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蚤,又称跳蚤,属于蚤目(Siphonaptera),是恒温动物的体外寄生虫,蚤不仅叮咬吸血,对人和动物骚扰危害,而且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外应用药物项圈驱杀寄生于犬,猫等动物体表的蚤,反映甚好,国内也有类似产品.为了检验国产除虫项圈驱杀猫蚤的效果,作者于1988年10月至1989年6月,对感染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felis)的40只家猫进行了驱杀试验,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跳蚤是犬猫最重要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其中以猫最为广泛,如猫栉首蚤。跳蚤吸食动物血液,导致动物贫血并可能造成过敏性皮炎;同时,它也是一些病原体的携带者,如立克次体和巴尔通体;另外,跳蚤还是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该绦虫为犬猫常见的肠道绦虫,偶尔也可感染人。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原体栉首蚤常见种是猫栉首蚤,罕见种是犬栉首蚤。蚤是多种家养与野生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宿主包括猫、犬、牛和人。栉首蚤同时具有颊栉和前胸背栉,易与角头蚤属、客蚤属、蚤属相区别,它们均无颊栉和前胸背栉;而某些啮齿类动物的蚤只有前胸背栉。兔子的一种蚤与栉首蚤相似,也有颊栉和前胸背栉,但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别:如果颊齿基线与头部的长轴平行,则为栉首蚤属;如果二者成一定角度,则为蚤属。栉首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病是犬猫的常见疾病,体内外寄生虫会不同程度夺取犬猫营养,损害组织细胞,分泌毒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及健康,有些犬猫寄生虫病也威胁着人类。1常见寄生虫病1.1体外寄生虫病犬猫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病包括虱病、蚤病、蜱虫病、螨虫病,外寄生虫感染很大程度上是饲养管理不善、生活环境差等原因造成的。虱、蚤、蜱虫、螨虫主要对犬猫皮肤产生机械性刺激,如叮咬皮肤,在皮下挖掘隧道、繁殖,引起瘙痒,进而导致犬猫搔抓皮肤,引起出血、结痂甚至感染。有些外寄生虫,如虱、蚤、蜱虫还会吸食犬猫血液,导致其贫血,甚至死亡,或作为中间宿主传播血液寄生虫病,如犬巴贝斯虫病。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动物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腹部皮下和四肢末梢发紫,且多为隐性感染。猪、绵羊、牛、马、犬、猫和其它动物易感并有较多报道,山羊感染此病的报道不多。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如蚊、跳蚤、虱  相似文献   

6.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犬、猫舔毛  相似文献   

7.
正犬虱病是由食毛目的犬毛虱或虱目的犬血虱寄生于体表所引起的体外寄生虫病。1犬虱形态学观察及其生活史食毛目毛虱科虱属的犬毛虱和虱目颚虱科虱属的犬血虱是常寄生于犬的两种虱。犬毛虱在显微镜64倍放大后呈淡黄褐色手雷状,具褐色斑纹,头扁圆宽于胸部,有1对较粗长的触角和1对咀嚼式口器,腹大于胸,3对较细小的足,雄虱长1.74 mm,雌虱长1.92 mm,不吸血,以毛、皮屑等为食。犬血虱又称棘颚虱,在显微镜下呈淡黄色,背腹扁平,纺锤形,表皮呈半透明革状,因其腹内吸血多少而呈灰白色或  相似文献   

8.
犬猫的混合性皮肤病是由螨(疥螨、蠕形螨、耳痒螨等)、毛虱、吸血虱、蚤以及钩虫和恶心丝虫幼虫寄生,亦或继发皮肤细菌及真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治疗此病应以止痒、杀虫、消炎为原则。笔者根据上述原则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2例病犬猫,治疗效果颇佳者20例,效果不明显者2例。  相似文献   

9.
犬复孔绦虫病是由囊宫科的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寄生于犬、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绦虫病,人偶尔感染。犬复孔绦虫新鲜时为淡红色,固定后为乳白色,最长可达50cm,约由200个节片组成。位于纵排泄管的内侧,生殖孔开口于两侧的中央稍后。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蚤类,犬因舔被毛时吞入含有似囊尾蚴的跳蚤而被感染。由于该病人偶尔会感染,所以饲养宠物时应当对犬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饮食习惯,及时对健康犬进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10.
正猫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蚤虱、蚊蝇、白蛉等,这些寄生虫不仅危害猫的健康,还会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必须重视其防治。1虱病主要表现为瘙痒和皮肤刺激,从而引起抓挠、啃咬患部,被毛粗糙无毛,虱量过多时,可引起被毛纠结,外观不雅。  相似文献   

11.
多拉菌素浇泼剂对犬螨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螨病主要包括蠕形螨、疥螨、耳痒螨。蠕形螨病又名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犬疥螨病又称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犬疥螨或耳痒螨寄生所致,以接触感染、患畜奇痒和皮肤炎症为特征。这些寄生虫侵染后会造成犬猫贫血、消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以自然感染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sp.)的犬与猫为试验动物,验证常熟市金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灭蚤项圈(犬用、猫用)对蚤的杀灭与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所有参与试验的犬、猫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犬、猫在挂项圈(即用药)后第14~60天,杀虫率分别在97.3%~98.4%与96.6%~98.0%之间,杀虫效果极显著(P〈o.01)。证明灭蚤项圈(犬用、猫用)对犬、猫安全可靠,能长期杀灭犬、猫蚤类。  相似文献   

13.
1犬皮肤病的病因(1)犬的皮肤病多种多样,引起犬皮肤病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引起皮肤病的原因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大多数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引起的;由犬小孢子菌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例如犬癣病。(2)寄生虫性皮肤病大致分为蠕形螨病、疥螨病、耳螨病,其中蠕形螨病是由蜱螨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猫蠕形螨分别寄生于犬、猫毛囊和皮脂腺内所引起的毛囊虫皮肤病;疥螨病是由蜱螨目、疥螨科、疥螨属的犬疥螨寄生于犬皮肤内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耳螨病主要通过犬与犬之间的直接接触发生感染,特别在犬哺乳期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蠕形螨病亦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皮脂腺、淋巴组织或毛囊内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较顽固的皮肤病,以犬多见,且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  相似文献   

16.
杭州橡胶厂洋溪分厂派出所一一警犬,4岁,雄性。饲养员发现警犬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毛逆立,来兽医站求诊。查:体温、心跳等均正常;粪硬、色、量均正常,细观粪便表面有白色绦虫体节附着,经镜检确定为犬双殖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该成虫寄生于犬、猫,偶然侵入人体。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虫卵被跳蚤(犬蚤)的幼虫吞食,在其体内发育  相似文献   

17.
1跳蚤、虱、蜱感染这3种寄生虫是犬体表常见的外寄生虫。他们叮咬犬的皮肤,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肤瘙痒,被毛粗乱,严重时犬全身脱毛,体弱贫血。同时,其口器唾液及排泄物还会引起犬过敏性皮炎。诊断主要依据在犬体表发现活的虫体,毛根处有跳蚤粪便和虱卵,犬突然性瘙痒、舔咬及叫唤等。治疗包括外用杀虫药  相似文献   

18.
犬猫真菌性皮肤病是真菌寄生于宠物被毛、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并大量繁殖,能引起局部皮肤发生一系列器质性病变,是犬猫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之一。该病多发生于幼龄犬猫、老龄犬猫和体质虚弱与机体抵抗力较低的犬猫,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脱毛圆斑、皮肤瘙痒、鳞屑、结痂等。在临床上,犬、猫皮肤癣菌病中分别有70%、98%  相似文献   

19.
蠕形螨病是由犬蠕形螨感染所致,亦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螨虫寄生于犬、猫淋巴组织、皮脂腺或毛囊内,导致出现皮肤剧烈瘙痒、渗出性皮炎及被毛脱落等症状,是一种常见而又较顽固的皮肤病,以犬  相似文献   

20.
犬皮肤病类型多样,病因复杂,症状虽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差异,在临床上只有弄清病因,正确诊断,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犬常发生的寄生虫性皮肤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犬常见寄生虫性皮肤病及其特征犬寄生虫性皮肤病是由某些寄生虫的侵入、移行和寄生造成的,能引起犬皮肤病的寄生虫常见的有犬疥螨、犬痒螨、犬蠕形螨、犬恶丝虫、虱、蚤、蜱等。1.1犬蠕形螨性皮肤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性皮肤病,多发生于3~1个月的幼犬,成年犬常见于发情期及产后的雌犬,应激常可诱发本病,部分犬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