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生态渠道是节水生态型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而生态护坡是生态渠道的关键构成,对其建设效果开展现场监测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功能性、安全性、生物性和景观性4个方面提出了灌溉渠道生态护坡建设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周桥灌区空心砖护坡建设模式为例,开展了两次现场监测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周桥灌区渠道生态护坡建设满足灌溉输水能力与稳定性要求,渠道生物多样性较好,景观观赏性较高,具有应用推广价值,但其在景观时序性以及物种搭配等方面仍存在可改善的空间,由此提出了包括边坡植物搭配方式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灌区是当前灌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主战场,新时代生态灌区建设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红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将生态灌区发展与"红线"有效衔接,为其绿色发展筑牢可持续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提出新时代灌区主要矛盾为产业质量低、绿色环境压力大、资源利用效率低与灌区人民对高产量高品质农产品长链产业、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可持续绿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对农业质量产量底线、生态与环境底线、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三条红线"进行分析,并从"三性四面"角度分析了与生态保护红线的联系与区别。"三条红线"的提出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新时代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是解决新时代灌区主要矛盾的有效抓手,是积极推进生态灌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渠道生态衬砌是生态灌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对解决节水改造带来的较为突出的环境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高邮灌区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生态处理、植生型防渗砌块、原生态植被防护等3种技术对灌区渠道进行节水改造,维持了灌区渠系的生物多样性、保持了渠道的生态自净能力,达到了节约用水和生态保护的双重效果。评价结果可供类似灌区节水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4.
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和电能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新型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以及物理和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对环境和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设施农业节能环保技术;提出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要以节能环保为中心,充分创造良好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条件,从而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选取江苏省35个大中型灌区的数据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灌区现代化程度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显示,观测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均约为0.75,KMO值为0.973,Bartlett 球状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1 682,说明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和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灌排体系、用水计量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防灾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和用水效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灌区现代化的认知程度.其中灌排体系的影响最大,服务保障的影响最小.灌区现代化应当是全面的、整体的现代化,必须统筹全局,综合灌区基础设施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生态健康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效率与效益体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是华中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大碑湾灌区是湖北省典型的多水源灌区,通过水库、泵站和塘堰联合调度为灌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通过对大碑湾灌区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大碑湾灌区在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和机构管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式和挑战,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化、高标准灌区建设;积极进行水价和市场化管理改革;推进灌区管理机构改革,探索新型水利组织形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农村能源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特别是节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6个方面提出做好农村能源生态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灌区的生态节水建设的发展,灌区的面源污染程度的确定也日益重要;通过对灌区面源污染定性的和定量的综合分析研究,可得到主观和客观综合的数据,则通过AHP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可得出灌区面源污染程度的相应指数,从而定出灌区面源污染的等级,这为灌区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述农村能源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特别是节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6个方面提出做好农村能源生态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湖南农机》2016,(9):98-9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它综合发挥了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的特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将对荆州市农业产业化融资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对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介绍生物质能的特点,阐述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分析生物质能发展前景及其产业化制约因素.提出生物质资源开发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布置产应业区域,尽快完善产业链条,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快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刘芳 《农业工程》2019,9(5):136-138
“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之后便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能够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变,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增加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有效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农机服务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是农业机械化,而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为此,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机服务产业化面临的5大问题.同时,提出了调整农机产品结构,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农机服务市场体系;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经营机制,大力开拓农机服务市场;解决好农业机械下田难的问题,为农机下田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加快贫困地区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生物质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宇波  王雅鹏 《中国沼气》2007,25(4):28-31,40
在简要回顾湖北省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历程和沼气建设示范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对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结构和效果分析,揭示了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技术条件。对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的阻滞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动力机制和政策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山东省微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制约微山县农业发展的5大问题:①煤炭开发导致土地无形流失;②宏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④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⑤强农惠农政策支撑力不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微山县实际,提出了6条对策建议:①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涵、意义和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②调整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③建立利益体制机制,发展壮大农业生产龙头企业;④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⑤完善产品市场体系,加强产品的流通工作;⑥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孙岩 《农业工程》2011,1(4):31-32
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引入工业化的理念,并从市场主体、融资和过程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重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指出了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着重分析了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薄弱以及重庆地形地貌局限了农业机械化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抓好农机科技创新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宁夏是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省份,通过几年的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水资源刚性约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调研,对宁夏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未实现目标的原因,并对进一步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