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品种的种性维持,是指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数量性状、经济性状在繁育过程中的延续。当前桑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原种繁育既要为蚕种良繁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母种继代,因而也担负蚕种的种性维持工作。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能否在蚕丝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其使用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2.
阮鹏  张军妮 《四川蚕业》2005,33(1):25-26
目前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原原母种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由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由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所以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原种生产质量。我所近年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的陕蚕系列原种品种纯正、卵质充实、不良卵少、孵化率高、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家蚕蚕种繁育制度是采用三级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即一代杂交种)的形式。各级蚕种的生产计划性强,技术要求严格,蚕种质量要求高。为了加强职工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在科学管理生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蚕种生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蚕种胚中带病源增多所致。控制病毒危害的关键措施首先是各级蚕种繁育单位和管理部门全员应具有常备不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的意识;其次是坚持执行发现除去病源措施。抓住全过程严格消毒防病,减少养蚕环境病源,做好原种病毒补正检查,减少原种带毒危害,认真做好蚕种繁育各阶段病毒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毒蚕卵、蚕、茧、蛹、蛾,禾发现病毒的蚕蛾分小批制种,地、市把住普种母蛾微粒子病合格检验关,超毒蚕种由主管单位监督烧毁处理,原蚕区使用的普种必须是经过全检母蛾无毒的蚕种,逗硬执行这些办法,一定能够控制家蚕微粒子危害。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原蚕种场是浙江省农业厅直属单位,创建于1929年,单位地址位于杭州市留下小和山,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是我国专业从事家蚕三级原种繁育的国有专业场,又是浙江省优质桑蚕品种保育改良中心,是省家蚕种质资源“一库五点”(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库,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院、浙江省原蚕种场、桐乡市蚕业公司五个资源保存点)之一,现有蚕种质资源185个,桑品种300多个,承担着我省优质桑蚕原种供应和桑蚕品种的集中保育改良有任务,是浙江省“十二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蚕桑新品种选育课题参与研发单位之一。鉴于浙江省原蚕种场划为省高教园区,大部分桑园和蚕室被征用的实际,为进一步发挥省原蚕种场的优势,2011年根据省农业厅的指示,原蚕种场与湖州市长兴县农业局协商,收购了原长兴龙华蚕种公司的全部资产,新成立了由浙江省原蚕种场100%控股的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和经营三级原种和“宝宝”牌一代杂交种(湖州市统一注册商标,为湖州市著名商标),为我省三个原种生产单位之一。同时,该单位是省原种储备基地,是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蚕桑产业联盟的家蚕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是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点。  相似文献   

6.
家蚕优良品种的种性维持及不良性状改良是蚕种繁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原原种繁育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根据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原原种繁育工作多年的实践,总结其主要技术措施与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行繁育技术措施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采取的稳定家蚕原原种种性的措施:原原种严格分区饲养,保证家蚕品种系统纯正;合理安排繁育次数,防止品种退化;落实双重保种,保持种性稳定;重视品种生产信息反馈,及时改进不良性状等。叙述了提高蚕种质量的措施:改善饲育环境,提高家蚕体质;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产质量;加强消毒防病,防止蚕病发生;加强迟眠蚕、病死蚕、母蛾检疫,减少胚种传染;科学调查茧质,提高数据的可靠性等。总结了稳定家蚕原原种种性和提高蚕种质量取得的成效:提高了原原种的单蛾产卵数、良卵率、孵化率等各项性状成绩,降低了蚕病发病率和蚕种带毒率,提高了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农村饲养茧丝质量等。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07,27(2):F0003-F0003
地处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北碚蚕种场是我国家蚕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选育、试验和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亦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及西南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9.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种生产带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做好产...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07,27(3):F0003-F0003
地处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北碚蚕种场是我国家蚕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选育、试验和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亦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及西南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创建于1937年,延续70年至今,北场人凭着执着的创业精神和认真的做事态度,并依仗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桑叶牌优质蚕种,遍布巴山蜀水及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不懈地在蚕种制造领域中缔造历史,呈现光芒,信步前行于蚕种界之前列。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08,28(4):F0002-F0002
地处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北碚蚕种场是我国家蚕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选育、试验和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亦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及西南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创建于1937年,延续70年至今,北场人凭着执着的创业精神和认真的做事态度,并依仗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桑叶牌优质蚕种,遍布巴山蜀水及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不懈地在蚕种制造领域中缔造历史,呈现光芒,信步前行于蚕种界之前列。  相似文献   

12.
《蚕学通讯》2008,28(3):F0002-F0002
地处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北碚蚕种场是我国家蚕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选育、试验和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亦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及西南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创建于1937年,延续70年至今,北场人凭着执着的创业精神和认真的做事态度,并依仗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桑叶牌优质蚕种.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后,家蚕良种繁育制度,从1959年,由原四级繁育四级制种,改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原种繁育择优选制母种和原原种二级。我省1955年开始,在镇江蚕种场繁育原原种,随着需要量增加和建立品系,1958年浒关蚕种场相继繁育。主要蚕品种,两场均繁育原原种和母种,按场名简称镇系和浒系。 原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性状,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我省原原种繁育40多年来,当家蚕品种已经历3次换种,每次换种,品种不断进步。现行品种苏五、苏六,是在1978年正式推广的,仍然保持其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省蚕种是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各级原蚕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计划都考虑到二、三年以后的蚕种供需要求。各级蚕种场的任务由省统一安排。蚕种场必须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制种计划。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于原原母种是从生产原原种的优良蛾区中选留优良的个别蛾区制成。它确保了蚕品种纯正,并通过蚕种场职工精心饲养和卵、蚕、蛹、蛾的严格选择淘汰,进一步提高了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引进明·丰×春·玉家蚕新品种,对其原原母种和原种进行饲养观察和生产调查,总结了该品种的性状表现及其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速蚕种生产和提高蚕种质量,以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种生产技术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意见,供大家讨论。 1.改革家蚕良种繁育制度当前我国的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养蚕、四级制种。即饲养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制原原母种(从原原种中择优选留)、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为了保持和发挥优良品种遗传特性,生产原原母种、原原种采用蛾区育。为了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生产原种,采取1克或2克育(至种茧调查合格后,并区制种);生产一代交杂  相似文献   

17.
胡福胜 《江苏蚕业》2007,29(2):41-43
<正>原原种生产的饲育形式与原种和普通种生产完全不同是单蛾区饲育,它不仅为了满足下二级蚕种生产而扩大繁育数量,更重要的功能是保持品种的种性而延长新品种的使用年限产生更大的经济价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始建于1938年,由宋美龄亲函四川省政府协助费达生女士组建。现为四川省农业厅直属、公益二类性质的事业单位。2008年经省农业厅批准,我场取得从事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及家蚕三级繁育四级制种蚕种生产资格;2009年农业厅批准我场为"四川省桑、蚕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012年由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并挂牌成立"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四川)"。我场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桑树品种、家蚕种质资源基因保存、保护,蚕、桑新品种的研发与试验鉴定;家蚕母种、原原种的选育和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指导及推广应用;蚕种检验检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目前原原种繁育基地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的蚕种生产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逐年递增,目前全省各蚕种场的房屋、设备、桑田都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满足供应各级蚕种,普通种繁育采取了农村饲养原蚕的办法予以解决;原种繁育选择有条件的普通蚕种场部分改为原种生产;唯有原原种繁育仍由浒关、镇江两场内部挖潜超负荷生产,以完成母种和原原种的繁育任务,但遇到了如下三个相  相似文献   

20.
保持和提高桑蚕原原种的种性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冯家新育种与繁育是桑蚕品种工作中,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桑蚕育种是蚕种繁育的前提,蚕种繁育是育种的继续。特别是原原种,其饲养特点,种茧选择,制种要求等都近似育种。由于我国蚕种繁育制度是三级饲养四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