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林业来说,党的十八大最突出和最受鼓舞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林业局细化了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六个重大职责和构建六大体系。六个重大职责包括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职责。可以看出,林业部门的职责明显扩大,主要包括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修复工程全覆盖,坚决守住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增加绿色经济总量,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严厉打击毁林行为,不  相似文献   

2.
日本林业经营理念和林业发展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日林业生态培训中心项目的安排,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中日林业生态培训中心项目造林技术对口专家团”一行9人,于2006年8月29日至9月12日赴日本研修。在日研修期间,我深深地感到日本林业经营理念和林业发展保障制度,是日本林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并对新疆的林业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三明市三元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营机制的6条途径和4点建议,为增强生态公益林功效,构建和谐林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这对互助林业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推动全省高原现代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要推进"生态立省"的林业发展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树立生态保护优先意识,将生态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战略构想。本文从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入手,较全面地研究论证了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并对今后如何进行林业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关县在开展林业生态扶贫攻坚中实施了生态治理脱贫、林业产业脱贫和生态保护脱贫,取得了一定成效。文中对开展林业生态扶贫攻坚的劣势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尚存在着林业产业结构单一,林业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林业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藉此,提出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等生态扶贫方略,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生态休闲服务、特色经济林、林业种苗繁育等产业发展,加大林业科技扶贫力度,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等建议,发挥林业在生态扶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福建省政和县林业基本概况,提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等的发展思路以及在贫困县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纳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全省各级林业部门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狠抓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实. 一、湖南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生态公益林是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和重大的林业民生项目.  相似文献   

9.
李树一 《国土绿化》2007,(7):18-18,20
前不久,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全球生态保护论坛”,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林业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林业是全球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国林业发展对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代表中国国家林业局简要介绍了中国生态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省林业建设飞速发展,森林云南建设深入人心。根据笔者的实践,在加快林业发展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建设"森林云南"、"美丽云南"和绿色经济强省的进军号,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生态优先的理念被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林业部门成为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等六大职责。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刊发《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文。本文结合实际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动员广大林业系统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林业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六月流火,甘肃大地一派绿意盎然。正当甘肃确立绿色发展取向,建设生态屏障,全力推进现代林业之时,带着对甘肃的深情厚谊,抱着推进生态文化,深化全球基金伙伴关系项目发展的殷切愿望,6月27日至29日,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中国/全球环境基金(PRC—GEF)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带领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中国/全球环境基金(PRC—GEF)中央项目执行办有关负责人,在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建华,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高清和等领导的陪同下,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先后深入到定西赵家铺学校、GEF项目定西示范点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基地,实地考察生态文化和GEF甘肃项目发展情况,同中小学生、农民和林业职工进行了亲切座谈,畅谈生态建设大繁荣的美好愿景。"甘肃是全球基金伙伴关系实施项目最好的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实施的林业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是国外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的贷款、赠款造林项目、保护项目以及技术援助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云南林业建设的投资,而目在植被恢复、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营造林理念、技术和机制,实现了耕业科技、人才、管理、资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列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12,(8):1-1
建设生态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维护闰家的生态安全。要认真实施党中央、同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林业的第一任务,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林业生态资源,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峰实的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周雄 《湖南林业》2007,(12):14-14
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生态建设,营造绿色邵阳 近年来,邵阳县按照"沿河建生态屏障、沿路建生态走廊、全县建生态产业"的总体思路,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以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一是积极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自2002年以来,我县积极争取并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有: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绿色通道、石漠化治理、油茶林低改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利 《绿色科技》2019,(9):172-174
分析了沅陵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矛盾,提出了科学营林、提高森林自抗能力、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与保护并举、适度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加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知名县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甘肃省玉门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构筑区域生态屏障,着力突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林业生态保护、造林绿化和林业改革四大重点,实施十二项林业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玉门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绿海短波     
《云南林业》2013,(4):68-69
首届南博会云南省林业厅签约金额145个亿在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上,云南省林业厅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个,签约金额145.7个亿,项目涉及林业产业综合开发、林业投融资等方面。(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处)我省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启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公园建设的背景和实践出发,探讨林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梳理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在根基保护、科学布局、管理优化3个方面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良好机遇;而林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国家公园中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区和谐,进而可以促进国家公园健康发展。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包括进行文化遗产清查和评估、支持传统林业产业发展、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原住居民权益融合以及借助国家公园名片塑造林业文化遗产品牌。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可结合实情并借鉴国外经验,从制度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以及教育性保护4个方面入手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要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林业的第一任务,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林业生态资源,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建设民生林业。享受良好的生态,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绿色的食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