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随机选取健康的北川白山羊和波北山羊(波尔山羊♂×北川白山羊♀)各12只,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分别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综合评估杂交育肥效果,旨在对北川白山羊与其杂交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波北山羊试验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北川白山羊(P <0.01),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低于北川白山羊(P <0.01)。波北山羊体长、体高、胸围、管围、体长指数和管围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北川白山羊(P <0.01),而体躯指数显著低于北川白山羊(P <0.05)。波北山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显著高于北川白山羊(P <0.05)。波北山羊和北川白山羊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均分别检测到16种氨基酸和15种脂肪酸,但其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用波尔山羊对北川白山羊杂交改良,可明显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且能够较好地保持羊肉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酉州乌羊与本地其他山羊群体的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择6月龄酉州乌羊、本地白山羊和波杂羊公羔羊各3只,屠宰后进行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胆固醇、总脂肪和灰分在三个群体肌肉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胱氨酸和组氨酸之外的其他氨基酸均在酉州乌羊肌肉中的含量最高,其中蛋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三个群体羊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及其占肌内脂肪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镁元素在波杂羊和酉州乌羊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硒元素和锌元素在酉州乌羊肌肉中含量最高。说明酉州乌羊是高营养价值的肉用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波尔山羊对黎城大青羊的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①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能够有效提高本地山羊的肉用性能,波青F1代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增重,以及10月龄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都明显高于同龄黎城大青羊羔羊(P<0.05),产肉性能明显提高;②波青F1代保持了黎城大青羊肉质细嫩多汁的优点,羊肉的失水率和肌肉嫩度与大青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肉品色泽和肌肉脂肪含量方面杂种羊有明显改善;③肌肉中精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不及黎城大青羊,黎城大青羊生长发育相对缓慢,但在营养沉积方面优于波青F1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简称:Ⅰ);杂交一代: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杂交二代:波尔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90 d后,每个组选择4头屠宰并进行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Ⅰ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P<0.01,P<0.05),其中Ⅱ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而杂交后代间主要胴体性状差异不明显(P>0.05).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Ⅰ组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各组间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矿物质方面,Ⅲ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由结果可知,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良好,且屠宰率和净肉率高,主要营养指标优良.综合考虑,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的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薛予锋 《中国养羊》1997,17(3):28-31
引好用好波尔山羊加快我国山羊肉生产薛予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北京100020)1波尔山羊品种概况波尔山羊是南非在20世纪初育成的一种体大、肉用体型好、产肉性能高、肉质细嫩、味道美、繁殖力高、多胎多羔的品种羊,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品种山羊。世界上绵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地方山羊品种资源之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对山东省的莱芜黑山羊、沂蒙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4个地方山羊品种的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沂蒙黑山羊的初生重偏低(P0.05),90日龄时体重还是偏低(P0.05);莱芜黑山羊胸围比其他品种更具优势(P0.05);鲁北白山羊体长偏长,繁殖性能最高(P0.05)。说明鲁北白山羊在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4):1332-1342
【目的】 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 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1),钾离子含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合理利用地方山羊和培育优质肉羊新品种提供依据,试验对麻城黑山羊及其波麻F1代羔羊肥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1代羔羊在肥育、屠宰性能方面比麻城黑山羊有极显著提高(P<0.01);在肉质特性及营养价值水平方面,波麻F1代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和品质,特别在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有提高的趋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麻城黑山羊技术可行,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215;师宗黑山羊(波&#215;师)、波尔山羊&#215;文山黑山羊(波&#215;文)、波尔山羊&#215;楚雄黑山羊(波&#215;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215;师组的ADG比波&#215;文组和波&#215;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215;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215;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以6月龄和12月龄广西本地黑山羊为对照,研究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综合测定和分析其屠宰性能、肉质、化学成分和风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月龄和12月龄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与广西本地黑山羊两者相比较,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眼肌面积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且前者大于后者;肌肉中肉质的肉色和大理石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大于后者;嫩度剪切值差异显著(P<0.05,6月龄)和极显著(P<0.01,12月龄),前者小于后者;化学成分方面,粗蛋白、脂肪和磷测定指标两者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大于后者;粗纤维指标两者差异显著(P<0.05),前者小于后者;风味影响因子方面,氨基酸总量、谷氨酸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大于后者,其余种类氨基酸含量(除12月龄试验羊甘氨酸含量外)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两者差异显著(P<0.05),前者大于后者;胆固醇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羊生产学推荐值;硫胺素和肌苷酸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前者大于后者。综合以上测定结果可以得出,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产肉性能高,营养成分全面,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且肉质鲜嫩多汁,膻味小,口感好,风味独特;其羊肉中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是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高端黑山羊的首选品种,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运输密度对沂蒙黑山羊应激程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低密度(105 kg/m2)、中密度(147 kg/m2)、高密度(208 kg/m2)3种方式运输沂蒙黑山羊,测定分析其血液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运输密度的增加,高密度山羊白细胞数(WBC)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山羊(P0.05),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C)浓度、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含量则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山羊(P0.05);血小板数(PLT)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密度组山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酸激酶(CK)活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山羊(P0.01),乳酸含量也显著变化(P0.05),而血糖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沂蒙黑山羊的性别对血液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中等运输密度运输沂蒙黑山羊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应激。  相似文献   

14.
对南方农区舍饲育肥和农田放牧饲养下的波徐杂交羊、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3个类群的6月龄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波徐杂交羊(Ⅰ)和波尔山羊(Ⅱ)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等指标极显著优于舍饲徐淮山羊(Ⅲ)和农田放牧杂交羊(Ⅳ)(P0.01);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与农田放牧饲养的羔羊在肌肉失水率、熟肉率和嫩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舍饲育肥羔羊的肌肉保水力有增加趋势,肌肉嫩度也得到一定提高;农田放牧饲养方式有助于提高羔羊肌肉的红度(P0.05);两种饲养方式饲养的羔羊的肌肉在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肌内脂肪含量上舍饲育肥方式更具优势(P0.05),其风味和多汁性更佳;在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方面,农田放牧杂交羔羊(IV)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的各个组(P0.05),舍饲的3个组中,波徐杂交羔羊(I)和波尔山羊羔羊(II)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淮山羊羔羊(III),但差异不显著(P0.05),I组与II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羊肉风味优于放牧加补饲的羔羊(P0.05)。在不同类群方面,同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波尔山羊和波徐杂交羊比徐淮山羊表现出较高的胴体品质(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肉色的红度值低于徐淮山羊(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选取乐至黑山羊等4个黑山羊品种(类群)共86只公羔集中育肥3个月。育肥期结束时,选择20只羊(每个品种5只)屠宰,测定胴体产肉性能和肉质指标。结果显示:在4个黑山羊品种(类群)间,乐至黑山羊公羔胴体产肉性能较自贡黑山羊、简阳大耳羊黑色群体和美姑黑山羊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自贡黑山羊公羔羊肉持水能力优于其他3个品种,肌内脂肪含量2.00%,显著高于美姑黑山羊和简阳大耳羊(P<0.05);4个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较丰富,但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波尔山羊杂种羔羊产肉性能测定及羊肉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肉用山羊———波尔山羊改良山西本地山羊 ,对杂种一代当年羔羊与同龄的本地山羊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 ,并对羊肉的品质进行试验分析 ,结果为 :波尔杂种一代羊的屠宰前体重为 37 5 5kg ,胴体重为 16 5 8kg ,屠宰率达 4 4 15 % ,同龄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19 2 8kg ,8 32kg ,4 3 15 %。杂种羊的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 2 1 79% ,脂肪含量为 4 17% ,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 18 78% ,8 6 %。试验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对提高本地山羊的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波麻杂交一代(F1)的增重及肉用性能,为麻城黑山羊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试验对麻城黑山羊与波麻一代(F1)山羊从初生至18月龄的体重变化、12月龄屠宰性能以及羊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1代公、母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均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12月龄和18月龄波麻F1代公羊体重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净增7.18kg和12.89kg,母羊净增6.51kg和11.37kg,差异极显著(P0.01);各阶段平均日增重除初生至3月龄波麻F1代比麻城黑山羊公、母羊高10.56g和10.24g(P0.05)外,其余各阶段均高出19.00g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胴体净肉率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高3.35%和6.61%,比母羊高3.31%和5.22%,差异显著(P0.05);而肌肉的物理性状差异不大,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起,威宁县开始引入波尔山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杂交一代公母羊初生、4月龄、6月龄、12月龄、成年体重,公羊依次提高44.26%、12.75%、17.97%、25.22%、51.93%,母羊依次提高39.66%、17.42%、27.28%、27.53%、26.73%,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周岁羊胴体重17.07kg,比同龄本地黑山羊提高25.42%,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羊产羔率178.72%,比本地黑山羊提高29.9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伏牛白山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对10只伏牛白山羊进行屠宰性能、肉质常规指标测定和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伏牛白山羊母羊的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内脏脂肪重、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均高q-&羊,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的屠宰率、净肉率高于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伏牛白山羊公羊肉质中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均高于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伏牛白山羊公羊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舍量均高于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了解良种山羊经济杂交效果,綦江县从2002年起,开设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地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