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涪陵地区苎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龙云  何超群 《中国麻业》2004,26(3):118-120
近年,重庆市涪陵地区引种苎麻良种“湘苎二号”,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当年纤维产量可达1000kg/hm^2左右,第三年可达3000kg/hm^2以上;产值可达2万元/hm^2以上。其主要高产栽培措施是: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移栽10.5万-12万株/hm^2);适时移栽、加强培管;重施基肥(配合冬培施土杂肥75-150t/hm^2,配施磷钾化肥各225kg/hm^2)、适时追肥、巧施叶面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与水稻复种可充分利用水稻插秧前一段时间,多收一茬马铃薯,不影响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一般上茬马铃薯公顷产量可达18000~22500kg,高产地块可达30000kg以上,下茬水稻公顷产量可达7500kg以上,两茬合计每公顷产值27000~30000元,是稻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好项目。1马铃薯栽培技术1.1选好地块,精细整地马铃薯是低温耐寒作物,适宜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栽培。要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沙壤土稻田栽培。地块确定后,在结冻前翻耙整地,经一冬春的风化,早春化冻后再细致整地。1.2增施…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规程适于我省北部高寒地区四、五、六积温带重茬一年和迎茬地块,应用本技术规程四积温带hm^2产量可达2,700kg,五、六积温带hm^2产量可达2,250kg,(特殊天灾除外)。  相似文献   

4.
近年,重庆市涪陵地区引种苎麻良种"湘苎二号",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当年纤维产量可达1000kg/hm2左右,第三年可达3000kg/hm2以上;产值可达2万元/hm2以上.其主要高产栽培措施是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移栽10.5万-12万株/hm2);适时移栽、加强培管;重施基肥(配合冬培施土杂肥75-15t/hm2,配施磷钾化肥各225kg/hm2)、适时追肥、巧施叶面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水稻与马铃薯的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一般产量可达1200~1500kg/667m^2,下茬水稻产量可达500kg/667m^2,两茬合计总产值1500~1800元/667m^2,是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6.
爱优518是安徽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用爱知香A×MC20518于2001年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该品种2002年参加安徽杂交中粳区试,每hm^2平均产量8952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13%,居参试组合第1位;2003年续试及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增产极显著,200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5年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种植,一般每hm^2产量在90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10500kg以上,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早春拱棚“马铃薯—小萝卜—大葱—秋马铃薯—秋延迟菠菜”一年五种五收高效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高,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一般667m^2产马铃薯4000kg,小萝卜1800kg,大葱3500kg,菠菜4000kg。根据近年市场平均价格计,667^m2产值总计可达12000元左右,扣去成本3000元左右,667m^2纯收人9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近日在一次会议上透露,我国水稻育种将有重大突破。利用水稻亚种问强大的杂交优势培育超级杂交稻,公顷日产稻谷可达97.skg,比目前的杂交水稻高出2~3成,中等生长期公顷产谷可达1·2万kg(相当于800kg/667m2)。预计亚种问超级杂交稻将在三年内应用生产,下个世纪初发挥巨大的增产作用。水稻育种将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运胜 《作物研究》1991,5(2):36-36
1987年以来,我们连续进行了马铃薯—稻—稻复种栽培的试验与示范,全县累计种植面积3800亩。实践证明,这一耕作制度是实现稻田亩产过吨粮,产值过千元的最新栽培模式。1 薯—稻—稻复种栽培的效益 马铃薯在我县稻田栽培,一般亩产可达1000kg以上,按蔬菜市场价每公斤0.6元计算,产值可达600元;早晚稻亩产850kg,产值629元,合计亩产值可达1229元。除去成本可得纯收入1010元。与其它稻田三熟栽培比较,每亩纯收入可增加300~500元。按每5kg马铃薯折算成1kg粮食,三季可亩产粮食1050kg。  相似文献   

10.
硅是地球上最多的元素之一。土壤中硅含量一般为230000~350000mg/kg,平均含量为320000mg/kg。水稻是含硅量最多的植物之一,通常茎叶中的SiO2可达10%~20%。大量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都已证明,水田施用硅肥,可增产10%~40%。一般情况下水稻从土壤中吸收N:P2O5:K2O:SiO2的比例为1∶0.6∶1.7∶7.5,若水稻产量在7500kg/hm2左右,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移走SiO2可达55~60kg,若不及时补充硅素,必然使土壤有效硅含量下降,造成植物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近年来从辽宁省各种…  相似文献   

11.
杭嘉湖地区水网地带稻田种大麦,因地下水位高,大麦亩产一直徘徊在200~250kg。秀字号第二代大麦新品种耐湿、矮秆、高产秀麦3号的育成和推广,使该地区的大麦亩产提高400kg,最高可达530kg,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2.
大麦新品种秀麦3号具有矮杆强蘖多穗、耐湿耐肥抗倒、综合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一般亩产350kg,高的亩产可达442kg,深受农户青睐,推广面积甚为迅速。  相似文献   

13.
《垦殖与稻作》2005,(2):16-16
近日,备受世界关注的超级稻第三期超高产计划提前一年在湘启动,作为我国水稻主产地之一的湖南,其狼关目标是用3年至5年时间,实现超级稻一季产量900kg/337m^2,早稻产量650kg/667m^2,晚稻产量70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添丰9681是辽宁省绥中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也是葫芦岛地区选育的第一个水稻品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倒、抗逆能力强,分蘖力中等。一般产量600~700 kg/667 m~2,高产地块产量可达750~850 kg/667 m~2。在生产上采取培育壮苗、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浅湿干交替灌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科技》2008,(6):12-12
经多年发展,目前辽宁省铁岭市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鲜食大豆种子可达1000多万kg,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仅此一项,该市农民每年即可获纯收入6000多万元。这也使铁岭成了全国最大的鲜食大豆种子生产销售基地。  相似文献   

16.
李成业  熊昌明  林娟 《作物研究》2006,20(2):158-159
介绍了新香优118的主要特征特性、制种与栽培技术。新香优118属三系中熟杂交晚籼组合,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0d左右,一般产量6750kg/hm^2以上,最高可达8700kg/hm^2,是国家三级优质稻品种,但感稻瘟病,这主要与其恢复系R118不抗稻瘟病有关,因此恢复系R118需要改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种类与数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氮磷钾配合施用条件下,大豆产量大幅度增加,大豆产量可达3260kg/hm^2;磷钾配合施用条件下,产量可达3160kg/hm^2。施用氮肥、磷肥的增产效果显著、肥效高。  相似文献   

18.
于承礼 《北方水稻》2004,(Z1):45-45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水稻与马铃薯的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一般产量可达1200~1500kg/667m2,下茬水稻产量可达500kg/667m2,两茬合计总产值1500~1800元/667m2,是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吉东17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伟  张世英  于艳 《玉米科学》2006,14(1):081-083
吉东17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系D35为母本,D64为父本于2000年冬在海南岛选育而成。经过3年的省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吉林省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284.5kg/hm2,较对照吉单180增产13.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位。在2004年的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680.5kg/hm2,较对照吉单180增产18.4%,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含淀粉74.01%,高抗玉米各类叶斑病和茎腐病,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一般产量可达9680.5kg/hm2。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科技》2008,(1):34-34
该品种由中国大豆研究所从国外引进,是高产稳产,出油率、出豆腐率极高,在国际市场极有竞争力的新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80-120cm,长势强、分枝多、结荚部位低,单株分枝26-30个,结荚600-800个,最多可达2000个。株产净豆0.25~0.4kg,高的可打1.4kg。主茎突出,侧枝粗壮,角灰黄色,每荚2-3粒,籽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褐色,出油率高、出豆腐率比其他品种高1~2倍,粗蛋白质含量48.7%。丰产性好,百粒重22-24g,每(667m^2产300~400kg,高产田块可达750kg。抗病、抗倒、抗逆性强、耐重茬、耐高温、耐肥水、耐旱、耐涝、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可连年作种不退化。在黄河及长江以南春夏季可播。全生育期约120d。不适宜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