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茶叶生产格局演变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储霞玲 《茶叶科学》2020,40(3):415-429
明确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和集聚效应,对广东省茶叶产业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空间重心模型,运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过程、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茶叶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7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提升,2008年以后增速较为明显;(2)茶叶生产空间差异明显。粤北和粤东地区茶叶种植总面积占到广东全省的85%以上,茶叶产量占到83%以上,粤西和珠三角缩减较为明显;(3)广东省茶叶生产重心具有整体向东偏北迁移的趋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重心的东移反映出广东省茶叶生产已呈现逐渐向粤东和粤北地区集聚的态势;(4)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极化和空间溢出作用显著,已经形成了以饶平、潮安、大埔、丰顺、五华、兴宁、英德、东源等县区的茶叶生产集聚区,构成了广东省茶叶生产的“热点区”,并对周边县市产生带动和刺激效应;(5)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是茶园规模扩张的基础,政府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是茶叶产业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巨大的市场消费力是茶叶产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因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茶园面积扩张的重要原因。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应根据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种植传统等因素,推进茶叶生产区域集群化发展,提升广东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茶叶生产格局演变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和集聚效应,对广东省茶叶产业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空间重心模型,运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过程、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茶叶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7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提升,2008年以后增速较为明显;(2)茶叶生产空间差异明显。粤北和粤东地区茶叶种植总面积占到广东全省的85%以上,茶叶产量占到83%以上,粤西和珠三角缩减较为明显;(3)广东省茶叶生产重心具有整体向东偏北迁移的趋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重心的东移反映出广东省茶叶生产已呈现逐渐向粤东和粤北地区集聚的态势;(4)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极化和空间溢出作用显著,已经形成了以饶平、潮安、大埔、丰顺、五华、兴宁、英德、东源等县区的茶叶生产集聚区,构成了广东省茶叶生产的"热点区",并对周边县市产生带动和刺激效应;(5)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是茶园规模扩张的基础,政府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是茶叶产业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巨大的市场消费力是茶叶产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因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茶园面积扩张的重要原因。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应根据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种植传统等因素,推进茶叶生产区域集群化发展,提升广东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项先志 《中国茶叶》2009,31(6):37-38
一、取得的成效1.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益据统计,2008年孝感市茶园面积16.6万亩,采摘面积13.0万亩,茶叶产量1853t,茶叶产值3.04亿元;干茶销售均价164元/kg,居湖北全省各产茶市(州)茶叶平均销售单价之首。茶叶生产的高效益,使茶叶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据浐川茶场场长黄胜波介绍.该场自1995年制定浐川龙剑茶企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河南名优茶产区土壤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饮品.大别山、桐柏山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植茶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术严格精细,创制出众多的名茶,成为河南省茶叶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里茶园面积小,单产低,总产量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了尽快提高河南茶叶产量,特对大别山、桐柏山茶区土壤条件,尤其是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理化特性进行调查研究,为搞好老茶园的管理、新茶园的土壤培肥,促进茶叶生产和茶园布局合理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河南省大别山桐柏山苏区、贫困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那里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当地科技落后,茶叶产品单一,长期以来只生产价廉的炒青茶,效益很低。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援苏区、贫困地区建设的号召,从1984年起,开展了“大别山、桐柏山区茶叶系列化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试点。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深入茶叶重点产地,利  相似文献   

6.
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毅 《中国茶叶》2007,29(3):4-5
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0个县(市、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超万亩的县(市、区)有49个,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1100多万人,其中涉茶农业人口达600多万人。云南贫困山区面积大,人口多,贫困农民特别是南部亚热带山区农民的基本生活主要靠茶叶收入,许多地方的财政收入来自茶税。发展茶叶产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成千上万的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渠道。茶叶也是云南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有着其他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五”末,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297万亩,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至今还留有着陕茶飘荡不尽的余香。话说陕西南线旅游,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市28县区,其中22个县区产茶叶。截至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采摘面积108万亩,全年干毛茶产量为4.3万吨,实现产值55.9亿元,处于良性循环发展,茶品不断扩大。陕南新建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15个,创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3个。使全省标准化茶园达到了24个(包括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9个),  相似文献   

8.
地处大别山北麓的安徽省金寨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58个乡镇都产茶叶。1990年茶园面积达到8万亩,生产各类干茶2019吨,产值达1830万元,每公斤茶均价9.06元,与1983年产量1530吨、产值380万元、每公斤均价2.28元比较,增产489吨,平均年递增4.6%,按不变价让算,增值1138.9万元,平均年递增42.8%,一举扭转了长期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使茶叶在该县成为仅次于蚕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收180多万元。该县茶叶生产近几年来之所以在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因为抓住了名优茶的开发,与1983年  相似文献   

9.
条是一种天然饮料,其消费量仅次于水。茶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高含量的药理成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南方山区,茶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振兴中国茶业,使之重创辉煌,有着重要的意义。五甘世纪中国茶业回顾建国后,我国茶叶产量、出口、茶园面积都有很大发展。使茶叶经营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据1995~1997年度统计,茶园(采摘)总面积为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采摘)茶园总面积的35%,茶叶产量为第二位,占世界茶叶总产量24…  相似文献   

10.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相接地段,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茶叶产业是大悟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奔小康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已成为全省10个茶叶基地过10万亩的茶叶大县(市)之一,名列第7位。  相似文献   

11.
珠兰花茶是我国传统大宗花茶之一,主产于安徽歙县,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7年,珠兰花茶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介绍了珠兰花茶的历史、产业发展沿革及制作技艺,供广大茶叶工作者及珠兰花茶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来,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不断增加,但单产较低。本文利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与综合优势指数分别对贵州9个行政区域的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拓宽销售渠道等建议,以期为提升贵州区域茶叶产业竞争力、推动贵州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伟平  肖强  孙科  邓盛蓉  杨鸣 《茶叶科学》2018,38(5):480-486
根据浙江省各县市区气象站1973—2017年气象资料,结合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Mann-kendall法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影响按年度可分为1973—1987年、1988—2002年和2003—2017年3个时间阶段。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各阶段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t检验表明2003—2017年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显著高于1973—1987年和1988—2002年2个阶段。进一步依据2003—2017年茶树各高温热害等级出现概率构建得到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值,并利用该风险值将浙江省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其中18个沿海县市区和庆元、泰顺、开化3个山区县为低风险区,遂昌等5个山区县和临海等9个临近海洋或太湖的县市区为较低风险区,丽水等13个位于浙江省中间位置且地形多为平原或处于盆地中部的县市区为高风险区,嵊州等14个靠近高风险区的县市区为较高风险区,淳安等10个县市区为中等风险区。该区划结果较真实地反映浙江省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对浙江省茶树生产中做好高温热害防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咏梅 《茶叶》2014,(1):24-29
白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稀茶类,中国是世界白茶的唯一产地,福鼎是中国白茶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其白茶产量占中国白茶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呼声日益高涨,白茶简单、自然而生态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受到欢迎,那么白茶的成本-价格到底是怎样的?本文以福鼎市白茶产地实地考察为依据,对福鼎白茶的茶农户、茶叶加工企业、茶叶交易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价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福鼎白茶生产成本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其中鲜叶种植成本占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加工成本(初加工+精加工)低;在生产成本中主要是人工费用.(2)福鼎白茶的产地批发价格较低,一般略高于成本价格;而福鼎白茶市场售价比批发价格高出1倍以上,茶商销售到外地价格会上涨5倍以上;茶农户、茶企业、茶叶商相比较,茶农户获利最少,茶叶企业和茶叶商获利最多,甚至利润高达几百倍,茶商利用别人不了解白茶有价格炒作趋势,白茶几乎是一本万利.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项目组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共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65份,涉及45个农业县(市、区),范围为东经109.176821°~114.005865°、北纬24.943720°~29.819774°、海拔31.33~1469.00m,并对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世纪以来,海南省的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橡胶林作为当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面积因全球胶价的快速攀升增加了约50%,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橡胶等人工林的增长将对森林的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监测森林现状及动态变化可为海南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联合Landsat/Sentinel-2光学和PALSAR/PALSAR-2雷达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监测海南岛2007—2018年的森林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海南岛森林面积增长显著,从2007年的1.94×104 km2增长至2018年的2.15×104 km2,覆盖率从56.43%上升到62.59%,森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99%;(2)2007—2018年,在海南岛18个市(县)中有15个市(县)的森林面积呈正增长趋势,其中增长排前5的市(县)(儋州市、澄迈县、琼海市、临高县、定安县)增长面积占正增长市(县)总增长面积的68.78%,仅有东方市、三亚市和琼中县3个市(县)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3、76、113 km2;(3)森林增长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200 m和坡度小于8°的区域,分别占增长总面积的92.88%和91.43%;(4)橡胶林的增长是森林面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橡胶林面积增长最多的5个市(县)其森林面积也增长最多,这5个市(县)的橡胶增长总面积占森林总增长面积的63.40%;(5)森林损失区域集中在海南岛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高郁闭度森林(如橡胶林)逐步转换为郁闭度较底的热带果园(如芒果园等),另外旅游建设开发、城市化和水利建设等也导致了部分森林损失。研究总体显示,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在低海拔平缓区域增长显著,森林消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中部山区森林持续保持较高的覆盖度且较少大面积森林损失,总体增长模式良好。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稻产量时空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浙江省的水稻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它能定量、直观地表达水稻产量空间变化。1987年与1977年相比,浙江省有87%的县市增产;而1997年与1987年相比,有76%的县市减产,而且减产幅度大。1977~1987年水稻总产增加以单产为主要驱动力,而1987~1997水稻总产减少以面积为主要驱动力。近十年来水稻总产呈下降趋势,未来浙江省水稻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总产也随之减少。浙江省水稻单产和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气象产量的年际变化呈剧烈波动特征,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呈抛物线型。在单产的年际变化中,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对水稻、 早稻及早中稻、 晚稻及迟中稻的影响不足30%,气象条件的影响70%以上,即在水稻单产的年际变化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比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都要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名优茶产业引领我国名优茶发展,江苏名优茶总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显现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福建、四川、湖北、贵州、广东和安徽等省也占重要地位。无性系品种茶样比例不断提高,福鼎大白茶、白叶一号、福鼎大毫茶、龙井系列品种等是主要无性系良种。名优茶质量不断提高,但外形同类化趋势明显;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有机茶发展较快;名优茶机制率、按标准生产率和商标持有率等逐年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适应增强的BP模型的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9—2018年浙江省59个县市的茶叶产量数据和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提出了基于产量等级因子的自适应增强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茶叶产量预测机制。首先分析提取了种植面积、年平均气温、3—7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等11个影响因子,然后构建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产量等级因子的自适应增强的BP模型算法相关系数达到0.893,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187和0.136。在试验数据选取方面,相较于距离预测年份较远的数据,采用临近预测年份的数据,预测精度较高。根据本研究的茶叶产量预测机制,建立了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误差空间分布图,其中1级优势区的平均误差为18.32%,2级次优势区为16.73%,3级一般产区为22.69%。预测模型能够实现浙江省各县市的茶叶产量预测,对茶叶生产的宏观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