高5.4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kg/hm 2,比美国红三叶(53970kg/hm 2)高17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475kg/hm 2)高29520kg/hm 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刈割次数处理和7种不同的留茬高度处理。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处理75天/次与30天/次、45天/次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王草的单株鲜重472.07g,鲜草产量341666.7kg/hm2.a;不同刈割高度最佳处理为150cm,与30cm、60cm、90cm、120cm、180cm、210cm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王草的单株鲜重480.0g,鲜草产量332486.7kg/hm2.a。  相似文献   

19.
2001~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 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 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 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 cm)高5.4 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 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 kg/hm2,比美国红三叶(53 970 kg/m2)高17 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 475 kg/hm2)高29 520 kg/hm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对皖西南地区春播的9个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草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菊苣、杂交狼尾草、甜高粱产量高,干草产量和鲜草产量均在95 t/hm2和15 t/hm2以上,适应性强,品质优良,适合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苦荬菜和籽粒苋产量中等,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以做为优质牧草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饲用玉米、皖草2号、苏丹草产量较低,鲜草产量均在70 t/hm2以下,饲用玉米无再生性,皖草2号、苏丹草在高温条件下病虫害严重,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