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花玉兰又名五峰玉兰,高大落叶乔木,最高达30m,花部形态变异丰富,花色类型多,是极佳的园林绿化素材。其多样的花部形态、颜色变异是花基因分化研究的重要模式素材。本文从嫁接时期、嫁接方式、砧木的选择与处理、接穗的采集与处理、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红花玉兰的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园林绿化品种及提升玉田县绿化水平,唐山市玉田县于2016年起连续3年引进"娇红1号"红花玉兰进行引种试验。现阶段引种优势表现不明显,虽然苗木生长势良好,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夏季防日灼、冬季越冬防寒措施等方面,现阶段存在程序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昆明山海棠穗条扦插育苗试验,发现不同年龄和直径的穗条培育的苗木在生长、生物量上有明显的差异。苗木的生长过程有两次高峰期,第1个速生期从5月5日萌芽开始到5月25日,持续时间20d;第2个速生期8月25日~10月5日,持续时间长达40d。以后则缓慢生长,到10月25日苗木停止生长。昆明山海棠穗条扦插处理的苗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最高的达到97%,最低也有83.5%。试验得出2年生和直径为0.5~1cm的穗条育出的苗木质量为好。  相似文献   

4.
红花玉兰是2004年春在湖北省发现的木兰科新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介绍了红花玉兰的发现、鉴定、命名、变种、繁育等基本情况;对比红花玉兰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不同,介绍海丰农场在红花玉兰引种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指出在引种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与南京等地红花玉兰生长指标的对比分析,说明红花玉兰在引种地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引种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为进一步扩大红花玉兰种群数量、种植范围及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兰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为我国特有种,其品种丰富、树型高大、早春开放、先花后叶、花朵硕大,药用价值高、抗污染能力强。本研究介绍了白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红花玉兰、广玉兰和飞黄玉兰6个品种的品种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20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对其苗高和地径年生长过程进行测定,采用Logistic方程对这2个指标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各无性系苗期的不同生长过程对相应育苗措施的要求,以期为海棠的生产实践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观赏海棠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符合‘S’曲线,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拟合效果十分显著(R2≥0.97),根据其生长节律可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时期。20个观赏海棠品种无性系的苗高速生始期为4月21日至6月17日,速生结束期为6月16日至10月4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42~13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8.78%。地径速生始期为4月1日至5月19日,速生结束期为7月2日至9月28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72~14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9.79%。根据20个海棠无性系苗高和地径进入速生期的快慢,将其划分为前期生长型、中期生长型和后期生长型3种类型,且85%的海棠属于前期生长型和中期生长型。不同观赏海棠品种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和速生期的长短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和苗高、地径的总生长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29和0.899),因此速生期的生长量是影响观赏海棠无性系当年的总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在速生期内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及需肥规律进行及时的水肥管理,从而保证苗木的生产质量。该研究中多数海棠品种皆属于前期生长型或中期生长型,因此在春季和夏季应及时做好水肥管理,以促进苗木在速生期内快速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了油松年生长周期规律,年生长出现两次高峰期,春季和秋季生长高于夏季,春季生长最多,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通过试验分析,施肥时期和移栽时期对油松生长和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培育油松苗要结合油松生长规律进行,在春季施肥效果最佳,夏季半休眠期不施肥。移栽油松要在春季苗木未发芽前和秋季封顶后进行效果较好,4月中旬~6月下旬移栽油松效果最差,7月份移栽成活率又高于4~6月份。  相似文献   

8.
供试山楂品种为大金星,4年生。 叶面喷布处理设500和1000ppm两个浓度,以喷清水作对照。喷布时期设5月30日、6月15日、6月30日和7月15日。土壤处理为每株树盘内施药2克,以不施药作对照;处理时期设5月30日、6月30日和7月30日。 结果:①叶面喷布或土壤施用pp333对山楂幼树新稍生长和干周增粗均有强烈抑制作用;②叶面喷布500ppm比100 0ppm作用明显,③叶面喷布时期以5月3 0日比6月30日作用明显,而土壤施用6月30日比5月30日作用明显。PP_(333)对山楂幼树抑生长的作用@朱祥文$江苏省宿迁市果树站…  相似文献   

9.
库尔勒香梨生育期长势与产量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对20 a树龄的库尔勒香梨进行了生育期树体长势与产量监测,分析了香梨在年生长周期及不同时期(春季、夏季、秋季)树体基径、树高、梢条和叶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10月为香梨生长期,夏季(5月5日至8月7日)为香梨枝干生理生长最快时期,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春季(4月1日至5月5日)为香梨叶片生理生长最快时期,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也最大;香梨单果重119.24 g,产量1 745.24 kg/667m2,属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物候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的物候观测,探究了其物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特性,分析了红花玉兰幼苗春季物候期对温度和降水量的响应规律,为红花玉兰在北京的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熊岳树木园凹叶厚朴的引种生长表现情况,并对凹叶厚朴的繁育技术提出了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建  杨立峰 《北方园艺》2012,(12):76-78
对广玉兰幼树分别设置风障、树干裹草、喷洒植物激素结合涂白3种防寒措施,观测其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树干裹草与设置风障是对广玉兰幼树比较有效防护措施,其中树干裹草效果最好,而植物喷激素、涂白的防护效果最差。通过比较植物寒害指数,广玉兰实生幼树所表现出的抗寒能力强于其嫁接幼树。  相似文献   

13.
以1a生盆栽紫玉兰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酸雨的方法观测酸雨胁迫时紫玉兰的生长情况及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pH 3.5是酸雨对紫玉兰叶片隐性伤害的临界点。在轻度酸雨(pH3.5)胁迫下,随着酸雨酸度增加,紫玉兰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酸度增加而增加;当pH3.5时,随酸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下降,SOD、POD活性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紫玉兰叶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永  张源  王红波 《北方园艺》2008,(4):175-176
对郑州市和漯河市相同树龄的悬铃木和广玉兰的生长表现,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和进一步的最小显著极差法多重比较,以探讨两地之间、两树种之间的生长表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以日本厚朴和山樱引种实生苗为试材,综合引种过程中日本厚朴和山樱的越冬表现,分析不同越冬防护措施与植株冻伤率、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探讨沈阳地区引种日本厚朴和山樱栽培的最佳方式和越冬防寒措施,制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解决日本厚朴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波 《吉林蔬菜》2016,(6):42-43
以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天女木兰叶斑病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菌丝生长碳源是乳糖与葡萄糖;适合菌丝生长的氮源是硝酸铵;最适合孢子萌发的碳源是葡萄糖;适合孢子萌发的氮源是硝酸铵;25益适宜菌丝的生长,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是20~25益;全光适宜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适合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PH8与PH7。  相似文献   

17.
谢斌  王亚玲  叶卫 《园艺学报》2020,47(5):1015-1016
玉兰新品种‘小璇’是由星花玉兰‘睡莲’(Magnolia stellata‘Waterlily’)和阔瓣含笑‘新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Xin Hanxiao’)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株形矮小、紧凑,花量大,花背红至粉红,花开两季,花期长,适宜种植范围广。用玉兰、望春玉兰、黄兰等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地区栽培的天女木兰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测定了该树种的物候期、芽萌发形态变化、开花习性以及枝、叶、果的生长动态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芽在4月上旬开始萌动,生长期约为150d,旺盛生长期从5月上旬到6月中旬,大约50d;5~6月枝、叶、果生长量最大,此期间新梢生长量占当年新梢总生长量(18.3cm)的81%;天女木兰具有"二次开花"现象,第1次开花(主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持续约20~30d,第2次开花在7月末至8月初,花数量少,持续时间短;果实从生长到发育成熟约需90d,成熟期在9~10月。  相似文献   

19.
红花玉兰是近年在湖北五峰县发现的中国木兰科木兰属新种,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开发价值.目前对红花玉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护、遗传特性、种苗培育、抗逆性、花色成因等方面,现主要就这些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红花玉兰的继续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