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类型不同,临床特征也表现不同: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即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表现为疣状心内膜炎和纤维素性关节炎.本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疹块型猪丹毒,是在猪只的颈、肩、背、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凸起的红色疹块。而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则主要以关节炎为特点,有时也表现为赘生性心内膜炎。本病流行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并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据调查了解,2013年以来该病在我县多发。现就我县某猪场发生猪丹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则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一种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产生心内膜炎、关节炎及皮肤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户(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主要发生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属于细胞内寄生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偶见于其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发生关节炎或心内膜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时则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各季均可发生本病,炎热多雨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  相似文献   

13.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这是猪的高热性急性传染病。病猪临床上以体温升高,败血症,颌下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本病发生于架子猪,特急性型体温高达42℃以上,体表出现红斑,躺卧不起,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做好猪丹毒的科学屠宰检疫与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和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病猪则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人感染后可发生"类丹毒".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猪丹毒病有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和皮肤坏死型三种,其中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很少见报道。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感染,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来说,慢性型猪丹毒病多由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但笔者在临床所见的两起原发性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病例皆为仔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猪丹毒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的丹毒丝菌属。猪发病后,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我校牧场3年来发生了33例慢性关节炎型猪丹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伴随发生关节炎,偶有心内膜炎。该病主要侵害育肥猪。就流行性而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多地,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一、猪丹毒 此病系感染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或疹块型的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1℃左右,心跳加快,四肢和腹部等处出现疹块,凸出于皮肤表面,不食,有时呕吐,眼潮红充血。慢性型则多表现为四肢关节发生慢性关节炎。 防治办法:1.用5%~10%的石灰乳刷洗猪圈,将病猪及时隔离饲养,死猪要深埋。2.以防为主,要早期给猪打猪丹毒预防针进行免疫。3.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疹块,在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也有表现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