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国内各地流行的鸭肝炎经鉴定均属Ⅰ型。该型的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有时可达90%以上。其预防方法包括用弱病毒疫苗直接免疫雏鸭,或免疫母鸭,雏鸭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被动保护,或给雏鸭直接注射高免血清等三种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且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世界主要养鸭国家均有本病的流行[1]。国内已开展了大量的有关DVH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DVH特异性预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治疗上,多采用高免血清和高免鸡或鸭蛋黄匀浆进行被动免疫和防治,亦有用中草药治疗的报道,如邹海棠等用田基黄治疗雏鸭DVH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常有鸭肝炎并发病毒或细菌病的报道[2]。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传播性和高致死性的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孵化季节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其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鸭病毒性肝炎,可于雏鸭1日龄时,注射弱毒苗或抗血清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对发病雏鸭通过注射高免血清来救治。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由于发病年龄较小、病程短,一旦发病,常常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是应用高免蛋黄或血清,笔者在对高免蛋黄和血清的总结中发现,一般在注射上述药物后需八个小时左右才能控制住雏鸭死亡。...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6.
应用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弱毒疫苗和DHV油乳剂灭活苗多次免疫产蛋鸡,制备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自制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实验室试验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以上,并且在感染DHV 24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用DVH弱毒疫苗和DVH油乳剂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可以制备高免卵黄抗体。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疗效的试验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并且在感染DVH24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8.
将实验室制备的3批鸭病毒性肝炎高免抗体,分别皮下和肌肉注射4日龄和7日龄雏鸭。4日龄0.5ml/只,7日龄1.0ml/只。注射后24h用0.2ml(含100LD50)SD株强毒进行攻击。结果表明,3批抗体皮下和肌肉注射4日龄和7日龄雏鸭,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攻毒对照组90%~100%死亡,健康对照组100%健活;证明鸭病毒性肝炎高免黄抗体皮下和肌肉2种途径注射的雏鸭,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MDPVD),俗称"三周病",该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3周龄内的雏番鸭发病。病番鸭表现为脚软、呼吸困难及腹泻为主要症状,该病的死亡率可达40%~50%以上,给养鸭业造成巨大危害。目前控制本病的方法主要为疫苗免疫接种及一些综合防制措施,对发病动物采用番鸭超免卵黄抗体或超免血清作被动免疫,进行紧急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仍然是影响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多趋向于非典型化。目前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疫苗的接种和高免卵黄抗体的应用。后者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的效果。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注射后即可产生作用,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缺点是维持时间短。因此在被动免疫之后,仍然需要进行人工主动免疫。一般的做法是注射高免卵黄抗体一周后再应用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本文作者应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灭活油佐剂苗分别与新城疫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表明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可出现一个抗体阴性期,而新城疫灭活油佐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则不出现这个抗体阴性期。因此,在新城疫发生时,可以采用灭活油佐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应用,以达到治疗和紧急预防的双重目的,而不宜采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用小鹅瘟病毒浓缩乳化抗原,皮内多点注射分3次免疫水牛,可获得琼扩抗体为1:6~1:64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此血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较高的疗效,在疫区注射1~5日龄雏鹅预防小鹅瘟,可提高雏鹅成活率36.4%;治疗发病雏鹅,治愈率达88.7%。乳化抗原以首免剂量1.5ml/只,二免2.5ml/只为佳,三免剂量应根据二免后血清琼扩抗体效价高低而定,抗体高加倍剂量大,低则加倍剂量小。同时测得水牛三免后13~16天血清琼扩抗体开始站达高峰,血清抗体达高峰后,至少可以持续16天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结合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鸭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目前除应用康复鸭血清或高免血清进行预防注射外,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在无以上血清的情况下,试着采用中西药结合进行试治,获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鸭,发病时间集中在2~4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40%~50%,严重危害雏鸭饲养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做好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严禁到疫区引进番鸭苗、种鸭和种蛋,做好种鸭免疫接种,为易感雏番鸭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对孵化场、孵化箱、孵化室和孵化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在雏鸭出壳后48 h内皮下接种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清洁消毒,以防止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对发病番鸭可立即注射雏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防控,同时,可适当使用一些抗生素控制某些细菌的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4.
用小鹅病毒浓缩乳化抗原,皮内多点注射分3次免疫水牛,可获得琼扩抗体为1:6-1:64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此血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较高疗效,在疫区注射1-5日龄雏鹅预防小鹅瘟,可提高雏鹅成活率36.4%;治疗发病雏鹅,治愈率达88.7%。乳化抗原以首免后血清琼扩抗体效价高低而定,抗体高加倍剂量大,低则加倍剂量小。同时测得水牛三免后13-16天血清琼扩抗体开始达高峰。血清达高峰后,至少可以持续16天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致死率高,仍然是影响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多趋向于非典型化[1].目前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疫苗的接种和高免卵黄抗体的应用[2].后者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的效果.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注射后即可产生作用,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液的试制及应用范文明,罗函禄,张菊英,刘建萍(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鸭病毒性肝炎(D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可用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但其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17.
胡润荷 《当代畜牧》2014,(23):85-86
本文利用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活疫苗和DVH灭活油乳剂疫苗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研究表明,高免卵黄抗体具有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高免卵黄抗体对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主要决定于卵黄抗体当中的中和抗体效价与免疫途径。卵黄抗体当中的中和抗体效价一般都会在28.5之上。研究说明高免卵黄抗体对于雏鸭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24h以内完成肌肉注射,能够达到的免疫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江苏地区鸭肝炎病毒血清型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DVH)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爆发,并已鉴定出鸭肝炎病毒有三个不同的血清型;即Ⅰ、Ⅱ、和Ⅲ型,为了研究和鉴定江苏地区鸭肝炎病毒的血清型,作者用从美国细胞收集库(ATCC)引进的Ⅰ型鸭肝炎病毒ATCC株和江苏地区分离到的鸭肝炎病毒JD株,分别免疫隔离饲养的家鸭,制备了高免血清,用ATCC株血清和JD株血清分别与ATCC和JD株作中和、交叉中和试验,用鸡胚作指示系统。发现ATCC株血清或JD株血清不仅能与同源的病毒发生中和作用,也能与异源的病毒发生交叉中和作用。用JD株血清接种1周龄的雏鸭,2天后用ATCC株攻毒,结果用JD株血清被动免液的雏鸭全部保护,对照组雏鸭死亡50%。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的结果,证明江苏地区流行的DVH的病原为Ⅰ型鸭肝炎病毒。本试验为DVH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鸭场饲养的 2~ 3周龄雏鸭大量发病死亡 ,死亡率高达 70 %。经采用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综合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 ,应用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和疫苗以及采取消毒 ,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雏鸭死亡率下降到 5 %以下。现将诊断与治病情况报告如下。1 诊断1.1 流行病学调查该种鸭场建于山坡地 ,夏、秋季有水塘放牧 ,冬、春季舍饲。发生疫情的鸭舍光照不足 ,鸭舍面积 6 0 0m2 ,每平方米饲养鸭8只以上 ,饲养密度偏大。鸭群营养状况中等。1.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鸭表现精神萎糜 ,不愿走…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病鸭临床表现为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各品种的鸭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以快大型肉鸭发病最多,危害极大,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目前,除运用疫苗和高免蛋黄抗体、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外,应用中药防治DVH已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中药防治DVH的特点、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指出中药防治DVH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