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去年第二期载钱安同志关于《我国现代盆景的风格流派》一文,认为我国现代盆景可分为北派和岭南派两大主要流派。从地域、选材、手法和整体造型等方面分析,我以为我国现代桩景风格流派已不再是北派与岭南派的两军对峙局面,而已形成了以成都、杨州和南通等地为代表的北派,以厦门和广州等地为代表的岭南派与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创盆景流派的高潮,如北京要创京派,南京要创金陵派,天津要创津派等等,这是我国盆景艺术兴盛的重要标志,可喜可贺。然而,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才可自称一派呢?众说纷云,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因而确定一个衡量盆景流派的共同标准就成了盆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笔者在我国盆景五大流派要素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盆景艺术流派的四条标准,以期与同行共同磋商。做为一个盆景艺术流派由哪些要素构成呢?依我之见,大致有四大要素:1.突出反映地方特色的适合做盆景的植物材料(主要盆景树种)。如扬派的松、桧、榆、黄杨,苏派的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川派的金弹子、银杏、竹、紫薇、梅、罗汉松,岭南派的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水横枝、满天星,海派的五针松、真柏、黑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历史渊源流长,有世界盆景之母的雅称。一千多年来,各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主要被盆景界承认的有江苏的扬派、苏派;上海的海派、两广为中心的岭南派及成都的川派等,北京、山东的盆景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杭州是风景秀丽的城市,远在南宋时,这里的盆景发展已初具规模。浙江各地盆景材料资源极其丰富。目前,虽然浙江盆景有自然、明快、俏丽、娇健的风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丰富,盆景的制作种类繁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这些流派尽管在某些方面带有地方色彩,如上海地区的盆景称“上海派”,苏州的称“苏派”,扬州的称“扬派”,成都的称“川派”,安徽的称“徽派”,广州的称“岭南派”等等。  相似文献   

5.
自1986年在武汉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后,骤然间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创派风。一时间全国各地盆景艺术界许多同志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评述各地区“风格”或“流派”特色的专论。整整10年过去了。成绩不能说一无所有。但究竟新的风格、流派创建了多少?恐无一人能避开“五大流派”再列举一个典型范例。反倒使一些传统格调如“三弯九倒拐”、“滚龙抱  相似文献   

6.
川派盆景又称为剑南盆景,是我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著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说起川派盆景,成都温江绝对是名声最响亮的产地之一。在成都温江沿成青快速旅游通道往青城山方向走,道路两侧万春、寿安等乡镇都有不少经典的盆景园。这些年代久远的盆景园,近年来有的已形成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7.
我国盆景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部沿海一带,由于文化、观念、树种、技法等不同,就艺术风格而言通常分成七大流派:严整壮观的“扬派”,清秀古雅的“苏派”,苍劲自然的“岭南派”,虬曲多姿的“川派”,明快流畅的“海派”,庄严雄伟的“通派”和古朴奇特的“徽派”。  相似文献   

8.
前一个时期,大陆这边有些人热衷于创派,愚意不以为然。关于五大流派提法,想来实在勉强得很。譬如岭南,严格地说,这一派有三种不同造型风格的,统称岭南派,无法使人心悦诚服。从历史上看,大陆的确存在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品,这是事实。另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9.
李国兴先生从事盆景专业工作十几年,在盆景的造型、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他创作的作品,具岭南派苍劲古朴、雄伟飘逸的气势,也兼有北方各流派之清秀幽雅的风姿。《百折不挠》(相思),是李国兴的代表作之一,曾获91′中国首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盆景界很多人似乎对流派有种特殊的感情。每当谈起中国盆景的发展,总爱侃侃而谈有多少大流派,多少小流派,多少老派,多少新派。从派系特色、技法,到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声有色,津津乐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很多的无派省和地区,也在跃跃  相似文献   

11.
扬州盆景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相传在唐代就开始流传,元明时期便有了“扎片”的造型方法,至清代盛行一时,名噪四海。扬州的疙瘩春梅,体现了扬州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的特色,其中的扬州堡城花园的疙瘩春梅尤为著名。扬州堡城花园位于观音山即古代隋炀帝的行宫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部盆景画册《中国盆景》封面上有一幅别致的古桩盆景,它就是江苏省南通市传统的“通派”盆景。南通盆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一个古老的流派,与苏派、扬派盆景鼎足于江苏大江南北。通派盆景的造型素以“两弯半”著称,品种又以尖短小叶罗汉松(本地称雀舌松)为主,其他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自八六年以来,开展了“象形盆景”的讨论。在讨论中,对“象形盆景”这个不科学的概念本身,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我认为,从古至今,所有的盆景几乎都是“象形”的,无论什么“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也无论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盆景,都是具体地象某种自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仅仅“五大流派”已再不能说明整个中国盆景的发展现状。浙江、湖北、福建、安徽等地盆景的构思和造型水平正在迅速提高。我国盆景事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富有蓬勃的活力。也可说目前我国盆景正处在新风格、新流派诞生的前夜。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笔者认为,搞好盆景艺术的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开展盆景艺术风格、流派的讨论,重点应放在分析流派产生与形成的背景、条件,流派在盆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及对盆景创作的影响方面,不应当以流派论盆景作品的优劣。更不应站在地方流派本位主义的立场上,各执己见,对流派作夸大宣传,甚至纠缠在风格和流派的表面形式上。对流派的评价要掌握分寸,恰如其分。一个地方产生和形成流派,表明那个地方盆景创作的繁荣,作些介绍,以利交流,当然是好事。但是流派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讲流派,离不开时代背景地域及人文因素。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因此,流派应是那些在艺术风格上有共同倾向或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不要轻易称派。我们也深感这是一种需要十分慎重的事。我在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3期《谈盆景艺术风格》一文中说过:盆景界流派的提法,有其利,也有其弊。可以推动各地盆景事业的发展是其利,容易造成门户之见是其弊。事物总有正反两面。既然流派的弊病不足以阻止流派的继续流动和发展,看来我们浙江也就不能不随大势所趋而加入这一没有被冻结的洪流。岂但如此,我们还深感海内不少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盆景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盆景不好,盆景不应有流派等等。对此,笔者实难苟同!现就盆景流派等问题,阐述我的观点,请盆景界同仁评判。第一,中国传统盆景问题。中国传统盆景,尽管有一些地方风格和流派,但缺乏论述这些地方风格和流派的理论著作。近几年有些盆景工作者编写的一些地方风格和流派的著作,也不  相似文献   

18.
说到如皋盆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如皋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宋代,必十明清。经过数百年来的技艺传承,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如派盆景,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别致造型在中国盆景各大流派中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19.
正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是我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岭南自清代就有种植盆景的传统,特别是广州人栽种盆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家庭的天台、阳台、客厅、书房都栽种和摆设盆景,既舒眼目、怡心神,又美化环境、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20.
1993年第8期王金贵先生《无派胜有派》的观点笔者颇有异议。王先生对中国盆景的流派所加的贬词和罪名之多为本刊同类文章所少见。他除了重复别人早就重复多遍的,只停留在笼统贬低否定指责而没有深入剖析论证之外,没有讲让人茫然的“无派盆景”是怎样的,没有讲无派是靠哪些绝招来战胜有派的,更没有从总体上讲出一点实质性的理由,便下了一个“试看当今世界,无派胜有派”的结论。真是太轻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