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苗期年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河南省通许县试验点的16个泡桐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其苗期生长规律及生长参灵敏,结果表明,泡桐苗期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16个无性系185株苗木年生长进程平均为;地径生长速生始期为6月12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33cm.d^-1,生长量达1.08cm;7月16日达到全年最大生长速度(0.049cm.d^-1),皮时生长量达2.57cm,8月20日生长量达到4.05cm。速生期6月12日至8月20日,持续69d,全年生长量5.l3cm。苗高速生始期晚于地径,为7月8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49m.d^-1,生长量达0.86m;7月27日达到最大生长速度(0.073m.d^-1),此时生长量达到2.04m;8月15日生长量达到3.22m,速生期7月8日至8月15日,持续37d,全年生长量为4.09m,地径与苗高生长量均与各自的速生持续期及最大生长速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L35等杨树新品种造林当年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ogistic方程对4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的1a生林木的树高、胸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0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年生长量在后3个时期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6.4%,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4.0%。树高比胸径进入速生期早且结束晚,速生期持续时间长。对各个生长时期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林木的年生长规律,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桦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林木生长规律,是科学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调查的临时样地资料,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主要林分因子生长进行模拟,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拟合其立木株数生长过程效果最好,Logistic方程拟合其蓄积量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对数方程拟合其胸径、树高生长过程效果最好,Richards方程拟合其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30cm,速生期前10a;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25m,速生期为前5a;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51m3,速生期前20a,数量成熟龄为38a。  相似文献   

4.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枝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在造林后第3年对5种处理(4种处理和对照CK)泡桐的枝基径(Db)和基部断面积(Sb)(包括单枝、冠层和全株)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Richards函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为适宜的留枝量,这可使上冠层接干枝的仇和Sb年生长量分别达12.16~12.25cm、117.550~120.786cm^2,同时使下冠层的仇年生长量不致过大、而其冠层Sb年生长量达107.748~113.291cm^2,从而使其全株Sb年生长量达228.535~230.841cm^2,均明显高于CK和其它处理,其Sb总量亦达287.907~294.535cm^2,稍高于CK。②各处理各枝指标的年生长动态均可用Richards函数进行可靠描述,并分别确定了最大年生长量(A)、最大连日生长量(AGRmax)、平均连日生长量(Am)、速生期(T)、生长期(Dg)和速生点、速生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生长参数,通过分析修枝促接干对各枝指标各生长参数的影响得出,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可使各枝指标年生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相对较长,并使其仇生长的AGRmax(或Am)和A在上冠层达到最大,较CK分别高230.76%~240.19%、234.93%~245.46%,而在下冠层则不致过大;同时使其Sb生长的AGRmax(或Am)和A与CK相比在上冠层分别高70.69%~78.78%、35.85%~41.38%,在下冠层分别高105.43%~127.17%、143.46%~155.86%,在全株分别高61.95%~76.02%、81.38%~85.22%。  相似文献   

5.
基于‘金焰彩栾’嫁接苗苗高和径粗的定株、定期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根据其中参数分析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苗高和径粗的生长均复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5月23日以前)、速生期(5月24日至9月3日)和生长后期(9月4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100 d,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57.74%;(3)径粗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8月22日以前)、速生期(8月23日至10月28日)和生长后期(10月29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68 d,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2.25%。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白龙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33块样地调查,并对35株样本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8年(1.11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87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形数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符合理查得(Richards)生长曲线。(3)18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云杉、华山松、油松3个树种的材积生长量高2倍以上,生长速度的次序为: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杉。  相似文献   

7.
福建柏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柏苗高15 d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柏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为3月1~30日,幼苗期为4月1日~5月30日,速生前期为6月1~15日,速生期为6月16日~9月30日,生长后期为10月1日~12月30日。速生前期和速生期的净生长量只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8.5%,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30.0%、34.9%。因此结合福建柏的生理特性提出幼苗期、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福建柏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一年周期内木荷苗高每15d的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木荷苗高生长过程采取了科学定量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为4月10日~4月30日,幼苗期为5月1日~7月15日,速生期为7月16日~11月15日,生长后期为11月16日~12月30日。速生期的苗高净生长量占苗木全年总生长量的71.3%,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仅占全年总生长量的19.5%和2.1%,结合木荷苗木生长发育特性,提出了各期的关键育苗措施,以期为培育木荷优质壮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松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在1a中高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始生长期(5月初-5月20日),生长速生期(5月20日-6月5日),生长末期(6月5日-6月20日),部分红松二次高生长出现在8月5日-9月10日。各期高生长与各期积温关系密切。15a红松高生长分为缓苗期(3a生苗造林后4a内)、加快期(造林后5—8a内)、速生期(造林后9—12a)。速生期内,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达40cm,最大者达90cm。树高近5a定期生长量及15a总平均生长量均是北亚区大于南亚区,南亚区大于中亚区,但是,近3a、2a、当年生长量都是南亚区大于北亚区、北亚区大于中亚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青钱柳1 a生苗的年生长节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节律效果良好;并将其生长期划分为出苗期(5月15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6日~7月6日)、速生期(7月7日~9月26日)和生长后期(9月27日~11月加日),速生期内的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兴城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兴城油松种子园,经过两年对具有代表性的12个无性系各3个植株的生长状况做了定期观测,按主梢年生长量判断,该种子园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差异是显著的。生长周期呈典型S曲线,顶梢长度生长与气温关系最密切。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时开始速生期(>0.4厘米/天),持续30-48天,各无性系顶梢年生长量与速生期天数,最高日生长速率以及顶梢上针叶束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侧枝萌动时间与顶梢一致,但结束较早,第二轮枝生长速度最快,向下各轮有减慢趋势,直径生长较顶梢长度生长约晚10-15天,且在6月底-7月初有停滞现象,直径和长义生长顶峰值出现时间相互错开。  相似文献   

12.
意杨、泡桐是我省农村“四旁”和平湖区主要的人工速生树种,栽植后不宜间伐,一次主代。采伐期的确定,民间多随意在5-10年进行,很少考虑木材质量。我省规定的速生阔叶树种主伐年龄为16年。最近,南京林业大学王婉华等人根据意杨、泡桐的生长和木材利用的关系提出了经济的采伐期,我省可借鉴采用。据研究,意杨1-2年为生长初期,3-5年进入第一速生期,6-8年是第二速生期,9年以后为生长后期。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757%,说明意杨属早期速生材。在代表木材材性的纤维长度增长上,3一5年生纤维增长显著,6-9年变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康定木兰嫁接幼苗苗高和地径的定株及定期观测数据,选择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通过其中的参数分析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采用望春玉兰为砧木嫁接康定木兰,能够明显促进康定木兰的生长,年生长量接近望春玉兰萌蘖枝而远高于2 a生康定木兰实生苗的生长量。(2)康定木兰嫁接苗苗高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地径生长符合双"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快—慢"节律。(3)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6月26日之前),速生期(6月26日至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5日至10月18日),速生期累计时间50 d,速生期的累计生长量占理论上限值的56.92%。(4)地径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5月27日之前)、速生期Ⅰ(5月27日至6月12日)、过渡期(6月12日至7月26日)、速生期Ⅱ(7月26日至8月13日)和生长后期(8月13日至10月18日),速生期Ⅰ与速生期Ⅱ合计累计时间34 d,合计累计生长量占理论上限值的61.8%。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育苗和造林提供理论指导,以鲁林9号、鲁林16号及对照I-108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胸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I-108杨,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达到6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最达66%,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早于苗高。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单叶生物量的累积量大,相对含水量高,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强。对2个杨树新品种年生长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淳水杉速生丰产林胸径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干直,在高淳县圩区速生丰产林胸径净生长量最大是在第10a;胸径生长速生期开始年是第6a,终止期是第14a,胸径速生期为8a。速生丰产林的速生生长量是Vgc=bk·aa+bx1+ea+bx(X2-X1),当X=-ab时,Vgc=bk4,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28cm。  相似文献   

16.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酸枣直播后当年苗木的生长规律,开展了不同播种时间出苗率、生长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的高生长量主要取决于酸枣的播种时间。直播Ⅰ(4月25日)和直播Ⅱ(5月6日)高生长量之间无差异,与直播Ⅲ(5月16日)之间有差异,直播Ⅰ和直播Ⅱ较直播Ⅲ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7%和21.8%;不同播种时间之间在酸枣苗粗度生长方面差异显著,4月下旬播种的地径生长量最大,5月上旬播种的次之,5月中旬播种的粗生长量最小;酸枣直播建园在该区域播种时间应以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为宜;酸枣幼苗抽梢展叶后进入初生期,生长35~42d,之后进入速生期,快速生长50d,地径快速生长期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8.
观光木一年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观光木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及其不同播种期对观光木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最大,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2.8%和45.3%。冬播与春播对观光木场圃发芽率差异不大,分别为56%和55%,但冬播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窄冠速生刺槐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窄冠速生刺槐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和测定,已通过国家鉴定的刺槐优良无性系。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以下优良性状:(1)速生。1年生苗高可达5m以上,胸径可达3cm以上;2年生平均胸径可达5.2cm以上;6年生胸径可达24cm以上;8年生树高平均生长量1.5~1.8m、胸径2.1~2.5cm,是目前生长速度最快的荒山荒地绿化造林树种。(2)干形好。在较好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其树干形率达到0.8,树干通直。(3)树冠窄。分枝角度≤30°,形成圆满树冠。(4)托叶刺小或无。由于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上述几方面的优良性状,比过去选育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更显特色,是营建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之一,而且还是城市园林绿化和营造景观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0.
王志国  王国增 《林业科技》1993,18(6):14-16,28
本文叙述了红松不同生长期的特性,红松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生长缓慢期,速生期,衰退期。红松各生长期生长量相关不显著,但速生期早晚生长量显著,尤其是在速生期30-70年生长量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r=0.87,其径生长量方程为:y=73.83/1+e^3.569-0.034x红松天然林最佳的早期选择年龄为80-1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