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抗火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地区的17种主要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树种抗火性的4项理化性质指标(绝对含水率、热值、灰分含量、抽提物含量)和9项生物学及生态学指标(物候期、树冠浓密度、叶子特征、树皮状况、萌芽力、幼年生长速度、自然整枝度、地被物结构和林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树种抗火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种乔木的抗火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核桃楸、刺槐、杨树、糠椴、黑桦、小叶朴、山杏、元宝枫、辽东栎、白梨、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油松。其中,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和核桃楸的抗火性较强;油松、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白梨、辽东栎和元宝枫的抗火性较弱;而刺槐、杨树、糠椴、黑桦、小叶朴和山杏的抗火性居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元宝林场营造的6个乡土阔叶树种与长白落叶松混交示范林的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栎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率偏低;白桦、裂叶榆、色木槭、山桃稠李、接骨木等阔叶树种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是能够成活且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保存率均能够达到85%以上,尤以白桦、山桃稠李、接骨木表现最好,保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且生长稳定速生。但白桦、山桃稠李人工造林时均不适宜与落叶松行、带状混交,否则会造成落叶松被压,影响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3.
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河北围场县北沟林场的典型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以及点格局方法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林分中主要有8个种群,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桦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黑桦(Betula dahurica Pall.))在数量和断面积比例占优势,是林分中的优势树种;华北落叶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52,混交程度高,主要以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为主,桦木的平均混交度为0.56以中度混交为主,其他伴生树种的混交程度较高;林分中的华北落叶松和桦木的相对优势度较高,以中庸木和优势木为主,分别占63%和66%,其它树种的优势度不明显;该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明显,偏向随机,两种格局分析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暴马丁香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在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该树种具有花序大、花期长、花期晚等特点,是园林绿化的常用树种。近年来,随着暴马丁香药用用途的不断开发,其利用价值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树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的树种资源,改变树种和林种的单一性。[方法]对银水牛果等6科12属24种国内外树种进行了引种试验,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了各生态因子的田间观测数据。[结果]引种区(呼和浩特)与原产区(美国西部、北京、开原)生境因子关联度分别为0.776 00、.806 4和0.866 8。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银水牛果(98.2%),最低的是毛核木(77.6%),9个造林成活率较高的树种的病虫害受害率仅为1%~3%,无防寒措施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造林后1年,鞑靼忍冬的高生长优势明显(92.3 cm),暴马丁香和北京丁香的高生长量较大(78.9和78.5 cm),美国红梣和水曲柳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保存率99%以上,枯梢率0)。六月中到七月末是北美稠李、毛核木和西洋丁香的高生长高峰期。[结论]引种的银水牛果等24个树种基本适应引入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7.
热胁迫对华北落叶松、油松针叶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抗氧化酶方面探讨华北落叶松高温伤害机理,以华北落叶松、油松为材料作对比试验,对不同热胁迫处理下叶内SOD、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热胁迫温度同时胁迫两树种,华北落叶松SOD活性始终高于油松;各温度胁迫短时间内华北落叶松POD活性高于油松,胁迫超过一定时间,油松POD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华北落叶松,即在长时间热胁迫胁迫时,油松能维持较高的POD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土壤质量指数(SQI),研究华北落叶松林不同混交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其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该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华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0 ~ 20 cm土层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质的调查研究,利用SQI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建立SQI包括3个步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小数据集(MDS),利用非线性得分函数计算MDS指标得分,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SQI。  结果  不同混交方式间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桦混交林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有了明显改善;落樟混交林的土壤理化状况较差,土壤生物性质与落叶松纯林没有明显差异。在17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中,MDS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全磷、氨氮3个指标组成。不同混交方式间SQI差异显著,表现为落桦混交林(0.59) > 落叶松纯林(0.47) > 落樟混交林(0.39)。  结论  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混交方式下差异显著,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指数法建立SQI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可为其他树种或其他地区的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择天水基岩山区油松、华山松、日本落叶松和锐齿槲栎4种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根系对浅表层滑坡固土效果,为灾后滑坡区造林树种选择、生态修复、森林重建以及生物护坡工程提供参考。【方法】用剖面法调查典型树种根系,并用万能试验机对根系进行抗拉力测定,根据树种根系截面积比(RAR)的分布和单根抗拉强度的测试结果,结合Wu模型计算树种的根系附加黏聚力。【结果】4种典型树种根系分布深度表现为:锐齿槲栎(0~110 cm)>油松(0~70 cm)>华山松(0~60 cm)>日本落叶松(0~40 cm),根系截面积比(RAR)总体趋势上表现为:锐齿槲栎>油松>华山松>日本落叶松;根系平均极限应变和应变范围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日本落叶松>锐齿栎,弹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变化范围表现为:锐齿槲栎>华山松>油松>日本落叶松;根系最大抗拉力与直径存在幂函数的正相关关系,在0~10 mm根径范围内最大抗拉力均以锐齿槲栎根系最大;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与直径存在幂函数的负相关关系,在0~5 mm根径范围内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以锐齿槲栎根系最大;在...  相似文献   

10.
对于辽西这样的半干旱地区,做好油松与合适树种混交的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树种的特性是不同的,如果树种选择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所选择的树种成为优势树种,进而导致油松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如何科学选择树种对于混交的实际效果至关重要。为此,文章以"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油松造林混交树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油松与几种常见树种的混交方式,并对混交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提出了关于混交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油松与相关树种的混交工作,实现预期的良好收益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蓬  王海荣 《农技服务》2012,29(5):593-594,602
通过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管理的桃山林场柳塘子营林区和石人梁营林区的针阔混交林的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桦树-柞木组合模式中的落叶松长势最好。从混交方式、配置方式、混交树种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形成了更合理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实施以生态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由于落叶松树种具有生长快、成林早、产量高和易于更新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主栽树种之一。现就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所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概述如下:一、落叶松造林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遵循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科学造林的原则。2、选择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并与现有天然林、人工林相毗邻,形成块块混交。  相似文献   

13.
油松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耐瘠薄干旱,适应性广。又是一个强阳性树种,所以适宜与它进行混交的树种较难选择。过去营造的油松纯林,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积极开展油松混交林的营造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辽宁省具体情况,对营造油松(包括樟子松和赤松)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和混交方式等提出以下意见,供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二类清查和多年退耕还林保存率调查,分析发现沙棘具有喜光,抗寒、抗旱、耐高温、风沙,根系发达,主根浅,但萌蘖性极强,抗严寒、风沙,耐大气干旱和高温等特点。按照原州区境内的区域划分,沙棘作为为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主打树种,与其它油松、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种一样营造混交。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野生植物珍珠梅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泾源县引种六盘山野生植物珍珠梅引种驯化,结果表明珍珠梅的成活率均在国家造林标准85%以上,其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均比当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大,抗病虫鼠害能力强,总结提出造林树种育苗基地的规模化建设标准、不同示范林构建的具体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模式等规程。将提高成果的熟化程度,加快成果示范推广,满足今后在相似林地区开展大规模造林的技术需求,从而促进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工植被构建与恢复的深入发展。所以引种珍珠梅在泾源县境内土石质山区是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 1.1树种及规格选择.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栽难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树种有银杏、柳、杨、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欢、榕树、枫树、罗汉松、五针松、木槿、暴马丁香、梓树、忍冬等;较难成活的树种有柏类、油松、华山松、金钱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叶松、核桃、白桦等.一般选用乡土树种,经过移栽和人工培育比异地树种、野生树种容易成活,树龄越大成活越难,选择时不要盲目追新追大.  相似文献   

17.
依据组织热平衡原理,运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16年4月1日-2017年4月1日对张家口市崇礼区清水河流域油松、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3个树种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气温、空气湿度、净辐射、总辐射、风速、日照时数、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研究油松、落叶松、白桦的蒸腾耗水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落叶松、白桦3树种晴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阴天呈“双峰”或“多峰”曲线,雨天呈“多峰”曲线。3树种树干液流速率均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2)树龄相近的白桦、油松、落叶松生长季液流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066、0.013、0.012 kg·h-1·cm-1,阔叶树种白桦液流速率明显高于针叶树种,分别是油松、落叶松液流速率的5.19和5.75倍。3)林分密度986株/hm2,油松、落叶松、白桦混交比例38%、54%、8%,林龄40 a左右,林分生长季总耗水量297.4 mm,其中油松、落叶松、白桦分别耗水98.0、118.1、81.3 mm。生长季林分耗水量占同期降雨量的58.3%,4、5、9月降雨量小于耗水量,水分供不应求。4)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油松、落叶松、白桦树干液流速率与气温、净辐射、总辐射、风速、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显著负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3树种树干液流速率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气温、土壤温度和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不合理的育苗技术和抚育造林方法,造成了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华北落叶松的几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的技术要点,为营造华北落叶松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一、精心策划,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1、树种及规格选择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确定好树种、品种规格。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栽难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树种有银杏、柳、杨、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欢、榕树、枫树、罗汉松、五针松、木槿、暴马丁香、梓树、忍冬等;较难成活的树种有柏类、油松、华山松、金钱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叶松、核桃、白桦等。一般选用乡土树种,经过  相似文献   

20.
暴马丁香是丁香属植物,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树种,在园林栽培中十分常见。本文从暴马丁香的种植地选择、苗木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出发,对暴马丁香的移栽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暴马丁香的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