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动物生产效率的关键。文章阐述了猪采食量的反馈调节、猪的采食能力、影响动物采食量的短期调控因素和长期调控因素,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提高猪的采食量,减少粪便量,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示其变化规律。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生长猪往往表现为早期生长缓慢,采食量低,难以完全应用国外有关预测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食量是保证生猪发挥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影响了增重和饲料的利用率。生产中,猪的采食量一般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给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好的影响。影响生猪采食量的因素有环境饲料方面。养殖场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生猪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4.
采食是动物营养的首要过程,通过采食动物获得所需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如果采食量不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高水平的生产,有时要求尽可能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从而使自身生产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但采食量并不仅仅意味着摄取饲料的绝对重量,更多程度上是营养物质,特别是有效营养物质的量。提高采食量,实际上是讲要更有效地供给动物所需养分,解除制约生产的营养因素,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了采食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猪采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仔猪对鲜味的偏爱,所以常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鲜味剂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鲜味剂提高仔猪采食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刺激其味觉,从而促进口腔和胃肠道中的激素等分泌,以增加其对饲料的采食。本文从鲜味剂对猪味觉的调控进行阐述,旨在为鲜味剂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动物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主要对猪的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理想采食量低得多。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就是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以此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提高母猪和仔猪的采食量。母猪采食量的提高,哺乳期脂肪损失就减少,这意味着从断奶到交配的时间就缩短而提高繁殖性能。哺乳仔猪采食量的提高不仅对仔猪的健康极为重要,而且可以实现由断奶前的哺乳到断奶后突然接触固体饲粮这一严峻时刻的安全过渡,避免断奶应激的发生,尤其是断奶营养性应激的发生,降低断奶后的腹泻率,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哺乳期采食量的提高,仔猪可以施行早期断奶,又可以缩短母猪配种的间隔期。因此,同时提高母猪与仔猪的采食量是养猪生产中必须尽力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刘庚寿 《饲料广角》2012,(19):37-4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型的酸化剂对40日龄以前乳猪采食量、蛋白质消化能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母猪体况、胎次和仔猪初生重相近.出生10日龄左右仔猪12窝(DLY、约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约10头),分别饲喂添加了脂埋型酸化剂(2k鲈)、混合型酸化剂(2k矾)和不添加酸化剂的日粮,统计哺乳期间的采食量。所有试验猪均在25日龄断奶、称重,并按性别、体重大小进行调整以确保各试验组猪之间性别和体重保持一致,进入第二个试验期。试验结果表明:哺乳期间脂埋型酸化剂组猪的采食量比混合型酸化剂组猪的采食量提高32.0%(P〈0.01),比对照组提高23.6%(P〈0.05);混合型酸化剂组猪采食量比对照组猪采食量降低12.4%(P〈0.05)。保育前期(26~40日龄)脂埋型酸化剂组采食量、增重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混合型酸化剂组提高提高16.4%(P〈0.05)、19.5%(P〈0.01)和6.3%(P〈0.05),而混合型酸化剂组猪采食量、增重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猪采食量、增重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加工工艺所形成的不同剂型可以显著地影响复合型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其中以脂埋型酸化剂的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猪的采食量决定猪生产性能高低和养殖效益好坏,提高猪的采食量意义重大。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有遗传、环境、饲养管理方式、饲料品质、饮水质量和健康状态等。在猪生产中,可以针对这些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采食量。1提高猪采食量的意义猪作为经济动物,人类饲养它是为了充分发挥并利用其生产性能(经济性状),从而获取最大化效益。采食量直接决定着生猪能够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  相似文献   

11.
正猪的采食量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了解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助于对采食量进行调控,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对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养殖户参考。1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动物自身的因素、饲料、饲喂技术、环境因素等。1.1动物自身的因素1.1.1遗传因素采食量的遗传性很低,但是和生长速度、瘦肉率的相关性比较大,经常选择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  相似文献   

12.
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会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泌乳力,从而影响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母猪下次发情的时间及状态,保证哺乳母猪足够的营养摄入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很多,如猪种、环境、温度、基础日粮组成、饲喂方式等。本文综述了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为继续研究和在实际中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哺乳母猪|采食量|泌乳力  相似文献   

13.
猪采食量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张石蕊 《猪业科学》2009,26(2):54-57
动物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主要对猪的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仔猪、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强化料“速长X”观察其对猪各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阶段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6%、11.0%、13.1%,肥育猪阶段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6%.仔猪阶段试验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2.8%、2.5%,肥育猪阶段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名,仔猪阶段试验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4%、8.0%、9.3%,肥育阶段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6%,仔猪阶段试验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强化料“速长X”还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母猪饲料中添加强化料“速长X”后,母猪的采食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13.5%。由于母猪的采食量增加,营养摄入增多,泌乳量增加,带动仔猪的日增重增加,试验组的仔猪平均多增重16.3%。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提高猪采食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仔猪断奶初期增加光照可提高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是猪生活中应激最大的事件之一。断奶不仅是在社群、热环境和身体环境方而的重大调整,而且也是在日粮形式和组成上的巨大改变。仔猪断奶后初期,仔猪的采食量往往较少,其生产性能也较低。为减少这一时期仔猪的应激,研究人员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促进仔猪采食干饲料、刺激仔猪消化能力的形成。目标是将仔猪断奶后的健康问题,如腹泻、死亡,降到最低限度。断奶是猪生活中应激最大的事件之一。断奶不仅是在社群、热环境和身体环境方而的重大调整,而且也是在日粮形式和组成上的巨大改变。仔猪断奶后初期,仔猪的采食量往往较少,其生产性能也较低。为减少这一时期仔猪的应激,研究人员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促进仔猪采食干饲料、刺激仔猪消化能力的形成。目标是将仔猪断奶后的健康问题,如腹泻、死亡,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动物采食量调控的新因子——增食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食量直接决定着动物能够从环境中获得多少营养物质,它是评价动物营养物质需求和能量代谢的基础,采食量调控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Macdonald等,1988)。动物采食饲料的多少影响其生产效果和饲料转化率,采食量过低,其生产水平就会下降,饲料中能量用于维持体能的比例增加,在畜牧生产中,用消化性低的饲料饲喂动物时,若能增加采食量,则能以较低的饲料成本维持较高的生产水平(Miner等,1992)。以养猪生产为例,对猪群在不同时期的营养和采食量都有相应的规定,种用公猪、哺乳母猪和孕后期母猪采用高营养浓度饲料,增…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动物脂肪营养尤其是猪的脂肪营养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在母猪营养研究方面氨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添加油 有助于断乳仔猪的消化,提高其成活率;对生长一育肥猪可以持续的改善饲料转化率,减少自由采食量,并使肉品保鲜期延长。着重指出,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中长链低级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并可维持和提高母猪的营养状况。结合目前脂肪营养研究的前沿领域,提出了今后对母猪脂肪营养研究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饲料适口性和猪的自由采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山 《广东饲料》2010,(12):36-36
<正>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对饲料的实际采食量远远低于由品种决定的理想采食量,这种现象在哺乳母猪以及断奶仔猪表现得尤为明显。断奶对于仔猪而言是一个高度应激的过程,采食饲料是其中之一。动物在不熟悉的食物(如断奶仔猪面对饲料和饮水)面前正常的反应是谨慎机警,这时幼龄动物对某些食物存在的先天性偏好对采食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猪饲料生产中,饲料的全价性和营养素间的平衡性已经得到重视,越来越科学化。除此之外,猪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也是保证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猪的采食量,在饲料中我们常常通过添加风味剂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猪对饲料风味的喜爱程度,从而提高猪的采食量,达到高效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猪用香味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用香味料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研究所高剑蓉上海动物寄生虫病研究所何国声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集约化,保证动物足够采食量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动物患病、断奶、投药及某些应激情况下。香料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作用可归纳为:①提高动物的采食量。饲料在加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