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讨论预防及去除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的有效方法,介绍构建农药残留防控体系的必要性、残留检测技术,并从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选择农药残留净化技术、科学应用农药残留去除法3个方面构建防控体系,降低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苹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海飞  赵政阳  梁俊 《果树学报》2005,22(4):381-386
概述了我国苹果中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当前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加速溶剂萃取(AS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等样品预处理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色-质联用(GC/LC-MS)、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对有关苹果农药残留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我国苹果农药残留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常用大宗药材和药食同源的药材,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受病虫害侵袭,药农主要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因此其农药残留问题也备受关注。该研究综述了2000—2021年枸杞中常见农药残留特征、农残检测方法及农药残留超标现状,同时比较了国内外关于枸杞农残的限量标准,以期为枸杞的科学用药、规范化生产和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并推动枸杞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目前枸杞农药残留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仍然存在多菌灵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也随着农药残留种类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现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国内外尚未发现枸杞农药残留引起健康风险的报道。农药残留是制约枸杞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中加大生物防治方法的开发并建立起枸杞的生态种植技术,加快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从根源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韩永玲 《蔬菜》2016,(8):67-69
针对目前生产上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的现象,指出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常用的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活体检测法等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着重介绍了利用农药残留速测仪进行检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周喜争 《蔬菜》2012,(10):34-35
导致和影响农药残留的原因很多,其中农药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间等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减少农药残留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农药降解的机理、影响降解因素等方面综述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农药降解的机理、影响降解因素等方面综述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志波 《长江蔬菜》2009,(18):73-74
根据行业标准《NY/T448-2001》,利用酶抑制法和相关农残速测仪及配套试剂盒对江苏如皋市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样品进行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合格率为97.7%,酶抑制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控制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壤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药在人类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草害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其中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综述了土壤农药残留及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1.
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酰吗啉(dimethomorph)化学名称为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Z与E的比一般为4:1),对霜霉属、疫霉属病菌有特效,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甜椒疫病等。为明确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状况,并为制定其在黄瓜上的合理使用准则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2004年进行了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试验。  相似文献   

12.
胡立峡 《长江蔬菜》2010,(23):49-50
最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有关事件不断发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点,其中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政府、市民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从2006年1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渣(折合干重)和秸秆(玉米芯)质量比为1∶2时,出菇潮次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且商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研究进展,从食用菌菌渣成份到综合利用各方面,包括食用菌栽培再利用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药污染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而生物降解技术在处理农药污染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该研究首先介绍了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的机理以及影响降解的因素;然后分别阐述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工程菌剂以及微生物联合体、植物微生物联合等不同降解方式在农药残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具体应用,由于不同降解方式有其不同的降解特点,若把新技术与传统降解方式结合将会有新的突破;最后指出当前存在问题以及展望,如结合固定化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降解剂的效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问题仍待解决.生物降解剂在农业、工业、环境等领域的农药残留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与应用前景,对了解农药残留生物降解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降低叶菜类农残含量,以快菜2号为供试品种,选取有机磷杀虫剂乙酰甲胺磷,通过植物透析剂喷施、浸泡及结合蒸馏水清洗方式,测定其对叶片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探究植物透析剂对快菜乙酰甲胺磷含量的降解效果及其达到安全含量的周期。结果表明,喷施方式可显著降低快菜中乙酰甲胺磷含量,以中浓度(×300)用量较好,低浓度(×500)次之,喷施后蒸馏水清洗30 s处理去农残效果更加显著;浸泡方式降解农残效果与喷施方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白菜中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吡唑醚菌酯在河北、湖南两地大白菜中的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mg?kg-1,残留量在0.04~2.00 mg?kg-1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70%~106%,变异系数为6.6%~10.0%。两地残留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97 d和3.34 d|按推荐剂量12.50 g?(667 m2)-1和1.5倍剂量18.75 g?(667 m2)-1施药3~4次,距最后1次施药7 d,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为0.96~2.70 mg?kg-1。  相似文献   

19.
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相似文献   

20.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材,部分代替鸡腿菇栽培常用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进行栽培试验,分别考察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以配方3(60%沼渣,2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3%~65%)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效果理想,可以在规模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