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中引起的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经蚋、库蠓等血吸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幼雏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发病病程短。病鸡以鸡冠颜色苍白和内脏实质器官与肌肉组织大范围出血为特征,造成鸡体贫血,因此该病又称“白冠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产蛋减少,多为隐性感染的带虫鸡。该病除鸡容易感染外,鸭、鹅、火鸡和雀等也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内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 ,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 ( L euco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 L .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内所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 ,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1 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后 ,陆续在全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 ,目前该病在本市各养鸡区流行。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9月 ,盐都县某户饲养 1 5 0 0只雏鸡 ,在 30日龄时开始下痢 ,鸡冠、肉垂苍白 ,病鸡逐渐增多并出现死亡现象。整群发病率达 80 %以上 ,发病 1 0 d…  相似文献   

4.
钱凤芹 《中国家禽》2006,28(12):41-4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呼吸困难、结膜炎、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坏死和大面积出血为特征,发病率接近100%,死亡率10%~40%,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鸡免疫抑制、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如果防治不到位,可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以严重腹泻、法氏囊肿大、肾脏肿大(花斑肾)、腿部和胸肌出血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鼻腔、窦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明显特征是鼻腔和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面部水肿、结膜炎和食欲不振等。该病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死亡率一般在5%~20%。小鸡感染后,一般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者停滞,而大鸡相比小鸡更容易感染该病,且感染后导致蛋鸡产蛋量大幅下降,肉鸡的淘汰率明显增加,甚至并发其他如鸡支原体病  相似文献   

7.
鸡痘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鸡的冠部,眼鼻等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和咽喉深部黏膜部位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对幼龄鸡和青年鸡危害较大,鸡痘属于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一般鸡群发生鸡痘,常继发其它疾病,例如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流眼泪等,一般鸡群密度大或者通风不良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正鸡减蛋综合征亦称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产蛋鸡和种母鸡以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鸡场经常发生,传播迅速,危害性非常大,严重影响了蛋鸡产业的发展,给养鸡企业及养鸡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除鸡易感以外,鹅、鸭、野鸡、野鸭等也可感染并且排毒,但是鹅、鸭和野禽感染后均无临床表现。患病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1禽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播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的血清型很多,能引起禽发病的血清型以5∶A为最常见。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些外表健康鸡的呼吸道里也存在,当各种诱因使鸡的抵抗力降低时,就可感染发病(内源传染)。病禽排泄物(粪便、口水及鼻涕等)中含有多量病菌,常可污染周围环境,如土壤、饲料、饮水、空气和池水等,引起该病的扩大传播。病禽和带菌禽是该病的传染源。该病传播途径较多,主要是消化道,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又称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症等,是鸡的一种免疫抑制病。该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器官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泛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发病。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养禽业国家,1979年由Yuasa等首次于日本报道,中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该病病毒。随后周文平等在河南、山东、江苏、辽宁、吉林等地的鸡群中也陆续分离到CIAV。此病通过垂直与水平传播引起临床与亚临床感染,使鸡只对马立克病毒(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REV)、法氏囊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流行传播快、发病急,病鸡以咳嗽、呼吸困难、咳血样渗出物为主要临床特征,若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病毒性肾炎(Avian Viral Nephritis)是由鸡肾炎病毒(AN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雏鸡肾脏并伴有生长迟滞的传染病。该病首先发现于日本(1987),并相继在英、美等国家发生。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已引起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腹泻及法氏囊水肿、出血,有干酪样渗出物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以2~15周龄的鸡,但2周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由于该病不但传染性极强,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笔者现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六个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韦莉 《农业新技术》1999,17(4):31-33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鸡传染病,1979年由Yuasa等首次在日本发现,此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相继证明了该病的发生.由于该病的垂直和水平传播引起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给世界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已列入世界许多范围内重要禽病研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导致许多疫苗免疫失败以及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自197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许多养禽国家和地区相继分离到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该病以贫血、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自1979年Yuasa等在日本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es,CIAV)以来,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Coryz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主要侵害鸡的鼻腔、鼻窦、粘膜及眼结膜,有时炎症可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病鸡主要以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咳嗽眼睑水肿、面部和眶下窦肿胀为主要特征。该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在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引起淘汰鸡数量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在秋末、冬季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因此,秋冬季节应该注意加强该病的综合防制。笔者结合各养鸡场的防制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1本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1~3天即可波及全群。发病率高,特别是初次感染的鸡群常以暴发的形式发生,使发病率高达70%以上,甚至100%。死亡率低,流行期长(短则几周、长则数月)水平传播率极高。2主要发生在寒冷潮湿的秋冬季节,有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气候突变、鸡只体质差、产蛋高峰、饲料缺乏维生素A、感染其它病原(如寄生虫和支原体)等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爆发,或增加本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症的持续期,致使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19.
王爱华  孙继国  李全福 《猪业科学》2004,21(1):60-61,37
鸡的减蛋综合症(Eggdropsyndrome简称EDS-76)是鸡的一种由腺病毒Ⅲ群病毒引起的以鸡的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技术、预防和治疗几个方面就该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陀螺病毒(Gyrovirus)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临床上以贫血、骨髓黄染、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1979年Yuasa等〔1〕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Gifu-1株)。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日本、英国、瑞典、美国、巴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