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两种药物对猪疥螨病疗效比较聂玉春陈怀青(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210095)猪疥螨病是对猪生长危害严重的皮肤病之一。其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众说不一。我们对螨净和爱比菌素进行了比较治疗。将江苏南京市某猪场患疥螨病猪46头(7.2kg~10kg)分...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十堰市竹溪县某良种猪场于2005年2月,分别从周边县市的几个猪场购买“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体重30—40kg)。3月初.猪群中有5~7头猪相继发病,并呈现相似症状.3~5d后死亡2头。经诊断为猪李氏杆菌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猪过量服用畜卫佳(粉剂)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过量服用畜卫佳(粉剂)中毒李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我院猪场的猪因患猪疥螨病应用畜卫佳(粉剂)进行治疗,因投药过量,8头大猪、30头小猪全部发生中毒,4头小猪经抢救无效死亡。药物来源:1‰畜卫佳粉剂(有效成份为阿弗嘧啶B1,A...  相似文献   

4.
选择1日龄、健康、正常的长白猪、大太猪(大白猪(6)×太湖猪(♀))和太湖猪各24头,每个品种设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按体重一致原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采用外源指示剂法,分别测定它们在42~45日龄和72~75日龄对日粮养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在42~45日龄时.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P〈O.05):大太猪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大太猪对粗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太湖猪(P〈0.01或P〈O.05):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都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O.01)。在72~75日龄时.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和太湖猪(P〈0.05);大太猪和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3种猪对干物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O.05)。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长白猪和太湖猪:大太猪和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5.
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农药“杀灭菜酯”乳油治勇疥螨我场于1993年10月试用抗州市东风农药厂生产的20%杀灭菊酯乳油,加水配成0.1—0.2%浓度,用喷雾器喷洒患请全身皮肤,轻者喷一次,重者连喷2一3次(每次间隔3—5天)。治疗患猪2830头。患疥螨病的猪喷后3天...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取2022年1~4月期间某猪场猪疥螨病患猪82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1头,采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治疗;对照组41头,采用虫克星治疗。结果研究组病猪治疗6d后虫体转阴率为60.98%,治疗12d后虫体转阴率为78.05%,治疗18d后虫体转阴率为95.12%,治疗24d后虫体转阴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猪疥螨病疗效显著,是优质广谱驱虫药物,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猪疥螨病是养猪生产中较顽固的疾病,猪场一旦感染,便可迅速蔓延,危害可长期存在,并造成患猪奇痒不安,生长发育缓慢.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阐述了猪疥螨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控猪疥螨病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种传染病,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解石屏县多种家畜布病感染及分布情况,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fr]对石屏县5589头(牛3236头、猪1067头、羊1154只、马132匹)家畜进行了布病的血清学调查,现将情况报告于下。回材料和方法1.l材料回.1.1布氏菌虎红抗原、标准阴性和阳性血清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生产、试管凝集抗原、标准阴性和阳性血清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1.2被检血清:选择不同地理环境乡(镇)所养的猪、牛、马、…  相似文献   

9.
气温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温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4、2005两年3866胎长白和大白母猪的分娩记录、断奶后发情配种记录及75头长白公猪精液检测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母猪产仔数随状气温上升而下降。长白猪2~6月份总产仔数及活仔数均高于年均值(9.62、9.02头),7月份产活仔数开始下降,8月份死仔数达1.08头,比年均值高1倍,8月份至翌年1月份产仔数都在年均值以下。大白猪表现同样规律,8月份死仔数为0.85头,也是年均值的2倍,7~11月份产仔数在年均值(10.37、9.96头)以下。两个品种的返情率都随气温上升而升高,8月份达到高峰,长白猪前后持续3个月,大白猪仅1个月。长白公猪的精液品质亦随气温上升而下降,精子活力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77(P〈0.05)。长白母猪受热应激的影响比大白母猪要严重,在热应激下产生的负面影响母猪大于公猪。  相似文献   

10.
为驱除猪疥螨,选自然感染疥螨病猪32头,试验1、2组各用猪14头。分别用阿威锐克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3mL皮下注射和敌百虫涂擦治疗,另4头为不用药对照组。治疗20d后,阿威锐克组患猪病灶已无螨虫。治愈率100%,体增重比对照组多14.8%;而敌百虫组患猪仍有疥螨,体增重多8.85%,对照组病灶面积增加。两药物组效果差异显著,表明阿威锐克注射剂治疗猪疥螨病优于敌百虫。  相似文献   

11.
通过猪毛检测丹麦长白猪氟烷基因的变异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集56头丹麦长白猪(其中1头为1周龄的仔猪,26头种公猪,29头种母猪)猪毛样品,粗提DNA,进行PCR扩增,得到659hp在氟烷基因中(即兰尼定受体基因)中第1843个碱基的异片段,经过HhaI酶切和电泳来检测氟烷基的变异,即其基因型,结果表明,(1)56头长白猪中,阳性猪(n/n)1头占1.79%,杂合子猪(N/n)为18头,占32.14%,阴性猪(N/N)为37头,占66.07%杂合子数实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生长育肥阶段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采食规律,采用电子自动饲喂系统对24头长白猪和36头杜洛克猪进行生长性能的测定,比较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为育肥猪的精准饲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0~100kg生长育肥期内,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料重比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平均日增重先增大而后有减小趋势。长白猪在70~8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杜洛克猪在80~9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60奴前与60奴后的增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相同体质量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在育肥猪的饲养中以60k和80kg为转折点划分饲养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楚端  陈清明 《养猪》1996,(1):28-28
东北民猪21头(1110)、北京黑猪33头(1716)及长白猪22头(1111)在相近的条件下饲养至90千克体重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背最长肌还原糖含量分别分0.2319±0.0220、0.1848±0.0198及0.2244±0.2374毫克/克,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猪个体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2238±0.0167及0.2036±0.0191毫克/克,相互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疥螨病又称疥癣、癞、民间称“骚” ,是一种接触性寄生虫病 ,笔者于 2 0 0 1年 9月在某猪场治疗过程中发现 ,部分猪开始以剧痒为特征 ,患猪坐立不安。1 症状该猪场是 3月份从四川荣昌引进的仔猪 ,数量为6 0头左右 ,该猪场饲喂到 9月份 ,猪群中开始少量发病 ,患猪剧痒、不安 ,经两天 ,同群猪全部发病 ,表现为口、鼻、眼圈、颊部、耳后皮肤增厚 ,龟裂 ,全身皮肤发红或呈现粟粒大结节 ,瘙痒剧烈 ,常在舍墙、木柱、隔网处摩擦 ,一些患猪病灶因擦伤而出血 ,结痂 ,食欲减少严重影响生长发育。2 实验诊断对患猪 2 0头 ,采取病料经镜检 2 0头猪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浓度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猪疥螨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选择患猪疥螨病的患猪有120头,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用药浓度不一,观察对比3组患猪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3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高剂量的伊维菌素浇泼剂治疗患猪疥螨病症状的猪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种因素,一些养猪场的母猪产仔数偏低,返情率较高,为此我们于1996年l~12月在本县车墩镇第二牧场及新桥镇供港猪场内使用LRH-A3促排卵激素.以观察该药物对母猪受胎率与产仔数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母猪:初产母猪50头(其中枫径猪10头,长大杂种母猪40头),把配种时间相近的待配母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25头。2~6胎经产母猪227头(其中枫径猪32头,长大杂种母猪195头),同上方法分组,试验组123头,对照组104头。1.2注射激素:供试验组母猪在配种前12,J’时颈部肌注“促排3号”(宁波激素制品厂产,…  相似文献   

17.
六枝特区五种畜禽寄生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检猪、犬、鸡、鸭、鹅各20头(只)。收集体内外寄生虫,经形态学鉴定,检出寄生虫12种,隶属于4纲7目8科12属。其中吸虫2种、绦虫4种、线虫5种、蜘蛛昆虫1种。按寄生宿主分类,猪有5种、犬有5种、鸡有1种、鸭有2种、鹅有2种。同时采取猪血清141份,经平板凝集试验(HA)检出猪囊尾蚴阳性率为2.16%;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弓形虫阳性率为59.57%。对猪、鸡、鸭、鹅共1034头(只)进行了粪便检查。  相似文献   

18.
1995年9月5日,县粮食局粮油加工厂刘XX饲养的10头猪(分2栏饲养,体重约75~90kg)全部突然发病。经病因调查与临床诊断是投喂了铁克菜(Acalyphaustra!isL.)而引起中毒,经抢救治愈8头,现将情况报告如下。l病因调查畜主诉,在9月5日中午12点左右给猪投喂饲料时,猪的精神状态与采食情况均正常;但在采食后lh左右即发现猪出现呕吐、全身发抖等症状。经调查,该畜主喂养的猪,平时的饲料以加工米粉丝的浸米水和碎粉丝为主料,适当加点青饲料,生喂。但中午投喂的饲料中加入了约50kg的铁克菜(径样品鉴别)。在调查中未发现其它导致中…  相似文献   

19.
猪疥螨病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由疥螨属(Sarcoptes)猪疥螨(S.scabiei var.suis)寄生于猪表皮内,由于剧痒摩擦引起皮肤发生红肿、脓包、结痂、龟裂等病变的高度接触性寄生虫病。以躁动不安,剧痒为特征,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病猪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2008年11月,贵阳市白云区高山村某养殖场内37头4月龄后备猪发生猪疥螨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共原种猪场的猪发生了一种以高热拉稀、病程长为特征的疾病,经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治疗无效,怀疑为猪亟,经病理刻检、实验室检查为猪喘气清继发猪沙门氏菌感染,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是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共有存栏架子猪80余头(在60d时,均注射了猪瘟疫苗,2ml/头),共发病20余头,死亡毛头,病猪用抗菌素和成质炎药治疗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为高柏(41~42℃)、拉稀、病程长(15~30d),发病年龄为60~90日龄.2剖检变化死持肝脏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灰黄色坏死处,脾脏无轨有弹性,肾脏呈上黄色;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肺的尖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