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为探索SLA-DRA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方法对大白、长白和杜洛克共216头猪的SLA-DRA基因外显子2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仔猪腹泻的关联性。结果,在SLA-DRA外显子2上检出了3个等位基因和6种基因型;6种基因型(AA、AB、BB、AC、BC和CC)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都存在,而在杜洛克猪中只检出4种基因型(AA、BB、AB和BC)。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和长白猪间基因型分布均差异极显著(P<0.01);3个品种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品种和性别对仔猪腹泻影响不显著(P>0.05),基因型与仔猪腹泻显著相关(P<0.05);AA和BB基因型个体腹泻评分的最小二乘均值均显著高于AC和CC基因型个体(P<0.05)。本研究表明,SLA-DRA基因不同基因型对仔猪腹泻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作为猪抗病育种应用中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八眉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了SLA-DQA基因外显子2功能区的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八眉猪SLA-DQA基因外显子2共有7种等位基因(A、B、C、D、E、F、G)和7种基因型(分别是AA、AB、AC、AE、AF、BB、DG),其中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占优势,DG基因型为劣势基因型。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共发现15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19个抗原结合位点上共有5个氨基酸发生改变。x2检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1)。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八眉猪SLA-DQA基因外显子2,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研究结果表明,八眉猪SLA-DQA基因第2外显子属于多态基因。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PCR-RFLP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民猪和长白猪群体乳铁蛋白基因多态性,并分析母猪乳铁蛋白基因多态性对仔猪腹泻和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猪乳铁蛋白基因第12外显子第140位发生C→T的同义突变。民猪与长白猪群体中该位点皆存在AA,BB,AB三种基因型,两群体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母猪不同基因型对部分仔猪腹泻和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3个品种共481头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其与早期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猪IFN-γ基因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各检测到一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370C、G5301A;在T825C位点AB基因型个体的70日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BB型个体(0.010.05),断奶至70日龄日增体质量AB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A和BB型个体(P<0.01),AA和BB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T2370C、G5301A位点的多态性对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军牧1号白猪G5301A位点EF基因型个体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EE型个体(0.010.05)。研究结果提示:猪IFN-γ基因T825C位点多态性对仔猪70日龄体质量、断奶至70日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山西白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6个猪种392个个体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采用GLM程序分析了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89bp处检测到G→A错义突变,引起缬氨酸(Val)向异亮氨酸(Ile)的转变。ADIPOQ基因外显子2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2个等位基因:A和B。杜洛克猪中只有BB基因型,长白猪、大白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马身猪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在引入品种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96、0.96和1.00;在地方品种马身猪中A等位基因频率(0.52)略高于B等位基因(0.48);在培育品种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78,介于引入猪种和地方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在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杜洛克猪与长白猪、大白猪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长白猪和大白猪间差异显著(P0.05),任意一个引入品种与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对断奶重有显著影响,其中BB基因型个体28日龄断奶重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和AB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说明该位点只在个体发育早期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讨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松辽黑猪、长白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RFLP方法对松辽黑猪和长白猪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各基因型对母猪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猪种中都存在A、B 2个等位基因和AA、AB、BB 3种基因型,松辽黑猪和长白猪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0.551和0.578,A为优势基因。两个猪种的AA基因型个体的断奶仔猪数、乳头数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基因型(P<0.05),初产松辽黑猪AA基因型个体的TNB、NBA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对其他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呈现出AA>AB>BB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562-1567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MyoG和Myf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基因型间的互作以及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3上存在一个T36C突变,形成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Myf5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一个A1313G突变,形成了CC、CD和DD 3种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BB型个体的2~16周龄均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AA型个体(P0.05或P0.01)。CD型个体仅在初生体质量上显著优于CC型个体。基因互作分析结果显示,互作效应对6、8周龄体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本试验为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旨在对IGF-Ⅰ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Ⅰ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 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 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 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Ⅰ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多态性(SNP)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取400头母猪(大白猪×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PFLP技术检测RBP4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以及RBP4基因与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该群体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AA基因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BB基因型(P0.05;P0.01),各基因型间木乃伊胎数、流产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AA基因型与产死胎数呈显著负效应(P0.05),从而间接增加了窝产仔数。综合结果分析,RBP4基因AA基因型有利于增加母猪窝产仔数,对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卵钙蛋白-32(ovocalyxin-32,OCX-32)、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基因多态性与蛋品质性状的关联性,寻找与蛋鸡蛋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海兰褐蛋鸡父母代中OCX-32、OVA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将不同基因型与海兰褐蛋鸡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进一步在子代中验证,寻找优势基因型。结果显示,OCX-32基因第6外显子中检测到AA、BB和CC 3种基因型,2个突变位点,分别位于7 018和7 116 bp;OVA基因第5外显子中检测到AA、BC、BB 3种基因型,2个突变位点位于4 296和4 323 bp。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父母代OCX-32基因AA基因型的蛋黄重极显著高于BB和CC基因型(P0.01);海兰褐蛋鸡父母代OVA基因AA基因型的哈氏单位及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BC基因型(P0.01),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蛋白重显著高于BC基因型(P0.05)。在子代中验证进一步确定了OCX-32基因的AA基因型为调控蛋黄重的优势基因型,OVA基因的AA基因型为调控哈氏单位、蛋白高度和蛋白重的优势基因型。综上所述,OCX-32及OVA基因对蛋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蛋鸡的分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SSCP技术对石歧杂鸡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位点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最高;BB基因型个体首次就巢时间显著晚于AA和AB基因型(P0.01);BB基因型的就巢次数显著多于AA和A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以378只京海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MyoG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些突变位点形成的基因型与京海黄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1个G102A突变,外显子3上存在1个T36C突变,分别形成基因型AA、AB、BB和CC、CD、DD。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AA、AB和BB在京海黄鸡繁殖性状上无显著差异(P>0.05);基因型CC和DD在京海黄鸡开产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其余性状上各基因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推测MyoG基因对京海黄鸡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为探索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杨春  刘振  李春义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1):227-231
本试验旨在研究草原红牛不同基因型与屠宰肉用性状的关联性。选用草原红牛作为试验群体,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binding proteins 6,IGFBP6)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牛屠宰肉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IGFBP6基因外显子2上发现1个多态性位点A180G,具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FBP6基因外显子2 AB和BB基因型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眼肌面积和骨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而在宰前活重、胴体重、肾脂重和肋脂重方面3种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IGFBP6基因的多态性与屠宰肉用性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为今后草原红牛的育种保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红牛肉用性状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山西白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6个猪种392个个体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采用GLM程序分析了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89 bp处检测到G→A错义突变,引起缬氨酸(Val)向异亮氨酸(Ile)的转变。ADIPOQ基因外显子2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2个等位基因:A和B。杜洛克猪中只有BB基因型,长白猪、大白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马身猪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在引入品种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96、0.96和1.00;在地方品种马身猪中A等位基因频率(0.52)略高于B等位基因(0.48);在培育品种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78,介于引入猪种和地方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在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杜洛克猪与长白猪、大白猪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长白猪和大白猪间差异显著(P<0.05),任意一个引入品种与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对断奶重有显著影响,其中BB基因型个体28日龄断奶重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和AB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说明该位点只在个体发育早期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IGF-I与IGFBP-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I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野猪和16个国内外猪种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野猪和国内外16个猪种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其中外来猪种和松辽黑猪中出现AA、CC和AC3种基因型;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中出现AA、BB和AB3种基因型;培育猪种中苏太猪中存在全部基因型。B等位基因仅在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中出现,而C等位基因仅在外来猪种和具有外来猪种血统的培育猪种中出现。根据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也显示,中国地方猪种和外来猪种间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外来猪种和具有外来猪种血统的两个培育猪种聚在一起,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聚于另一类群,其中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首先聚在一起,且与野猪的遗传距离最近。野猪和藏猪中AB基因型的频率较高,分别为0.515和0.302,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中AB基因型频率为0.348-0.591。推测AB基因型可能具有较高的抗病毒能力,而且太湖猪(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可能是进行猪流感病毒抗病育种的较好素材。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SSCP技术对120只甘南欧拉羊GHR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藏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欧拉羊GHR基因外显子10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欧拉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甘南欧拉羊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不同基因型个体间3月龄体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6月龄AA型个体体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12月龄AA型个体体高和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或P<0.01).初步推断藏羊GHR基因第10外显子基因座的A为优势等位基因,提示该位点可作为欧拉羊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PCR产物经Hin6Ⅰ酶切后,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苏太猪在Mx1基因Hin6 I酶切位点已经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基因型为BC的种母猪第3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 (P <0.05),也高于基因型为AA、AB、AC和CC的个体,但是差异不显著(P >0.05).通过测序在扩增片段中新发现了3种类型的碱基突变,前2个分别导致了Thr和Glu向Ala和Arg的替换,最后一个突变不引起氨基酸的变化,且后两个突变位点为BB基因型所特有;本研究提示Mx蛋白Glu→Arg 的突变位点可能与其抗病毒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A-FABP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5'-调控区的1 246~1 530 bp之间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在1 321 bp处存在C→A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对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的大理石纹均有显著影响(P0.05);BB型显著高于AA型或AB型,AA型和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对IMF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BB型或AB型极显著高于AA型,BB型和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A-FABP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IGF-Ⅰ基因的5’UTR、外显子4在松辽黑猪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在所扩增的IGF-Ⅰ基因的5’UTR中的2个目的片段均未发现PCR-SSCP遗传多态;在第4外显子中发现PCR-SSCP多态,有2种等位基因A和B,有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在IGF-Ⅰ基因第4外显子中存在有1碱基A→G突变。适合性卡方检验表明,该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用最小二乘法分析IGF-Ⅰ基因第4外显子不同基因型与松辽黑猪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发现IGF-Ⅰ不同基因型对断奶后日增重有显著影响,AA型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lt;0.01)。AA型猪的瘦肉率显著低于AB型和BB型(P&lt;0.01),而AA型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lt;0.01),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Ⅰ基因应是影响生长和胴体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影响这些性状的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