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粪样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众多,一些具有特殊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本试验从包头市侯家营奶牛场77头外表健康成年泌乳荷斯坦奶牛采集新鲜粪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共分离到疑似大肠埃希菌69株,经过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12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为强毒株,占分离菌数的17.4%,另57株为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分离菌数的82.6%。同时对1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了"O"血清型鉴定,分属7种血清型O78、O6、O9、O98、O1、O8、O149,分别占定型菌株的25.0%(3/12)、8.3%(1/12)、16.7%(2/12)、8.3%(1/12)、8.3%(1/12)、8.3%(1/12)、25.0%(3/1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温州地区鸡肠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血清型,从27家养鸡场采集泄殖腔拭子355份,分离并鉴定出346株鸡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97.46%。在346株分离株中,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4.39%(292/346),呈现多重耐药性。O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分别属于13个血清型,其中O138、O146、O136、O45占分离菌株的39.02%(135/346),为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3.
宁夏部分地区鸡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宁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宁夏4个地区的103个规模化鸡场疑似病料151份,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出鸡大肠埃希菌109株,平均分离率为72.19%(109/151);动物试验证实,59株分离菌有致病性,占分离菌54.13%(59/109);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血清型种类13种38株,占致病性菌株64.41%(38/59);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15、O18、O78、O88,占定型菌株63.16%(24/38)。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致病性,从凉州区4家规模化猪场采集了60份仔猪肛门拭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出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然后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确定了该次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型鉴定,表明20株分离菌株分布在8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9株),占总数的4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该研究能够对凉州区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和免疫防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滨海地区鸡大肠埃希菌病的发生,对大肠埃希菌污染严重的部分鸡场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以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4株分离菌中有11株属于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血清型主要有O78、O24、O93和O11 4种;免疫保护试验使大肠埃希菌病死率降低了6%.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陕西省宁强县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从宁强县5个猪场采集的60份有疑似黄白痢症状仔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出20个大肠埃希菌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分型表明,20个分离菌株中有18株能确定血清型,分布在7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8株),占总数的40%。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毒力因子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不携带STa、STb、LT和SLT-2e四个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四川省藏香猪源大肠埃希菌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情况,从四川省藏香猪养殖场中无菌采集腹泻仔猪肝脏、肛拭子及粪便等组织病料253份中,分离得到155株大肠埃希菌。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玻板凝集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15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155株分离菌中120株有致病性;玻板凝集试验表明12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属于14个血清型,以O111、O147、O109和O119为主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耐药性试验表明12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4种药物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在94.2%~98.3%之间,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6种药物耐药率在44.2%~85.0%之间,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5.0%~37.5%之间。说明该地区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呈多样性分布,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8.
从张家口地区鸡场怀疑患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脏、心包等组织中分离鉴定出27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大肠埃希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6种O型血清型,O18、O78、O76为优势血清型,未定型菌3株,占待检菌株的11.1%;对27株分离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所有菌株对硝基呋喃类抗生素(NFT)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FZ、CED)极度敏感,对其它抗生素的敏感性则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采自云南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保山等州(市)规模化养猪场疑似仔猪黄、白痢的病(死)猪直肠棉拭子、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病料,分离158株大肠杆菌。通过40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抗原的血清型鉴定,除46株未能定型、6株自凝外,鉴定出106株分离株的O抗原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23个血清型,其中O24、O119、O88、O8、O9、O85这6种血清型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的39.24%、占定型菌株的58.49%,为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这些血清型与已报道的常见血清型间存在一定差异,O24、O119作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在我国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五个种鸡场,从孵化后期死亡的186枚鸡胚及84羽出壳弱雏中分离出99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分离率为36.81%,出壳弱雏分离率为46.43%。分离菌中有50株对昆明(KM)小鼠具有强毒力,对其进行大肠杆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15种血清型,O_(11)、O_(81)、O_(88)及O_(115)为优势血清型,其余为O_3、O_4、O_(18)、O_(26)、O_(36)、O_(60)、O_(75)、O_(93)、O_(103)、O_(1l4)、O_(113)其中O_3、O_(18)、O_(36)、O_(81)、O_(114)为国内外首次发现,未定型菌9株,占待检菌株的18%。本文还对所分离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试验鉴定菌株的致病性,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研究,采用PCR技术检测各致病菌株耐药相关基因,分析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到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21株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以O138、O87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居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超过40%,分离鉴定的21株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达20%以上;本试验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检出12种耐药相关基因,沙门氏菌共检出10种耐药相关基因,两种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均达60%以上,且均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大肠埃希菌病的危害,对从陕西某种鸡场分离鉴定的20株鸡大肠埃希菌进行了血清型调查,结果O2型5株、O6型3株、O78型4株,未定型8株,表明鸡场的大肠埃希菌有了新的流行菌株O6出现。用定型的分离菌株研制的自家灭活菌苗免疫接种雏鸡,7 d后可检测到抗体,14 d产生免疫保护力。29日龄二免,90 d后抗体水平仍在5log2以上。119日龄三免,免疫后5个月抗体水平仍维持较高,但6个月后,抗体水平已在5 log2以下,失去保护力。通过3年的应用,该场种鸡大肠埃希菌病的平均死亡率由6.7%下降至1.6%,雏鸡死亡率由4.2%下降至1.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调查四川和重庆地区仔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血清型流行状况。本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采自两地不同区域的43个猪场共27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273株大肠埃希菌分属43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由高及低依次为O138、O20、O8、O60、O141、O7、O38,合占检出菌株的46.83%(96/205);对14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磺胺嘧啶、四环素呈高度耐药,耐药率均在90%以上,较为敏感的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敏感率分别为53.11%、49.45%,大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共151种耐药谱型。由此可见,川渝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大肠埃希菌的流行血清型多、耐药程度严重。故掌握优势血清型,筛选有效抗菌药物,采取对应措施防治大肠杆菌病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揭示黑龙江地区集约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PWD)直肠棉拭子分离到的123株大肠埃希菌所属种系分类群、O血清型及其与毒力基因的特征.采用常规凝集试验进行测定,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 uA、yjaA基因和TSPE4.C2DNA片段及肠毒素基因STa、STb、LT、SL T-2e采用PCR方法检测.在123株分离菌株中,除21株未定型、10株自凝外,测定出92株分离的血清型,覆盖18个血清型,其中以O8、O 9、O 149 3种血清型为主,共57株,占定型菌株的61.96%.环境共生的种系进化A群113株占91.87%,肠外强致病D种系进化群2株占1.63%.肠毒素检出菌株74,占分离株的60.16%,其中以STa、STb为主,共占肠毒素检出株的94.59%.结果显示黑龙江省PWD病原性大肠埃希菌优势血清型为O 8、O9、O149,大肠埃希菌肠毒素主要毒力因子为STa、STb,种系进化群为A.  相似文献   

15.
宠物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长春地区宠物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流行情况,从2家宠物医院采集135份宠物肛拭子样品,分离和鉴定大肠埃希菌并进行多重PCR分群。测定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共分离鉴定获得95株宠物源大肠埃希菌,它们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8.9%和76.8%);其次是四环素(61.6%);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所有分离株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其中15个分离株对受试的抗菌药物全部敏感(15.8%),63株呈多重耐药表型(66.3%)。ESBLs型菌株占53.7%。本研究探明了长春地区宠物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流行情况,对宠物临床上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地区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山东地区大型养殖场空气中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通过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特性、PCR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对鉴定的大肠杆菌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02株大肠杆菌,其中有89株未能定型,占分离株的44.06%;定型了113株,占分离株的55.94%。定型的大肠杆菌共分为24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O_2、O_(14)、O_1、O_(11)、O_(78)和O_(20),占已定型分离株的76.99%。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宁夏地区羊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采集于宁夏地区的108份病料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108份病料中共分离到58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达53.7%;分离菌株中耐药株共34株(58.6%),其中15株(4...  相似文献   

18.
禽源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部分地区病、死家禽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403株。按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K-B药敏纸片法对其中的344株分离株进行药敏纸片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五对引物,对所有分离细菌进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扩增:qnrA、qnrB、qnrS、aac(6′)-ib-cr和qepA。1993年-1996年禽源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仅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60%;2001年-2008年禽源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1-3代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8%。在403株禽源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3(0.7%)株qnrB阳性菌株,2(0.5%)株qnrS阳性菌株,5(1.2%)株aac(6′)-ib-cr阳性菌株以及5(1.2%)株qepA阳性菌株,未检测到qnrA阳性菌株。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禽源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同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在禽源大肠埃希菌中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差异和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差异,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87株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采用ESBLs表型检测方法筛选产ESBLs的菌株和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对分离株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87株大肠埃希氏菌中5株为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5.75%。产ESBLs株对多数试验药物呈耐药性;而非产ESBLs菌株对多数试验药物敏感,仅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超过50%。20种药物中,产ESBLs株大肠埃希氏菌对18种药物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产ESBLs菌株携带blaCTX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产ESBLs菌株中的blaTEM和blaOXA基因的阳性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菌株流行率低,产ESBLs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宁夏地区羔羊源ESBLs菌株优势基因型为blaCTX和blaTEM。  相似文献   

20.
禽源大肠埃希氏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2002年从上海地区72个养禽场分离出84株禽源大肠埃希氏菌,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型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生化特性等基本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特点。用138种大肠埃希氏菌"O"抗原定型血清检测84株分离株,其中O7811株,O210株,O978株,O356株,O1256株,O225株,O925株,O1235株,O964株,O263株,O23、O120各2株,O118、O128、O138、O83各1株。其余13株不在其检测范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对其中29株菌株进行了小鼠致病性试验,致病率高达72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