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稻农艺栽培措施和干旱胁迫下水稻生理响应机制两方面综述了水稻丰产增效节水栽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节水栽培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水稻丰产高效节水栽培下一步研究热点和方向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讨论了水稻节水栽培研究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覆膜栽培突破了水稻栽培和灌溉制度的传统思维和理论,对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内外关于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论述了水稻覆膜栽培的发展慨况及其主要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态特性和存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态节水是水稻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稻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现有水稻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节水模式的优化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发展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在深入分析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水稻生态节水的技术核心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大力提倡水稻抗旱节水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经济价值也高。建国以来,我省的水稻生产有大幅度提高,但种植面积也只占粮谷作物面积的14%。限制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水不足。因此,充分挖掘水利资源、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扩大水田面积,是水稻生产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就水稻抗旱节水栽培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抗旱节水栽培的意义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是实现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水稻栽培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1.我省的水资源及其特点:我省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取用率低,分布不平衡,限制了水稻生产的发展。全省大中小型水库的总蓄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生活之中的必需品。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水资源大量流失的今天,要想保障水稻的良好生长,就需要种植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节水灌溉和栽培,促进水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升其质量。1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的节水措施1.1无水栽培为了有效的在栽培过程中节省水资源,就需要种植者对栽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用水量最多的作物。耗水量大、水分利用效率低是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对稳定水稻生产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稻田灌水量、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有明显影响。土壤是水稻生长的重要载体,水分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土壤有关性状,从而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湿润灌溉、干湿交替灌溉、水稻强化栽培以及覆盖旱作等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主要性状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在该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节水栽培和土壤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清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53-153,157
如何利用、合理分配现有水资源,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课题,而水稻节水栽培应放在首位。水稻节水栽培是以高产、稳产、高效为目标,根据水稻的生态特性,利用气象部门随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的优势,结合各种农业节水技术和灌溉管理技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综合节水技术,特具体探讨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措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虽然我国在水稻的栽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对水稻的需求量巨大,水稻的栽培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稻栽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从水稻的生产、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我国的水稻栽培创新发展方向和相应的对策,为我国水稻的栽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气候干旱频发,在降水减少、水源紧缺的地区,应用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实现节水栽培,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对发展节水农业起到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潜力,总结其技术要点,以为水稻覆膜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虽然我国在水稻的栽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对水稻的需求量巨大,水稻的栽培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稻栽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从水稻的生产、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我国的水稻栽培创新发展方向和相应的对策,为我国水稻的栽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水稻抗旱品种、进行水稻节水栽培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栽培稻抗旱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栽培稻抗旱品种的育成、节水栽培技术的形成,抗干旱机理的深入研究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支持,稻谷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文章通过对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研究方面包括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育种、节水栽培、抗旱机理、抗旱生理生化、抗旱性遗传和抗旱分子生物学等进行概括,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今后,应加强栽培稻旱播旱管、水播旱管研究,提高节水栽培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与抗旱有关的外源基因的研究,用以改良抗旱性,提高栽培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王春 《农技服务》2011,28(6):884-885,887
就遵义县农田节水模式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人为地改善水稻生态环境,具有节水、增温、保肥、灭草、抗旱、增产等作用,覆膜区平均单产11 290.5 kg/hm2,农民习惯(CK)平均单产9 948 kg/hm2,覆膜比习惯增产1 342.5kg/hm2,增产率13.5%,增收2 953.5元/hm2,而且肥料利用率提高3.6%。农田节水模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田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对南方水稻的浅沟渗灌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当粘质水稻土的含水量为饱和田间持水量的75%时,土壤水分渗透速率达115cm/h,说明浅沟渗灌栽培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通过浅沟渗灌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水稻栽培的用水量并显著提高产量,早稻、晚稻浅沟渗灌栽培可分别节水50%和40%,可分别增产约12%和8%。在晚稻盆栽模拟试验条件下,由于缺乏地下水的补充,节水率仅有38%。在总节水量中,减少蒸腾量节水约占1/4、减少蒸发量节水约占1/4、减少渗漏量节水约占1/2。  相似文献   

15.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田县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水稻节水栽培的必要性。节水栽培有节水、增产、防病虫、省工等优势,提出节水灌溉,旱蓄晚灌,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改进栽培技术等节水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解决在缺水情况下,如何利用水资源发展水稻生产,我们利用三年的时间,开展了水稻旱种的技术研究,总结了水稻旱种节水栽培方法,从节水灌溉、旱种保苗等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旱种保苗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节水栽培是在采用符合我国制定的优质水稻标准的优良水稻品种的基础上,在水稻栽培工作中综合使用节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合理利用率,也就是指提高了单位水蒸散量的经济产量,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方式的淹水栽培方法,创设了一种新型水稻节水栽培体系。水稻节水栽培作为现代水稻栽培的系统工程,根据水稻生长所需水量规律,在保证水稻正常生育的基础上,实行科学节省灌溉水技术,从而达到节省水源、优质、高效、高产以及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实现,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的打破改进以及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等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旱作水稻膜下滴灌与栽培技术的分析研究,有利于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与高效农业等的发展进步。本文将结合新疆地区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实验以及具体做法,对于该地区的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实现,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的打破改进以及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等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旱作水稻膜下滴灌与栽培技术的分析研究,有利于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与高效农业等的发展进步。本文将结合新疆地区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栽培实验以及具体做法,对于该地区的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日本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25a的时间里,日本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稻耕作面积自1883年开始逐渐增加,二战前后一度有所减少,20世纪60年代后又有所增加,1969年达到史上最高峰,1970年后持续减少。而水稻产量呈现了不断递增的趋势,现在维持在900万如左右。20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人均稻米消费量的减少,优质食味水稻育种及栽培成为主导方向,仅越光、一见钟情、日之光、秋田小町4个品种就占水稻全部种植面积的66%。此外,随着大气变暖造成稻米品质的下降,耐高温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研究得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除了水稻食味研究以外,正朝着饲料用、米粉用和生物能源用的“新型需要稻”和水稻节水等多方向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日本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方向,对确立中国今后的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