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敲除FGF5基因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8只,阳性)、同龄普通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5只,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月龄、1岁与1.5岁时测定8项血常规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指标中,10月龄、1岁时,阳性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低于阴性公羊(P0.05),阳性母羊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红蛋白(HGB)、HCT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岁时,阳性公羊和母羊的红细胞数目(RBC)均显著高于阴性公羊和母羊(P0.05);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10月龄时,阳性母羊的球蛋白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1岁、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蛋白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5岁时,阳性母羊的尿素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肝胆功能、钙磷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表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GF5基因并未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健康产生影响,但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24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4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母羊的MPV血液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公羊(0.01P0.05),公羊的PDW指标显著高于母羊(0.01P0.05),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PCT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建立了24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引入河南省内白杜泊羊和白萨福克羊两个绵羊品种的生理机能特性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冬季和春季两个绵羊品种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3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季节两品种绵羊组内和组间血液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两绵羊品种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春季,且杜泊羊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萨福克羊,同品种公母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杜泊羊与萨福克羊血红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季两品种绵羊红细胞总数均低于春季,且两个季节杜泊羊红细胞总数均低于萨福克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绵羊冬季血糖含量均高于春季,杜泊羊血糖含量在不同季节内均高于萨福克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绵羊总胆红素、淀粉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不同季节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冬季绵羊血液磷含量高于春季,杜泊羊钠离子浓度低于萨福克羊,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不同季节种间基本无差异。与河南地方绵羊品种及国内其他绵羊品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四川省的一个地方藏绵羊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36月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6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MPV、PCT、PDW和RDW-CV等血液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的ALP和GLU等血液生化指标显著高于母羊(P0.05),母羊的CHOL显著高于公羊(P0.05),ALT、AST、TP、ALB、GLO、LDH、A/G和CHE等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对波德代羊体温、呼吸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波德代羊的呼吸频率在夏季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血清LDH活性在秋季显著降低(P<0.01);公羊的AKP、GPT和公、母羊的GOT在冬春季显著降低(P<0.05);公羊血清总蛋白在冬春季最高(P<0.01);血清总钙在三个不同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基本稳定.波德代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体现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岷县黑裘皮羊是甘肃省的优良地方品种,现纯种在1 000只左右,数量急剧减少,为保护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育种和保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岷县黑裘皮羊24月龄母羊和24月龄公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项生理指标和23项血液生理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岷县黑裘皮公羊的体温为39.45℃、母羊为39.28℃,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频率和心率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2)PLT和与之相关的MPV、PDW公、母羊无显著差异(P0.05)。(3)公、母羊Ca含量在2.1~2.13 mmol/L范围内,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放牧时饲草成分中矿物质不足。(4)性别因子对成年岷县黑裘皮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寒牧区羊只冷季严重掉膘的问题,以贾洛羊为试验对象进行120 d舍饲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条件下经过120 d的饲喂,公、母羔羊的增长率分别为157.72%±41.21%和162.84%±26.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公羔羊(P0.05);周岁贾洛羊公、母羊掉膘率分别为3.50±2.10%和3.38%±3.37%,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公、母羊(P0.01);贾洛羊成年公羊的掉膘率为6.48%±4.40%,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公、母羊(P0.01),母羊的掉膘率为8.25%±1.72%,低于对照组的公羊(P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母羊(P0.01);试验组羔羊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5.00%,周岁羊死亡率比对照组减少5.00%,成年羊死亡率比对照组减少10.00%。  相似文献   

10.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海拔地区的呼吸和心率高于高海拔地区;2)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公母羊间差异较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高海拔地区公母羊血小板数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P0.0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总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低海拔地区公母羊总钙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1)。  相似文献   

12.
在完全舍饲的条件下,用杜泊羊公羊和东弗里生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杂交后代的体型外貌与其父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杜寒杂交羊和东寒杂交羊哺乳期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3月龄断奶至6月龄,杜寒杂交羊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断奶后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相关性状变化上也较明显,杜寒、东寒杂交羊的体高、体斜长均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东寒杂交羊和杜寒杂交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屠宰性能方面,杜寒杂交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显著高于东寒杂交羊(0.01P0.05);胴体重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0.01P0.05),6月龄公羊屠宰率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约3个百分点,杜寒杂交羊的净肉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和东寒杂交羊(P0.01)。杜寒杂交组合在肉用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可在生产中着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12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2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母羊的WBC血液生理指标显著高于羔羊(0.01P0.05),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MPV、PCT、PDW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建立了12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榆中地区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羊的妊娠期分别为:149.71 d和149.18d,与国内肉羊的平均妊娠期150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羊的平均产羔率均较高,分别为132%和133%;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单羔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初生重(P<0.01);不同性别之间,公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同性别之间,特克塞尔羊单羔公、母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公、母羊初生重(P<0.01),无角陶赛特羊单羔母羊显著高于双羔母羊(P<0.05),单羔公羊初生重高于双羔母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个品种的羊在甘肃榆中地区具有良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选择67只同期发情的绒山羊母羊,人工授精输配28只(试验Ⅰ组),胚胎移植31只(试验Ⅱ组),未受配母羊8只(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对59只受配和移植后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显示,在发情后第7天,怀孕母羊血小板数值分别降低(63±51.71)×109个/L和(55±32.90)×109个/L,与未配种对照母羊血小板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胚胎移植后未孕羊的血小板记数值在发情当天和第7天相差(29±22.56)×109个/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胚胎移植妊娠羊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与临床妊娠检查及产羔结果比较:配种羊妊娠符合率91.30%,未孕羊符合率80.00%,总符合率89.29%;胚移植妊娠羊符合率38.46%,未孕羊符合率77.78%,总符合率61.29%。  相似文献   

16.
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羊的体重、体尺、羊毛品质(包括净毛率和不同部位的羊毛的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2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早期生长速度快,初生阶段公母羊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成年时期公母羊体重差异显著(P0.05),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7.4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78.7 kg,在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之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该杂交羊毛平均净毛率在60%以上,平均自然长度为(3.05±1.50)mm,伸直长度为(4.60±2.62)mm,细度较为适中(33.60±1.97)μm。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值在公母羊之间比较、以及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中间细胞比率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均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和血糖含量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肌酐、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白蛋白含量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公母羊之间比较,淋巴细胞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和血小板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在生长发育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测定的羊毛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均为该品种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澳洲萨福克和杜泊羊在河北地区的纯繁及适应性,试验对母羊胎产羔数,对羔羊初生重、45日龄断奶体重及日增重、2.5月龄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萨福克和杜泊羊平均胎产羔数分别为(1.39±0.38)只和(1.61±0.49)只,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公羔初生重为(3.64±0.54)kg,45日龄体重为(21.07±0.87)kg,均显著低于杜泊公羔(P0.05);萨福克母羔初生重、45日龄体重与杜泊母羔均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公羔与杜泊公羔45日龄断奶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母羔45日龄断奶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杜泊母羔(P0.05);萨福克羊2.5月龄腰角宽显著低于杜泊羊(P0.05),体高、体长、胸围、胸宽、管围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澳洲萨福克和杜泊原种绵羊引入到河北地区后,在舍饲条件下生产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兰州大尾羊和小尾寒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种质资源是以物种为单元的遗传多样性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解兰州大尾羊这一濒危物种的生理机能特性,本研究对16只兰州大尾羊的11项生理指标和16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年龄、体重相仿的16只小尾寒羊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大尾羊血液中白细胞、总蛋白和球蛋白分别为12.90×109个/L、65.03 g/L和34.84 g/L,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10.57×109个/L、56.22 g/L和26.84 g/L;白球比为0.91,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的1.13(P0.01);血尿素氮为5.00 mmol/L,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3.78 mmol/L(P0.05);葡萄糖为2.96 mmol/L,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的4.16 mmol/L(P0.01),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小尾寒羊相比,该试验地兰州大尾羊种群健康状况较好,抗病力和蛋白质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波麻杂交一代(F1)的增重及肉用性能,为麻城黑山羊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试验对麻城黑山羊与波麻一代(F1)山羊从初生至18月龄的体重变化、12月龄屠宰性能以及羊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1代公、母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均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12月龄和18月龄波麻F1代公羊体重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净增7.18kg和12.89kg,母羊净增6.51kg和11.37kg,差异极显著(P0.01);各阶段平均日增重除初生至3月龄波麻F1代比麻城黑山羊公、母羊高10.56g和10.24g(P0.05)外,其余各阶段均高出19.00g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胴体净肉率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高3.35%和6.61%,比母羊高3.31%和5.22%,差异显著(P0.05);而肌肉的物理性状差异不大,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12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屠宰性能,屠宰了丹巴黄羊公、母羊和藏山羊公、母羊各3只,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体尺及胴体分割等指标。结果表明:1)丹巴黄羊公、母羊的宰前活重、体长和体高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胸围和管围等指标高于藏山羊公、母羊;2)丹巴黄羊公羊的胴体重、净肉率及骨重等屠宰指标显著高于丹巴黄羊母羊、藏山羊公羊及母羊(P0.05),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及类群间差异不显著(P0.05);3)胴体体尺指标除大腿肌肉厚在公母羊间及类群间相对一致外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丹巴黄羊公羊的胴体分割的5项指标均显著高于丹巴黄羊母羊、藏山羊公羊及母羊(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