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收获机械化是我国甘蔗机械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在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成本中,甘蔗收割成本占糖料蔗价格的三分之一,机械化收获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4GZQ-260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模式,研究探讨了目前应用大型甘蔗收割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影响甘蔗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甘蔗收割机作业效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了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种植机械化技术、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收获与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及收获后处理机械化技术等。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的竞争力。甘蔗种植应选用适应宽行距、宿根性好、糖分转化能力强的品种,种植行距1.2~1.4m。采用相应的栽培和施肥技术,保证每亩种芽量达到当地农艺要求,提高甘蔗宽行距种植的产量。采用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凯斯推出了新型A4000甘蔗收割机,适用于收割1.1m行距的甘蔗,可更好地满足我国主要甘蔗种植区的种植模式。此前,凯斯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是可收割1.5m行距的A7000型甘蔗收割机。  相似文献   

4.
最近,凯斯推出了新型A4000型甘蔗收割机,适用于收割行距为1.1m的甘蔗,可更好地满足我国主要甘蔗种植区的种植模式。凯斯在全球制糖机械行业有50多年的专业经验,是甘蔗收割机的领先生产商和销售商,产品销量居行业首位。此前,凯斯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是可收割行距为1.5m的A7000型甘蔗收割机。  相似文献   

5.
山地甘蔗收获机械的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山地甘蔗收获机械的技术策略.为此,对适宜于甘蔗种植面积连片特点的联合式整秆收割机与适宜于山地丘陵小块种植特点的小型分段式整秆收割机应并行进行研究,以提高甘蔗收获机械化整体水平和收获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相似文献   

6.
机械收割对不同种植行距宿根蔗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在1.0m、1.1m、1.2m和1.3m4种行距下新植蔗机械收割与人工收割的宿根蔗生长效应,探讨机械化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农艺配套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m、1.1m、1.2m、1.3m行距的机收处理的单位面积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与人收处理的比较值分别为6.04%、5.31%、10.37%、2.99%和-9.57%、4.55%、12.18%、3.27%,但均未达到5%显著水平;1.3m行距机收处理的单位面积蔗茎产量较其余3个机收处理降低26.64%~32.55%,差异达5%显著或1%极显著水平,公顷含糖量较1.1m机收处理降低30.38%,差异达5%显著水平,其余行距的机收处理间的单位面积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差异不显著;1.0~1.3m行距下机械收割不影响宿根蔗产量形成和蔗糖分积累;1.3m行距宜适当增大种植密度,以增加有效茎数。  相似文献   

7.
正2月17日,自治区农机局局长黄铭福到崇左市调研甘蔗机械化收获工作,他先后深入扶绥县渠黎镇、江州区罗白乡甘蔗机械化收割现场点进行实地调研。在参观洛阳汉辰、贵州中首信甘蔗收割机作业后,黄铭福指出: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有了不少进步,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蔗糖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国家、自治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区、市、县农机部门要重点研究甘蔗生产全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甘蔗种植情况及收获机械使用现状,论述了制约山地甘蔗收获机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建议。通过剖析了发展小型甘蔗收割机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小型往复式甘蔗收割机的优势,并展望了云南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索适宜湛江蔗区作业的收割机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专家对湛江的甘蔗机械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2015—2016年榨季,在湛江市蔗区开展机械化作业的收割机总共有8款,其中大型收割机有3款共10台,分别为1台迪尔CH570、5台凯斯A8000、4台凯斯A7000;整个2015-2016年榨季大部分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机》2015,(3):60
<正>约翰迪尔3台C H 330新型甘蔗收割机参与了广西融资租赁支持项目。C H 330切断式甘蔗收割机,是针对中国甘蔗种植模式专门推出的适用型甘蔗收割机型。它的推出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步伐。近年来,约翰迪尔公司作为甘蔗收割机领域的领军者,为满足中国甘蔗机械化收割需求,深入到广西、云南等中国主要甘蔗产区进行系统调研,走访蔗农、农机管理部门、糖厂和其他相关机构,实地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甘蔗产业对机械化收获的迫切需求,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同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在广东湛江蔗区合作开展了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采收的试验示范,重点解决收割机操作技术、降低杂物夹带率、运输工具改进、维修保养配套等问题,首次实现低成本砍收、切断、剥叶和运送等联合作业的甘蔗轻简收获。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甘蔗种植农艺与机械化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从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必要性及甘蔗种植行距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并从调整行距和播幅,增加甘蔗蔗种排列行数,完善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提高宿根蔗的管理水平等方面探讨了与机械化收获相配套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第四节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定义及应用现状(一)技术定义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是指使用种植机械进行开沟、施肥、斩种、消毒、摆种、覆土、压土、铺膜等工序的技术。(二)技术作用与效果1.行距、覆土厚度保持均匀一致,有利于甘蔗中耕、施肥、喷药、收获等机械化作业。2.保水保墒,利于蔗种发芽。3.工作效率高,作业成本低。(三)技术应用意义甘蔗是一种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宿根作物,一年收获一次,  相似文献   

14.
影响甘蔗机械收割蔗蔸质量的农艺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大田生产机械收获条件下,甘蔗品种、种植行距和倒伏甘蔗等农艺因素对机收蔗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品种对机收蔗蔸质量有明显影响,表现为品种脱叶性较好的蔗蔸留茬高度较小、品种纤维分含量较高的蔗蔸破头率较低,品种的脱叶性对蔗蔸破头率、纤维分含量对蔗蔸留茬高度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在1.0~1.3m种植行距范围内,随着行距加大,蔗桩开裂长度明显减小,蔗蔸的地下总芽数、低位芽数和活芽数则显明增加,1.2~1.3m种植行距的机收蔗蔸质量优于1.0~1.1m种植行距;与不倒伏甘蔗比较,倒伏甘蔗的蔗蔸留茬高度和蔗蔸破头率都显著提高,提出了选用抗倒性强品种和增强蔗株抗倒力,有利于提高机收蔗蔸质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收获过程中以及收获后甘蔗的状态,分析了甘蔗收获工艺技术,并从机械化程度角度分析了甘蔗收获机械化方式。概述了国外先进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及国内甘蔗收获机械装备研究应用状况,探讨了当前国内的甘蔗收获技术应用模式的系统组成及特点。通过对不同收获技术及装备的分析,认为切段式甘蔗收获技术比较成熟可用,指出了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械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甘蔗收获半机械化和全机械化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共存,但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全机械化,当前宜以切段式甘蔗收获技术作为机械化收获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近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区域差异性较大,种植行距不统一,收获工艺不同。而目前所使用的玉米收割机主流机型都要求对行收割,对玉米种植行距的要求比较高,机械与农艺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仅为2%~3%,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7.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19-19
日前,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研究员强调,种植模式是当前制约我国玉米机收水平提高最重要的因素,是最需要进行农机农艺融合的地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模式多样,宽窄行种植、平作、套种、垄作等各种方式都有。种植行距也很不统一,40cm~80cm各种行距都有。种植不规范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1月18~19日,约翰迪尔CH530新型甘蔗收割机演示推广活动在广西成功举办。这是约翰迪尔为解决甘蔗机收这一突出难题、助力中国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而推出的又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甘蔗收割机新产品,充分体现了约翰迪尔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决心。甘蔗产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全区种植面积达1600多万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甘蔗收获人工成本持续快速上涨、收获效率低,成为制约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更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主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扭转国内外食糖价格倒挂,  相似文献   

19.
湛江农垦是我国最早开展甘蔗机械化种植生产的单位。本文回顾了自2007/2008年榨季以来该单位采用的甘蔗种植机机型、机组配套、人员配置、作业成本和作业效果等机械化作业实践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改进或改变种植机作业方式,减少或取消喂种人工数量;选用合适的肥料形式,取消拌肥人工;采用专用苗圃以减少选种人工费用:这将大幅度降低种植费用,是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甘蔗收割仍以传统的人工收割和不全面的小型化机械收割方式为主,机械化收割水平较低.为研发能够适应要求的收割机,从甘蔗机械化收割现状和特点出发,对甘蔗机械化收割机技术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重点阐述甘蔗收割机扶蔗装置、物流通道和剥叶装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归纳制约我国甘蔗实现全面机械化收割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