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蚱蝉的为害及防治柴冠卿,柴志超(河南浚县农业局456250)蚱蝉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又称黑蝉,俗名知了,是果树及林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华北地区主要为害苹果、桃、杏、枣、梨等果树及杨、柳、榆等树木。据调查,一般...  相似文献   

2.
黑蚱蝉又名知了,是湖北省宜都市危害柑桔枝梢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危害加重,尤以今年最烈,引起大量枝梢枯死。枝城镇楼子河村七组郑广顺靠近江边的一块柑桔园,面积1334.0m2,栽植125株龟井温洲蜜柑,树龄13年。1999年9月2日调查,有120株被黑蚱蝉所为害,为害率达96%。每株枯枝16~20条,上面均有产卵痕,每条柏枝上有6~10粒卵。红花套、高坝洲、陆城等乡镇桔园均有发生,调查平均株被害率达38.9%,平均每株枯枝达105条。由于黑蚌蝉的危害,给柑桔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一些枝梢是翌年的结果母枝,一些技梢则因危害而带果枯死。经过…  相似文献   

3.
莫华建 《植物医生》2002,15(3):24-24
蚱蝉是三都县常见害虫 ,为害柑桔、梨、桃、李、葡萄、杨、桑等多种植物。以前在柑桔上时有发生 ,为害轻 ,近年来 ,在柑桔主产区丰乐、大河、普安等乡镇 ,蚱蝉为害逐年加重。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观察 ,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 ,并作了一些防控试验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发生规律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是蚱蝉成虫交尾产卵为害时期 ,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害更为猖獗。以若虫在柑桔园土壤中生长和越冬。若虫在土中生活时间长达数年 ,靠吸取根系汁液发育。末龄若虫羽化的头1d黄昏至夜间钻出土 ,爬到树干上蜕皮羽化。6月中旬可见…  相似文献   

4.
中华猕猴桃是我区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我区中华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红蜡蚧等,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1 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5.
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vtri Ashmead)又名桔绿粉虱、桔黄粉虱,主要为害柑桔、柿、桅子和丁香等。柑桔粉虱在三峡库区秭归县柑桔产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上升为柑桔产区的主要害虫,柑桔园普遍发生。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柑桔产区大发生。为此,笔  相似文献   

6.
赤斑黑沫蝉 Callitteix Versicolor Fabricius是我国一种为害玉米、水稻、甘蔗等多种农作物和杂草的害虫,以为害玉米、水稻为主,在我区普遍发生,尤以河池、百色两地区为害最重。目前国内对该虫的报道很少。区内亦未见有研究报道。1981年我们接受河池地区科委下达“赤斑黑沫蝉  相似文献   

7.
黑蚱蝉又名知子、黑蚱、蚱蝉等.该虫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苹果、梨、桃、李、樱桃、龙眼、荔枝、山楂和杨、柳、榆、桑以及棉花等果树、林木或作物,其中以柑桔受害最重,近10年来为害似有愈加严重之势.  相似文献   

8.
张太奇 《江西植保》2000,23(3):79-80,78
柑桔树脂病是柑桔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易发生冻害的柑桔北缘产区发病重 ,多年来在赣南的杨溪农场、太和林场、园岭林场、坛口林场、歧山林场各柑桔园均有发生 ,尤以歧山林场柑桔园发生病最重 ,病株率达 1 0 %以上 ,轻者枝、干枯死 ,果皮砂状粗糙质量低劣 ,树势衰退产量下降 ,重者整株死亡。为防治此病害 ,笔者对我区柑桔树脂病的发生作了研究 ,以供参考。1 发病类型1 .1 发生在枝、干上的引起树脂病 有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种。这两种类型的症状在一定的条件 (湿度 )下可以互相转化。品种间的差异则为 :甜橙、温州蜜桔等多发生流胶型 ,而南丰…  相似文献   

9.
稻赤斑沫蝉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沫蝉(Rice spittle Bug)学名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又名稻赤斑黑沫蝉、稻沫蝉,俗称雷火虫、泡泡虫等,属同翅目、沫蝉科(Cercopidae),是水稻、玉米等作物叶片的刺吸性害虫。分布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印度和中国。20世纪50年代发生较重,60年代以后零星发生。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栽培措施的改革,稻田昆虫群落发生着相应的演变,目前稻赤斑沫蝉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湖南、安徽、陕西、四川、重庆等地都有该虫猖獗成灾的报道。该文研究稻赤斑沫蝉造成的危害症状及产量损失、探讨其发生规律、分析其爆发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在生产实践中对该虫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卢胜进 《植物医生》2006,19(5):16-16
黑蚱蝉是造成香柚损失较大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香柚园每株有成虫2.89~13.77头,高的达60头以上:被害枝每条有卵260~290粒,高的达2000粒以上;被害结果枝率7.99%~15.71%,高的达45%以上:引起落柚果率1.1%~9.1%,高的达35%以上。为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笔者开展了柚园黑蚱蝉生态学及防治研究,现将“联防联治黑蚱蝉技术”整理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区茶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类常给茶叶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989年7月,笔者在本所应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20%菊马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类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柑桔多分布于丘陵及平原地区;少数分布于山区。几年来我们研究不同类型柑桔园植绥螨的数量消长的结果表明,植绥螨在山区类型柑桔园的种群数量稳定,有效地控制柑桔红蜘蛛的为害。丘陵及平原地柑桔园的生态特点与山区类型柑桔园有许多不同之处.总的来说.广东的丘陵及平原地区的气候有利于柑桔红蜘蛛的发生而不利于  相似文献   

13.
蚱蝉为害苹果幼树严重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除雄虫鸣叫,在炎热的夏季干扰人们的正常休息外,最重要的是此虫为害各种林木和棉花。过去报道主要以若虫通过刺吸植物根部汁液而为害苹果、桃、李、梨、樱桃、葡萄、板栗等果树及...  相似文献   

14.
黑蚱蝉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在大荔县有发生逐年加重的趋势。该虫主要为害苹果、梨、枣、桃、李、杏等果树和一些其他乔、灌木。若虫长期生活在土里,刺吸树根部汁液,影响树势发育;成、若虫主要为害当年生枝条,刺吸汁液,影响光合作用和花芽形成;成虫产卵时还划破幼嫩枝梢皮层(产卵器可刺达木质部),引起“滴露”和感染病菌,造成枝梢溃疡枯死,果实脱落或品质下降。黑蚱蝉对新梢的为害率一般为2%~3%,严重时达21%以上。为做好黑蚱蝉的预报与防治工作,笔者对其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总结。1生活史及习性1.1生…  相似文献   

15.
防治麦类潜叶蝇宜用内吸性药剂湖北省沙洋苗子湖农场生产科卢元华麦类潜叶蝇在我区作为大小麦上新的次要害虫,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善,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乃至1993年-1994年连续2年在我区大发生,单片叶幼虫少则1—2头,平均3—4头,最多达...  相似文献   

16.
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药用真菌蝉花的无性型,在防治同翅目害虫上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蝉棒束孢多以孢梗束状态存在,其子实体阶段极为少见。交配系统是真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从交配型的角度探究蝉棒束孢有性子实体稀少的原因。本研究运用RACE技术首次从蝉棒束孢中克隆出MAT1-1-1MAT1-2-1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cDNA序列设计并优化得到蝉棒束孢交配型鉴定引物,并对采集自安徽地区40株蝉棒束孢交配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交配型MAT1-1菌株14株、MAT1-2菌株26株,并没有检测到同时含有两种交配型或两种交配型全部缺失的现象,因此蝉棒束孢有性型子实体几无发生的现象并不完全归因于交配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柑桔是多年生常绿植物,柑桔园的生态环境稳定,生态位丰富,各种病虫均能获得适宜的生态条件.在我区无明显的冬眠期.通常将柑桔收获后至次年开花前一个月这个时段进行病虫害防治称作冬防.笔者多年的调查证明,我区的桂中、桂南区域在11月至次年3月期间,柑桔红蜘蛛和锈壁虱的发生量仍不断上升,潜叶蛾仍在冬梢上取食,天牛仍继续为害,且排出的木屑量更大;上述害虫在桂北区域除元月至2月中旬进入短暂越冬状态外,其余时期同样进行为害.而柑桔树体在收获后至次年开花前这段时间,由于采收果实失去大量水份和营养,又处于低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为抵御病虫害侵袭的薄弱阶段.因此,柑桔园施行冬防特别重要,冬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8.
李丽云 《植物医生》2001,14(5):31-31
都匀市位于贵州南部 ,柑桔是都匀市的主要果树 ,目前有柑桔园333hm2,其15~20年生柑桔园100hm2左右。柑桔矢尖蚧是都匀市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无论是老柑桔园或新上山的幼树 ,都被为害 ,受害重的柑桔园被害株率达100% ,该虫常与柑桔炭疽病混合发生 ,造成树势衰弱 ,枝叶枯死 ,果实被害后僵化不着色 ,严重影响鲜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 ,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为了摸清该虫在都匀地区的发生规律 ,笔者进行了多年的系统调查 ,同时进行了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都匀地区年发生2~3代 ,世代重叠 ,多以第2代成…  相似文献   

19.
鄂西北1996年稻沫蝉普遍发生十堰市植保站李敏稻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俗称“雷火虫”,一般年份只取食杂草,近两年时有危害水稻的现象,但今年发生最重。据调查,郧县、丹江、郧西、竹山、竹溪都有发生,涉及面积约1万hm2,实...  相似文献   

20.
赤斑沫蝉,又称稻赤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us)],属同翅目,沫蝉科. 1 发生概况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赤斑沫蝉仅在罗田县九资河镇等北面山区稻田有零星发生,为害较轻.进入21世纪后,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地域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为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