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福建省首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升了福安茶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制种单产要上新台阶(亩产达180~200公斤),必须抓技术落实,搞好一个调整(调整制种季别),抓好两个普及(一期父本制种配套技术和低量高效喷施“九二O”技术),推广四项新技术(即增加母本颖花数,喷施洞科1号、配施“九二O”增效剂,综合防治黑粉病)。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花》2010,(7):I0001-I0001
6月7—8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分析会”。来自全国15个棉花主产省(区、市)农业厅(委、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种植业、经作处(站)长及分管棉花工作的同志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兰定国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8月1~3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湖北省举办了“全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来自福建、浙江、安徽、陕西等省和基点县(市)的植保技术骨干共计30余人参加了培训。期间,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韩宝瑜教授作了“绿色植保”基本理论和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新技术专题讲座;之后,学员们参观了湖北省英山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花生学报》2006,35(4):5-5
2006年9月2~3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花生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2006-G24)调度会在黄岛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汤松科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研究员、执行专家单世华博士以及各省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莱西参观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田以及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会议首先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汇报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然后由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等省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省2006年度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十一五”的实施计划和安排,最后禹山林研究员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6.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7,29(3):17-17
5月14~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ommon Fund for Commodities,CFC)项目“有机茶生产、发展和贸易”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商品共同基金(CFC)的高级项目主管Tailai Lu先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高级商品专家Kaison Chang先生、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合作项目主管AnneBoor博士、浙江省科技厅罗卫红副厅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张陆彪局长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有关项目参加单位、示范企业代表等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青岛农药厂系列报道(二)丙溴磷(Profenofos)是青岛农药厂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有机磷杀虫剂,是三元不对称结构的硫代磷酸酯系列的农药。丙溴磷被列入“九五”期间国家“双加强”项目、国家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重点扶植产品,并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外经贸厅、商检局于今年春初在福州联合召开“福建省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座谈会”。这次会议,是历年来规格最高、参加人数达110多人的全省性茶叶工作会议。各茶叶主产县(市)的分管领导都参加了会议,并且都在会议上讲了话、表了态。代表们一致认为,茶叶“农残”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茶叶生产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它牵涉到全省几百万茶农的生计,也牵涉到各茶叶主产县(市)的财政收入,更牵涉到我国、我省出口茶叶的信誉问题。因此,应该提高到政治的高度上来认识,是一次政府行为的会议。代表们纷纷表示,有安溪县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米》2001,(3):40
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中心、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主办,天津市绿洲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超级市场承办的“第二届(春季)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会(以下简称‘双交会’)定于 5月 28日在天津市举行。这是新世纪举行的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一次大聚会。 据了解,全国农业“双交会”将成为全国性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的重大活动之一,每年招标举行,为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提供展示新成果、新专利、新产品、新品种的舞台;为农民提供广泛选择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场地;架起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 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权威农业专家、教授发布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市场最新信息,宣传介绍农业牧业新技术、新产品(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展示农业牧业新机械、新设备、园艺设施及农业生物工程和农业环保方面的技术成果;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和技术产品的交流交易等,并兼顾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洽谈,以达到交流信息,普及、推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搞好民间国际信息交流,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农业的产、供、销途径,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的。大会将评选重点推广产品(由各省市推荐、或企事业单位申报),不收评审费。与会代表为涉农生产及企事业单位。欢迎各省市、各部门按地区或按专业组团报名参会。咨询电话: 010- 62891388。 (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0.
《茶务改良真传》刊载于1929年版《建瓯县志》。由李梦庚等多个茶人口述而节录整理的,实际上是乌龙茶(武夷岩茶)传统生产采制技术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瓯茶人研究和改良“种植制焙诸法”,推广新技术,以提高乌龙茶品质,振兴茶叶的具体措施。其宣传收到了显赫的效果。其一,“建瓯茶叶研究会联络群力锐意改良,宣统二年(1910)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如金圃、泉圃、同芳星诸号均获优奖。民国三年(1914)巴拿马赛会詹金圃得一等凭奖,杨瑞圃、李泉丰得二等凭奖,此其效也。”其二,“原夫茶之始出仅一、二种,今则品类多,而制…  相似文献   

11.
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特种茶类,年产量七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制均系“干坯”窨制,工艺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1],花茶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来随着茶叶工作者的努力研究,花茶窨制理论和生产实践有了很大成就,出现了“湿坯”窨制新技术和理论。本文就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一、窨制原理的研究窨制机理是花茶窨制技术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传统花茶窨制一直以茶叶表面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毛细管凝聚学说为理论基础[2-7]。为了探讨茶叶吸香差异,顾峥等(1984年)对不同茶坯吸香力进行…  相似文献   

12.
浅析纸筒育苗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纸筒育苗配套栽培技术史坚,周绍斌,程显伟,孙连元,王光申(黑龙江省红兴隆农管局)(黑龙江省友谊农场)1995~1996年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在完成国家甜菜“丰收计划”中,近7万亩甜菜全部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新技术(品种为进口KWS5l73单芽种).两年实...  相似文献   

13.
我所是江苏省大麦育种的主要单位,在“六五”、“七五”期间先后选育出盐辐矮早三和苏啤一号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麦品种,为我省大麦科研、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八五”期间主持了省“八五”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高产、稳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和省科委攻关项目《应用生物新技术选育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课题,同时参训国家“八五”攻关大麦育种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五年来,全面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和技术指标,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现将“八五”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以…  相似文献   

14.
想荣获本省(市)级的科技进步奖,首先要有优良的新品种,其次才是该品种的推广面积在本省(市)要迅速的到位。否则,推广时间拉长后,又有新品种推出,必然会影响先头推广品种的推广速度。结果是——推迟、或很难、或根本报不了本省(市)级的科技进步奖。有“绝技”的配合,速获本省(市)的科技进步奖就不难了。1 “绝技”的提出那是在青岛市参加全国花生科技工作会议时,,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一同志请北京农科院的同志介绍为什么能在5年内有两次荣获两个花生新品种—省(市)科技奖,有什么“绝技”吗(注:两个花生新品种是京4和京…  相似文献   

15.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I0001-I0002
3月31日,全省农垦工作会议在福州闽江饭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00多个农垦企业场(厂)长,9个设区市分管农垦工作的领导近150人。会上黄华康副厅长作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一五”农垦工作的良好开局》讲话,高咸周局长作了会议总结。会上还表彰了26家“十五”期间农垦工作先进单位和50名先进个人,并对获得第三批全国南亚热作名优基地的五个单位进行了授牌。  相似文献   

16.
《作物研究》2007,21(1):65-65
由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GCIRC)主办和第12届国际油菜会议于2007年3月27~30日在中国武汉召开。国际油菜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国家召开。此次大会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承办。来自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度、伊朗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的700多名油菜科学家、管理工作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围绕“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21~22日,中国糖业协会在广州市召开了“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会议暨重点企业座谈会”(简称“广州会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糖业协会正、副理事长,部分重点制糖企业和食糖流通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交流了本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情况;传达贯彻了国家对食糖市场宏观调控的意见;研究了协会2002年工作;介绍了世界食糖市场情况及入世后对我国食糖市场的影响。据与会各大糖业集团反映,开榨以来,各厂普遍采取了顺价销售,销售率高于往年同期,有些糖业集团销糖率接近了100%…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4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第1次课题组工作会议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中心党委书记青先国研究员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邓华凤研究员主持,各成员单位课题主持人分别从研究基础、2009年工作计划、组织管理及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制定了2009-2010年工作计划和强优势杂交稻的技术标准,提出了加强组织管理及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协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综合报道了饲料稻三壮(壮秧、壮秆和壮籽)三高(高产、高蛋白含量和高出糙率)综合栽培技术及应用理论研究的主要结果。通过三年的攻关试验研究,探明了促进饲料稻“三高”形成的单项栽培技术机理,研制出“半旱育壮秧剂”和“促蘖壮秆营养肥”,形成了饲料稻“三壮三高”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探明了饲料稻高产与高蛋白质协同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和饲料稻“三壮三高”栽培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1998年早、晚两季在醴陵市白兔潭镇田心村示范,获得了单季增产1141.5~1197.1kg/hm2,糙米蛋白质含量增产2.19%~2.21%和出糙率增加0.7%~0.8%的显著效益。因此,饲料稻“三壮三高”综合栽培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的超高产栽培新技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龙海市是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建国以来,全市粮食单产出现4次飞跃:1957年实现“千斤县”,1978年跨“双纲”,1989年单产上“吨粮”(单产面积666-7m2,下同),1993年1-33万hm2水稻单产“吨谷”,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龙海市在发展高优农业的同时,制定种粮保护政策和大力推广增粮新技术,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粮食稳定增长的问题和薄弱环节。1 存在问题1-1 粮食面积难稳定 “三争”问题越来越突出,即企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