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讨黑熊胆囊的组织学特点,试验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黑熊胆囊壁的微细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熊胆囊壁是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黏膜层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黏膜上皮主要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无杯状细胞,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发达的由单层矮柱状上皮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腺;黏膜上皮和管状腺上皮细胞核均位于细胞中下部,核上胞质内均含有PAS反应强阳性颗粒,且在黏膜上皮表面和黏膜固有层管状腺腔内可见少量PAS阳性分泌物。肌层为平滑肌,肌纤维方向不规则。外膜为浆膜。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雌性空怀双峰驼生殖道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双峰驼生殖道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但微细结构有差异。双峰驼输卵管粘膜皱襞极其发达,分支多而呈复杂的网状迷路。皱襞基部的迷路酷似固有膜而存在腺体,迷路网格内常见细胞团块。虽然双峰驼怀孕时胎儿位于左侧子宫角,但左、右子宫角以及子宫体的组织结构基本相同。子宫内膜无肉阜,上皮下陷于固有膜内,形成大量长而弯曲的单管状腺。子宫颈固有膜浅层分布有许多小腺体,深层分布有成群的较大腺体。这些腺体为分支管状腺,腺上皮PAS强阳性。阴道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从输卵管到阴道,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局部可见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细胞由前向后逐渐减少,但在子宫颈仍可见到。粘膜上皮和腺上皮内夹有许多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后段局部甚至见到这些免疫细胞浸润于上皮细胞间。固有膜内分布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时出现淋巴滤泡。  相似文献   

3.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对黄牛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为生殖生理学和胚胎工程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黄牛输卵管伞和漏斗部为膜性结构,由两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中央的疏松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没有肌层和外膜。壶腹部和峡部均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细胞共同构成,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峡部尚含有浆液性腺泡。黏膜层形成大小不等的初级纵行皱褶。漏斗部和壶腹部的大初级皱褶又分出数量不等的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峡部只有初级皱褶,无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肌肉层由内斜、外环两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大部分为浆膜结构,在输卵管系膜侧为结缔组织的外膜。  相似文献   

4.
牦牛发情周期子宫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发情周期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子宫壁具有3层结构,分别为黏膜(子宫内膜)、肌层(子宫肌层)和浆膜(子宫外膜)。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在卵泡期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黄体期上皮高度明显增加,为假复层柱状上皮。表面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分泌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2种。亮细胞呈柱状,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弱嗜酸性;暗细胞呈两侧压扁的细条状,胞质强嗜酸性。腺上皮的细胞组成与表面上皮相似。PAS反应可见黄体期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上皮和基质中阳性分泌颗粒较卵泡期的多。卵泡期固有层内偶见嵌套腺管、扩张腺管和弥散淋巴组织,但黄体期固有层内仅偶见嵌套腺管。此外,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厚度显著增加(P0.01)。黄体期子宫内膜腺管的平均直径、单个腺管的面积和周长、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总面积和总周长都较卵泡期的大,差异极显著(P0.01),而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数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见,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在发情周期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大体解剖法、石蜡切片法、HE染色法等对20只产蛋期的皖西白鹅母鹅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皖西白鹅母鹅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和输卵管两部分,仅左侧发育正常,右侧早已退化,卵巢表面被覆生殖上皮,下方是白膜,其实质由皮质和髓质组成,皮质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萎缩卵泡,大卵泡突出了卵巢表面,卵泡无卵泡腔,也无卵泡液,排卵后不形成黄体。输卵管分为漏斗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5个部分,各段均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有纤毛,固有层内有腺体和淋巴组织,无黏膜肌层,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外膜为浆膜。  相似文献   

6.
禽类输卵管精子腺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鸡、鸭、鹅、鹌鹑的输卵管精子腺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禽类输卵管精子腺是由单层柱状上皮或锥形细胞围绕而成的单管状腺,分布于黏膜固有层内;含输卵管精子腺的环状黏膜带的宽度因输卵管的机能状态及种类不同存在差异;鸡、鹌鹑和鹅的输卵管精子腺细胞,在产卵期和休止期均呈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阳性反应,而鸭呈PAS阴性反应;产卵期和休止期鸡精子腺细胞,均呈脂肪染色强阳性反应,而鸭、鹅、鹌鹑的精子腺细胞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明犬子宫和卵巢在正常发情期与患子宫蓄脓时,其组织结构及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表达的变化特征。应用Masson’s、VVG、PAS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乏情期、发情期、患子宫蓄脓时犬子宫及卵巢的组织结构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LF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发情期犬:乏情期、发情期子宫内膜肌层厚度比分别为0.762 0、0.924 3;乏情期子宫固有层中胶原纤维含量大于发情期,发情期卵巢中胶原纤维含量大于乏情期;子宫血管层及卵巢血管内弹性膜清晰完整;子宫腺在乏情期时浅层管腔小,深层较大、腺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及管腔内PAS阳性反应较强,发情期子宫腺管腔变大、腺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上皮细胞及管腔内有PAS阳性反应;子宫黏膜上皮在乏情期和发情期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但胞核位置不同,乏情期胞核位于中央,发情期胞核位于顶部。患子宫蓄脓犬:子宫内膜肌层厚度比为1.615 0;子宫固有层和卵巢中胶原纤维含量少于正常发情期;子宫腺管腔大,且形状不规则,管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腺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有淋巴细胞位于基膜,上皮细胞及管腔内PAS阳性反应较弱;子宫血管层及卵巢血管内弹性膜较正常发情期变薄,且有断裂现象;子宫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胞核位于基底。LF在乏情期子宫腺上皮和卵巢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发情期,而在子宫黏膜上皮中发情期的表达水平高于乏情期。患子宫蓄脓时犬子宫和卵巢中LF的表达水平均较低。综上表明,犬正常发情期与患子宫蓄脓时的子宫和卵巢组织结构特点显著不同,LF的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存在于广东云浮市境内的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棕果蝠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组成。卵巢一对,位于两侧肾的后方,包于输卵管系膜内,肉眼不易区分。输卵管很短,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和峡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纵向黏膜褶,并具有宽阔的输卵管腺。子宫为双子宫类型,根据子宫内膜上皮类型,每侧子宫分为子宫角和子宫颈,子宫角内膜具有高柱状上皮,并形成类似于输卵管腺的子宫腺。子宫角较粗,外径在1 000μm以上,比输卵管外径大1倍。子宫颈内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分泌型细胞。子宫颈内膜形成发达的纵行黏膜皱褶,但不形成宫颈腺或腺样隐窝;两个子宫颈后半部共同形成一个圆锥状子宫颈阴道部,相当发达,顶端向后,其外表面也具有一层高柱状分泌型上皮细胞。两个子宫颈管未能抵达子宫颈后端,而是分别开口于子宫颈阴道部中间段(前后向上)的腹侧面上,分别开口于阴道。阴道穹窿长而深,其最前部形成一对盲管,分别位于左右两宫颈管的外侧。阴道长而宽阔。其前端形成阴道穹窿。阴道黏膜为厚而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阴道后腹侧有雌性尿道的开口。阴门呈椭圆孔状,未形成左右两个阴唇。  相似文献   

9.
猪雌性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雌性成年猪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试验选用成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杂交母猪20头,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母猪的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黏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成年母猪的生殖道黏膜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等构成,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黏膜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的游离面含有纤毛和微绒毛,固有膜和上皮间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上皮内移行过程中由胞质伸出许多伪足,淋巴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母猪生殖道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在某些部位聚集形成淋巴细胞群,特别是子宫角和子宫颈黏膜中较多,淋巴细胞向子宫腔内移行呈现“腔排”现象。结果显示猪雌性生殖道黏膜中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生殖道黏膜可能是黏膜免疫的诱导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凋亡因子Caspase-9在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理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Caspase-9在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aspase-9只在细胞质中表达,其在卵巢中主要分布于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颗粒性黄体细胞,而卵泡膜性黄体细胞中未见表达;黄体期,主要表达于子宫的浅层腺体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颈黏膜固有层的淋巴小结、输卵管黏膜上皮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峡部的浆液性腺的腺上皮细胞;卵泡期,子宫和输卵管各个部位阳性反应不明显.在正常生理情况下,Caspase-9参与了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的调控和子宫黏膜免疫,对生殖器官功能的稳定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滑鼠蛇胃、肠道的显微组织结构与特征,以便为滑鼠蛇的人工养殖与野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解剖方法、石蜡制片和H-E染色技术,对滑鼠蛇的胃、肠道进行光镜下的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滑鼠蛇胃部的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内有泡状腺和单管状腺两种腺体;胃腺中Ⅱ型细胞为未分化的主细胞与壁细胞,肌层由内环行肌和外纵行肌两层构成。小肠褶皱发达;黏膜上皮由大量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小肠缺乏肠腺与黏膜下腺。大肠存在褶皱,没有肠腺。滑鼠蛇胃肠道可容纳大量食物,其消化能力弱于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极北鲵消化道(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织学结构,试验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结果表明:极北鲵的消化道各部分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具杯状细胞,固有膜内具食道腺;胃部固有膜内具胃腺;小肠和大肠上皮内具杯状细胞,固有膜内未见肠腺。  相似文献   

13.
彩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胞结构作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由柱状上皮构成,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即分泌5-羟色胺的EC细胞);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黏膜皱襞不发达,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可达黏膜层的1/2或2/3,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山羊发情周期4个阶段肥大细胞(MC)在子宫和输卵管内的分布、形态及数量变化规律,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子宫和输卵管组织中组织胺(HA)含量。结果显示:MC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在子宫内主要分布在肌层,子宫外膜中零星散在,内膜中散在分布于固有层的子宫腺和血管周围,子宫阜和内膜上皮中未发现。输卵管内MC在黏膜皱襞、肌层和外膜中均有分布。MC在发情后期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发情周期中子宫及输卵管MC数量变化为:MC(发情后期)〉MC(发情前期)〉MC(间情期)〉MC(发情期),子宫肌层MC数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子宫固有层和输卵管内无显著变化。子宫角内HA含量在发情后期与其它时期有显著变化(P〈0.05),子宫体、子宫颈和输卵管的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明鸭源新城疫病毒(NDV)通过人工感染后在种鸭生殖系统中分布。应用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经鸭胚传递的NDV SDFCH株,对42只无NDV感染的28周龄樱桃谷种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试验分母鸭接种强毒组,公鸭接种强毒组和对照组。强毒接种4 d后,每隔2 d每组各迫杀2只,采集母鸭卵巢、卵泡、输卵管组织,公鸭采集睾丸、输精管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F基因的扩增与同源性分析。同时,以NDV 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为一抗,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DV及病毒在输卵管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RT-PCR方法能够在种鸭生殖系统各个组织中检测并重新分离到NDV;输卵管子宫部和蛋白分泌部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内有阳性荧光信号存在。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的种鸭卵巢、卵泡、睾丸、输精管以及输卵管子宫部和蛋白分泌部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中均有NDV分布,病毒能否随蛋白分泌、精液的排泄进入种蛋传递给雏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系统观察雌性中华鳖输卵管精子储存情况,显示与精子储存有关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结果表明,精子储存在雌性中华鳖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后部至子宫部,但各段的组织结构及精子储存量存在一定差别。蛋白分泌部后部上皮较发达,由典型的高柱状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固有膜中腺体多为泡状腺。上皮和腺体中含有大量高密度的膜性分泌颗粒,此段只有少量的精子储存。峡部较窄且固有膜内无腺体,上皮排列紧密并呈迷路样迂回分布,上皮细胞内高电子密度分泌颗粒成团集中分布在核上方。峡部管腔中分布着大量的精子,靠近管腔的精子或精子头部嵌入上皮纤毛之间或顶端凹陷的胞质中,且精子嵌入部分的细胞结构保持完整。子宫前部形成垂直于管腔的储精小管(SST),子宫上皮及此段SST上皮的分泌颗粒电子密度不均,含高密度电子致密斑,腺体中的分泌颗粒也呈现不同的内部结构。子宫部及SST的管腔中储存有大量精子。这些区段复杂的细胞结构及分泌活动,可能在精子储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产蛋期母鸡卵巢和输卵管各段内肥大细胞的形态,并阐述肥大细胞在产蛋期母鸡卵巢和各输卵管中分布定位特点。结果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母鸡生殖道中,在固有层和外膜均观察到紫红色的肥大细胞。卵巢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的结缔组织、髓质的基质、正常与闭锁的卵泡膜中;输卵管内,肥大细胞分布于黏膜上皮下的固有层、固有层结缔组织、管状腺间、环行肌与纵行肌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各组织中单位视野下肥大细胞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卵巢、漏斗部、阴道部、膨大部、子宫到峡部。表明卵巢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有助于自身分泌的组胺等物质迅速作用于卵巢,从而激活卵泡的发育等功能;而在输卵管中的分布及数量差异变化则与输卵管各段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家禽肠道黏膜的作用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刚才  郑素玲 《中国家禽》2007,29(11):47-49
家禽肠道黏膜由黏膜上层、固有层和黏膜肌层构成。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之间分布有许多杯状细胞,还有银亲合细胞,特别是十二指肠前段,这种细胞更多。固有膜由含有较多细胞成分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血管、神经和肠腺,有时还有弥散性淋巴组织,在局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鸵鸟与其他鸟纲动物排泄行为差异的形态学,试验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8只非洲鸵鸟输尿管和泄殖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的输尿管管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部分为单层柱状或变移上皮;泄殖道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少量变移上皮,其中分布许多杯状细胞。说明非洲鸵鸟输尿管和泄殖道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其他鸟纲动物,其泄殖道不但有贮存大量尿液的功能,而且还对水分有重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系统地观察产蛋母鸡输卵管各段组织结构,观察输卵管各段精子储存的情况,研究和精子储存相关的组织结构及微环境。结果表明,产蛋母鸡输卵管各段形态结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黏膜层。产蛋母鸡输卵管存在精子储存现象,精子主要储存在产蛋母鸡输卵管子宫与阴道交界处的精子腺,少量储存在接近子宫的峡部固有层的腺体。腺体开口于黏膜上皮与输卵管腔相通,黏膜上皮细胞旺盛的分泌活动以及丰富的血管分布可能为精子储存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