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桃金娘鞣质抗腹泻作用机理。以正常小鼠为模型,测试胃内容物排空率、小肠内容物推进率,观察桃金娘鞣质对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以乙酸注射腹腔炎症小鼠为模型,测试血液中伊文斯蓝腹腔透入量,观察桃金娘鞣质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以豚鼠离体肠道为模型,测试生理收缩反应峰值、乙酰胆碱诱导收缩反应峰值,观察桃金娘鞣质对肠道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桃金娘鞣质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胃排空运动及小肠推进运动(P0.05);显著降低腹腔炎症小鼠血液中伊文斯蓝腹腔透入量(P0.05);显著抑制豚鼠离体肠道生理收缩反应(P0.05),不能拮抗乙酰胆碱诱导的收缩反应(P0.05)。说明桃金娘鞣质主要通过抑制胃肠收缩运动或降低肠道蠕动;降低腹腔毛细血管、肠绒毛膜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合成释放或抑制炎症介质泻下作用等机制产生抗腹泻作用;与阿片激动剂类药物配伍使用抗腹泻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腹泻清冲剂对小白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测定大鼠胃液分泌量、胃液中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制备蓖麻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模型。探讨腹泻清冲剂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泻清;中剂可显著促进胃排空运动.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并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运动亢进和吗啡引起的胃肠运动抑制:腹泻清;中荆能提高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分泌量.但对胃总酸度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减少蓖麻抽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和发生率。腹泻清冲剂对消化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有较强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表明3种中药复方口服液中,大青止泻口服液抗小鼠腹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评价牡荆提取物的抗腹泻功效,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或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8只18~22 g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16、8、4 g/kg BW牡荆水提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洛哌丁胺组小鼠灌胃5 mg/kg BW洛哌丁胺,连续灌胃5 d。第5天给药后0.5 h,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0.5 mL蓖麻油灌胃造模,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的小鼠单笼单只饲喂。连续4 h观察小鼠腹泻情况,4 h后小鼠采血并断颈处死,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的肝脏、小肠各两份,一份制作组织切片;另一份用以提取RNA,检测空肠通道蛋白和肝脏急性期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蓖麻油腹泻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洛哌丁胺组和牡荆水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车前草多糖对抗仔猪腹泻的作用,试验提取车前草粗多糖,将40日龄断奶仔猪25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头,分别为空白组、致病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阳性对照组(K88组)及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其中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仔猪按体重200,400,600 mg/kg口服车前草多糖水溶液10 mL,1 h后空白组仔猪继续给予10 mL的纯化水,其他4组仔猪均口服大肠杆菌(1×10~(11) cfu/mL)10 mL。在用药24 h后,测量仔猪小肠积液体积及小肠积液抑制率,检测血液免疫生化指标及小肠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提取的车前草粗多糖每100 g含多糖5.84 g。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仔猪小肠积液体积均处于空白组和K88组之间。与K88组比,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仔猪小肠积液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小肠积液体积随着车前草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抑制率呈递增趋势。与K88组比,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升高。车前草多糖中剂量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车前草多糖可以降低K88感染后引起的肠道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量,同时提高抗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量,其中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b mRNA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K88组(P0.05或P0.01),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核因子(NF)-κB 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K88组(P0.01)。车前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K88组(P0.05或P0.01)。说明车前草多糖可以通过提高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量来降低K88引起的仔猪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家畜止痢散的抗腹泻作用,试验采用限度试验中最高剂量为按每千克体重5 g 1次灌胃给药,观察、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止痢散的抗腹泻效果及其对正常或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可认为该药无毒;与模型组相比,止痢散低、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P0.05);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止痢散低、中、高剂量组都对小鼠肠推进运动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中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与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模型组相比,止痢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肠推进运动和胃排空都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说明止痢散具有抗腹泻的作用与其抑制胃肠运动有关,但其不能对抗痉挛的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红枣水提剂对小鼠肠运动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中华墨汁推进试验,将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分别为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红枣水提剂组,Ⅲ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组,Ⅳ组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注射液组,Ⅴ组红枣加硫酸阿托品组,Ⅵ组红枣加氯化氨甲酰甲胆碱组,各组小鼠在试验前禁食8 h,给药5 min后,所有小鼠灌胃10%的中华墨汁0.2 m L/只,观察分析红枣水提剂对小鼠肠运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水提剂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并且能协同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推进率为(93.43±2.15)%。说明红枣水提剂能够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运动,且对氯化氨甲酰甲胆碱促进小肠推进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热敏肠毒素L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肠蠕动加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 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O1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用所得培养物L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P<0 01);将败酱草提取液同L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复方组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频率(P<0 05,P<0 01);板蓝根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小肠推进率(P<0 01);败酱草、板蓝根和复方组还可显著或极显著地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P<0 05,P<0 0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重要机理,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中草药的抗腹泻作用治疗仔猪白痢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实验观察了苦参,多头风轮莱和水蓼的抗腹泻作用并对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苦参和多头风轮莱极显著地(P〈0.01),水蓼显著地(P〈0.05),降低了番泻叶所致小鼠大肠性腹泻的频率;水蓼极显著地(P〈0.01),降低了蓖麻油所致小鼠小肠性腹泻的发生率和频率,多头风轮莱也明显降低其发生率(P〈0.05)苦参,多头风轮莱和水蓼极显著或显著地抑制了乙酸所致家兔肠粘膜或小鼠腹膜的急性炎渗出(P〈0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的防治作用,试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枫蓼肠胃康对照组、牛至水提物组、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和牛至醇提物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枫蓼肠胃康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枫蓼肠胃康颗粒,牛至水提物组、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和牛至醇提物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牛至水提物、牛至挥发油、牛至水油组合物、牛至醇提物,1 d 1次,连用5 d。末次给药30 min后,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_(101)菌液(浓度为4.0×10~8 cfu/mL),注射量为按体重0.2 mL/10 g。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腹泻情况及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计算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和腹泻率,评价不同工艺制备的牛至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枫蓼肠胃康对照组和牛至不同提取物组小鼠精神状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时间延后情况,其中牛至挥发油组、水油组合物组小鼠精神状态最佳。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小鼠腹泻率仅为40%,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均低于牛至水提物组、牛至醇提物组及枫蓼肠胃康对照组,且以牛至水油组合物的药效最佳。枫蓼肠胃康颗粒和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所致十二指肠肠道损伤,改善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其中以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小鼠肠组织损伤最小、结构最完整。说明牛至水油组合物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防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探讨葎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灌胃法制作小鼠腹泻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精神变化、体质量变化、DAI评分以及小肠病理切片变化的情况,评价葎草醇提物对小鼠的抗腹泻作用。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对小鼠精神恢复、体质量变化以及小肠绒毛恢复等均有明显的作用,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接近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相对模型组体质量下降趋势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模型组,高剂量组DAI、阳性治疗组DAI的评分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效果显著,而中、低剂组DAI评分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理组织学观察,空白组小鼠小肠绒毛排列整齐,各层次结构清晰,绒毛间质无水肿、无小血管扩张充血,而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排列紊乱,大部分绒毛脱落,绒毛表面有炎性渗出,绒毛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充盈。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症状明显改变,小肠绒毛排列整齐,绒毛表面炎性渗出大部分消失,绒毛间质无明显水肿、无小血管扩张、充血,小肠结构与正常组织大致相同,治疗效果明显。葎草醇提物对小鼠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为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鼠胃肠蠕动试验、小鼠腹泻试验、抗炎试验和镇痛试验,考察苦参止痢颗粒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参止痢颗粒可显著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次数(P0.01),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率(P0.01),显著提高小鼠耐热痛阈值(P0.01)。说明苦参止痢颗粒具有止泻、调节胃肠蠕动、抗炎、镇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黑老虎果实提取物的抗腹泻作用,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首先对黑老虎果实提取物中木脂素、三萜及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ICR小鼠进行细菌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和小肠炭末推进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将细菌性腹泻模型小鼠和药物性腹泻模型小鼠灌胃不同药物,连续7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于末次给药30min后分别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溶液和灌胃番泻叶提取液,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腹泻情况;小肠炭末推进实验于小鼠末次给药30min后灌胃给予5%炭末,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率 ;结果表明,黑老虎果实提取物中木脂素类、三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4.48%、4.57%、14.02%黑老虎果实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细菌性小鼠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中高剂量组 (200mg/kg)最佳,与模型组呈显著差异(P<0.01),效果亦优于阳性药物组;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减少番泻叶腹泻小鼠稀便数量,且与模型组呈显著差异,但对潜伏时间没影响;提取物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无明显影响 由此可知,黑老虎果实提取物对细菌性腹泻小鼠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对药物性致腹泻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21,(4)
运用现代药理的研究方法,对中药百立停提取物进行药效学研究。用蓖麻油制备腹泻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思密达组、中药百立停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观察中药百立停提取物对小鼠泄泻、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百立停提取物能减轻小鼠腹泻次数,对小肠推进运动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抗腹泻、抗炎、对免疫功能调节、体外抑菌和抗病毒等相关试验,研究了太白蓼乙酸乙酯提取物(PTKE)及PTKE柱层层析进一步分离物EB的药效学作用。结果表明,PTKE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乙酸所致家兔肠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皮内注射二甲苯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饮水中分别加入50、100、150 mg/kg的PTKE水溶液观察其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雏鸡生长的14~42日龄,各试验组雏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EB质量浓度为156μg/L时,其对脾脏、胸腺、法氏囊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P0.01);PTKE和EB对临床分离鸡的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沙门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EB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内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太白蓼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并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发育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椿皮提取物对小鼠小肠平滑肌动力学作用,考察苦椿皮提取物对小鼠的小肠推进以及对小鼠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胃服用不同剂量的苦椿皮提取物,通过比较用药与未用药小鼠的小肠中墨汁推进率,观察苦椿皮提取物对小肠收缩的影响;利用生物机能系统检测不同浓度的苦椿皮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小肠直接刺激后小肠收缩张力和频率的变化。结果:番泻叶对照组与空白组、苦椿皮提取物组相比,肠推进率差异均显著(P0.01);苦椿皮提取物组与空白组差异相比,肠推进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苦椿皮提取物的浓度增大,肠道收缩波形振幅、蠕动频率均逐渐减小。结论:肠推进实验和离体小肠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苦椿皮提取物对小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口服液抗腹泻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发病仔猪病料(小肠及内容物)、蓖麻油和番泻叶分别对小鼠灌胃,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研究复方中药口服液对小鼠攻毒后的保护作用。结果:病料攻毒后小鼠的主要病理变化在肝、胆及小肠,复方中药口服液对病料和蓖麻油灌胃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口服液抗腹泻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小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雪白睡莲花粗提物的体外抑菌和抗炎效果,用雪白睡莲花水提物、醇提物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通过牛津杯法和倍比稀释法进行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确定雪白睡莲花粗提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雪白睡莲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且水提物抑菌效果优于醇提物;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优于对链球菌的,对链球菌抑菌效果优于对大肠埃希氏菌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雪白睡莲花水提物、醇提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雪白睡莲花醇提物抑制率优于水提物抑制率。研究结果为雪白睡莲花用于治疗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小鼠实验腹泻模型及小肠推进实验,研究后海穴注射穿心莲和黄连素的抗腹泻作用。结果表明,后海穴注射穿心莲和黄连素能显著降低番泻叶、高渗硫酸镁溶液所致小鼠实验性腹泻的发生率和腹泻频率(P〈0.05),后海穴注射黄连素能极显著抑制番泻叶所致小鼠肠蠕动亢进(P〈0.01)。实验结果提示,后海穴注射穿心莲和黄连素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这与抑制小肠蠕动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20.
岗梅根醇提物抗炎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岗梅根醇提物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后期结缔组织增生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岗梅根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