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OF+CF处理和OF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而全钾和全磷含量降低。OF+CF处理的土壤碳氮比较CK处理降低18.39%(p<0.05)。与CK相比,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29.26%和18.44%,而有机酸分别下降30.52%和22.94%,果实的Vc含量分别增加16.04%和11.19%。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柑橘产量较CK处理增加75.10%和56.32%(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柑橘产量,从而减少化肥...  相似文献   

2.
不同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与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田间试验区设置对照组(CK)、有机肥复配脱硫石膏(T1)、生物炭(T2)及脱硫石膏(T3)4个处理,分析不同改良剂对中度盐碱地表层20cm内土壤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及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适宜的改良剂。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均能降低土壤电导率和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并提高加工番茄产量,其中生物炭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较对照处理增加了55.96%;各处理的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抛物线形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着果-着果盛期,土壤真菌数量在全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施加生物炭、脱硫石膏、有机肥复配脱硫石膏均可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生物炭处理的增幅最大,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6~7.8倍和2.0~6.1倍;土壤耕层细菌、放线菌数量均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与大部分土壤养分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多的土壤,其土壤理化性质较好,作物产量也较高,因此可以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作为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物指标。综上所述,生物炭处理(T2,22.5t/hm2)最有利于降低中度盐碱地土壤电导率和pH值,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养分及加工番茄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施用沼液对设施番茄生长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番茄全生育期施用沼液对其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土壤理化环境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沼液配比1∶4,作物-皿系数(Kc)为1. 0)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均为各处理最大,分别比纯水处理(C0)高24. 11%、15. 59%和33. 92%。与C0处理相比,灌施沼液可以增加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和口味,T2处理(沼液配比1∶4,Kc为0. 8)能够获得最高产量、最高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p H值,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灌施沼液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施沼液还可以增加各生育期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其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均表现出自苗期到果实膨大期呈增加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膨大期,而后逐渐降低,放线菌数量自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施用沼液各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在番茄生育期内分别表现为持续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和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阈值分别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开花结果期。综合分析试验结果,T2处理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的形成以及土壤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新疆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新疆盐碱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影响。2种改良剂均能使重度盐渍化土壤迅速脱盐降低土壤盐碱性,改善盐碱土土壤性质。旱地龙能显著降低CO32-、HCO3-、Cl-含量,禾康能显著降低SO42-、K++Na+、Mg2+含量。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2种改良剂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FA旱地龙增产21.1%,施用禾康增产17.8%。  相似文献   

5.
不同改良剂对苏北滩涂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石膏、风化煤和微生物菌剂3种改良剂对苏北滩涂盐碱地土壤盐分、养分以及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施条件下,改良剂主要作用范围为0~20cm土层;3种改良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性质,降低土壤盐分、pH和有害离子(主要是Cl-和Na+),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玉米生长。相对对照而言,石膏处理条件下,表层0~20cm土壤总盐、Cl-和Na+分别降低了37.5%、55.4%和172.8%,玉米产量增加了91.3%;风化煤分别降低了34.5%、14.0%和129.5%,产量增加了43.0%;微生物菌剂分别降低了24.0%、34.7%和16.4%,产量增加了15.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覆膜滴灌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采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无机肥作为盐碱土壤改良剂,分析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值变化率、脱盐率、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①不同改良剂均能降低盐碱土壤pH值和盐分,增加玉米产量,其中施用有机肥料300 kg/hm~2+微生物菌剂250 kg/hm~2的处理效果显著,在拔节期和成熟期,该处理的pH值变化率相比CK增加4.58%和2.65%,生育期内土壤脱盐率接近60%,玉米产量较CK增加39.04%;②施用不同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在生育期内呈递增趋势,水解性氮、有效磷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结论】在覆膜滴灌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中,以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菌剂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改良剂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同灰分生物质炭对红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灰分含量的生物质炭对酸性红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的协同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添加1%~10%土壤质量的高灰分稻壳炭(RHC)和低灰分油茶壳炭(COSC),以无添加为对照,50 d后测定土壤含水率、p H值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添加1%~10%的RHC和COSC,土壤含水率由15. 54%增加至17. 47%~28. 28%,p H值由5. 40提高至7. 05~7. 75,其中,10%RHC处理土壤的含水率显著(p 0. 05)提高81. 98%,p H值显著提高43. 52%。酸性红壤的营养元素随RHC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10%RHC处理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4. 83%、70. 47%和595. 57%,COSC添加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有负相关影响,使其降低14. 65%~29. 27%。微生物群落数量随RHC、COS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RHC处理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影响显著,分别增长了1 040. 05%、715. 00%和713. 59%; 5%COSC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影响显著,增长了1 265. 0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均随RHC和COS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COSC处理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影响显著,较对照组增长了11倍,5%RHC处理对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较对照组增加了60. 50%。因此,适量添加高灰分稻壳炭改良红壤,可协同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增加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微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高灰分生物质炭改良酸性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下,基质改良剂对江苏滨海高钠盐粉土理化性质及西红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改良剂处理(CK)相比,施用基质改良剂处理表层土壤干密度降低1.06%~9.39%,孔隙率增加1.10%~9.69%;土壤含盐量减少21.16%~25.64%;基质改良剂处理的土壤,其碱化度(ESP)、pH、土壤交换性Na+、土壤Na+和Cl-均较CK下降,且与基质施用量负相关;各处理土壤Ca2+和SO24-质量摩尔浓度分别较CK增加了150.00%~271.4%和3.8%~88.9%,且与施用量正相关。施用改良剂后,西红柿增产6.04%~30.95%,基质改良剂对江苏省滨海滩涂高钠盐粉砂土具有较好改良效果,其最佳施用量约为8.4~9.0t/hm2。  相似文献   

9.
轮套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群体生态特性的差异,于2013―2014年研究了大田条件下马铃薯和大豆套作和轮作对作物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套作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别比单作增加了14.0%~20.5%和24.3%~38.6%,轮作比单作增加了13.8%和45%,差异显著;套作土壤的细菌数量分别比单作增加了8.6%~43.7%和20.7%~24.5%,差异显著;套作土壤的真菌数量较单作分别降低了34.0%~40.6%和13.1%~28.0%,差异显著;套作和单作处理马铃薯土壤的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规律。马铃薯根际土壤中,与单作相比,套作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脲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马铃薯轮套作显著降低了作物土传病害的病情指数,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因此,套作或轮作均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减缓连作障碍,但薯豆套作系统更优于薯豆轮作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覆盖材料对山地黄壤区柑橘园土壤性质和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爱媛38号”柑橘为研究对象,研究地面覆盖白色地膜(T1)、黑色地膜(T2)、园艺地布(T3)和玉米秸秆(T4) 4种覆盖对柑橘园表层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CK)相比,除T4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pH值外,T1、T2和T3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4种覆盖处理均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T4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了15.76%、62.12%、22.71%和44.28%;4种覆盖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T4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较CK显著提高了23.08%、61.11%、172.54%、72.73%;此外,4种覆盖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柑橘产量、改善了柑橘果实品质,柑橘产量、单果重、可食率、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6.89%~14.22%、8.84%~15.51%、2.51%~4.47%、3.12%~7.59%、4.60%~10.73%、11.39%~25.65%;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从内生真菌发酵提取物中筛选高效的微生物源杀虫剂,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点滴法,经初筛、复筛测定了9种植物分得44种内生真菌的70个发酵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桃粉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各种提取物(2 mgmL)对桃粉蚜有较高致死率,0.5 mgmL对朱砂叶螨24 h的触杀作用不明显,48 h致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分别是CQ-5、CQ-8、DLD-2、GT-10、GWT-1和JK-2。本研究在供试的提取物中筛选出高活性菌株MQZ-4-L,其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杀虫活性,48 h的LD50计算值为0.482 9 mgmL。该研究结果为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先导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38±2)℃条件下,分别采用UASB和UBF厌氧反应器技术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厌氧运行过程中,有机负荷提升至15 kg COD(m3·d),HRT为5 d,UASB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5.4~29.6 m3t,COD去除率高于94%,容积产气率为5.77~6.02 m3m3,CH4含量70%以上,pH值为7.21~8.25;UBF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2.7~25.4 m3t,COD去除率高于90%,容积产气率为4.99~5.60 m3m3,CH4含量66%左右,pH值为7.29~8.01。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效果优于UBF厌氧反应器。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钙果在收获中的机械损伤,对品系为农大5号的钙果果实的3轴尺寸、密度、结实度以及采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大5号在采收时期的平均粒径大小呈正态分布;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大,果实的结实度会降低;果实的抗挤压能力具有各向异性,顶部受到的抗压力最大,纵向次之,横向最小;果实成熟前期在受到横向、纵向及顶部压力时,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7.0%、27.5%和23.9%;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摘果的平均力呈下降趋势,表现为拉力在5 mmmin时最大,15 mmmin时次之,45 mmmin时最小;对农大5号钙果果实的采摘拉力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其决定系数为0.995 9。试验结果可为钙果采摘装置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提供试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衡东县杂交晚稻最佳施肥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对丰源优272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N、P、K对其经济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P增产效应较大,N相对略低,K次之。最佳施肥量为46%尿素298.5 kghm2、12%过磷酸钙312.0 kghm2、60%氯化钾82.5 kghm2,其产量为7 707.0 kghm2,为衡东县水稻生产提供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田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常规滴灌对照(CK)、250 mT磁化处理水滴灌(T250)和300 mT磁化处理水滴灌(T300)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磁强磁化水滴灌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磁化水滴灌能够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干物质累积。坐果中期和收获期磁化处理的干物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6.9%~16.9%和8.7%~21.2%;加工番茄小果数(φ<10 mm)和大果数(φ≥10 mm)也比对照分别增加23.7%~25.0%和7.3%~12.5%。磁化水灌溉可明显改善加工番茄的N、K营养,收获期加工番茄植株单株N、K吸收量分别为1.7~1.9 g株和3.9~4.0 g株,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3.5%~42.2%和30.9%~33.1%。磁场强度为300 mT磁化水处理的番茄产量为142 06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的129 885 kghm2,增产9.4%。磁场强度为300 mT磁化水滴灌对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发育、改善养分吸收和提高加工番茄产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植酸盐水解制取的肌醇,是维生素B族之一,有良好的生理与保健作用。为了提升植酸盐的水解率,选用脱脂米糠为原料,引入离子交换技术吸附植酸,再用烧碱做洗脱剂,可以得到较多的植酸钠。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了植酸纳提取肌醇的水解工艺条件。正交试验以吸附液流速、洗脱液流速和洗脱液浓度为因子,结果显示,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吸附液流速1 mLmin,洗脱液流速2 mLmin,洗脱液浓度5.5%的NaOH溶液。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阳极溶出伏安法快速测定谷物中的镉含量。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测定谷物中镉含量,其检出限为0.4 μgL。采用标准加入法,平均回收率100%~104%;某一浓度样品同时测定6次,其变异系数2.43%。该方法稳定、快速和准确,可广泛用于粮食的安全事件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8.
以金针菇为研究材料,通过液体发酵技术获得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对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多糖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了富锗金针菇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试验表明:富锗金针菇菌丝体经提取纯化后得到单一组分多糖,纯度为99.78%,不含蛋白质;富锗金针菇菌丝体锗含量为7.42 mgg,有机锗的转化率为6.25%;富锗金针菇多糖经纯化后抗氧化性显著增强,对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自由基清除率随富锗多糖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试验范围内当富锗多糖浓度为900 μgmL时,对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68.16%、64.26%和64.3%。该富锗多糖具备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讨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探索适宜大田推广的耕地生产障碍修复治理方法,提高受污染耕地质量,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在贵州省麻江县开展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强度影响的试验,选用楚戈土壤调理剂、富力邦土壤调理剂、土沃宝土壤调理剂、改性天然矿物材料等4种土壤调理剂,采用空白作对照。试验检测结果为: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pH值提升率达0.65%~12.0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降低10.64%~14.83%,土壤重金属砷含量降低0.4~1.8mg/kg;稻谷中镉含量降低了7.80%~44.07%,硒含量增加为0.004~0.017mg/kg;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试验说明在受污染的酸性耕地中施用碱性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砷含量和重金属有效镉的含量,也能减少稻谷对重金属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和化学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存在下,极性有机物苯酚和苯甲酸在天然黄土上的吸附行为及在水和土壤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皂角苷和TritonX 100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苯酚和苯甲酸的分配系数均比其在纯水中的分配系数大,即皂角苷和TritonX 100浓度低于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时,由于本身在黄土上的吸附,促进了苯酚和苯甲酸的吸附;当二者浓度分别为500 mgL(约为各自临界胶束浓度的3~4倍)时,苯酚和苯甲酸的分配系数均比其在纯水中的分配系数小。在初始浓度为20 mgL的苯酚和苯甲酸的吸附试验中,不论是在皂角苷还是TritonX 100存在下,苯甲酸在黄土上的吸附量都大于苯酚在黄土上的吸附量;苯酚和苯甲酸在皂角苷溶液中的吸附量均小于同条件下TritonX 100溶液中的吸附量;当皂角苷浓度达到1 000 mgL时,初始浓度为20 mgL的苯酚、苯甲酸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分别为1835和1557 mgL,分别有9175%和7785%的苯酚和苯甲酸溶解在水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