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对动物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和自身安全。1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危害和影响,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重者引起动物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诱发癌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1影响饲料卫生的因素 饲料自身因素。有些植物性饲料自身含有的一些物质对植物自身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对采食这类植物的动物来讲则属于有毒或抗营养物质。如棉籽饼粕里含有的棉酚,菜籽饼内含有的芥子苷,青绿饲料中的植酸,大豆及其饼粕内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如果在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不能对这些植物中所固有的,对动物生长产生危害的成分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引起动物中毒、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对动物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和自身安全。1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危害和影响,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有毒物质来源广,种类多,既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成分,也有饲料本身就含有有毒物质,还有一些有毒物质是在饲料的贮存、加工、调制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有毒物质被动物采食后,轻的引起畜禽生产性能的降低,严重的则引起畜禽的急慢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5.
饲料质量对猪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饲料中含有能影响食欲、饲料转化率或健康状况的抗营养因子,即便是全价平衡料,也难以获得理想结果。饲料中可能含有的毒性物质分内源和外源两类。 一、内源性有毒物质 内源性有毒物质是正常植物体或其籽实的一部分,其含量及对猪的影响可预测。在配制日粮时,只要控制用量或作适当的脱毒处理,一般不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从饲料的营养价值角度看,饲草中除了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外,还含有许多对动物机体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必需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虽不具营养,却能赋予食物以色、香、味等与适口性有关的成分。另外,有些成份甚至对动物正常代谢有害,这些物质在饲料营养上属于有毒有害成分或嫌忌成分。饲草的雌激素类化合物就属其中的一种。我们知道动物体内的雌二醇、雌三准和雌酮等化合物对动物的生理、雌性器官的发育和性行为、生殖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综合各种资料,知三叶草属(Trifol卜urnsPP.拉)牧草、首清属(Medi…  相似文献   

7.
有些青绿饲料中存在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前体物。在家畜饲养过程中,如果青绿饲料应用失时,或调制不合理,饲喂方式不当,这些有毒物质或其前体物就会引起家畜中毒,严重时导致死亡,造成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一、青绿饲料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硝酸盐,以蔬菜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动物饲料的来源不断扩大,饲料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加之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某些饲料本身含有天然有毒物质,或调制不当而产生毒性,或因保管不当而产生变质,甚至被农药或其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引起动物的中毒,致使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机能失调,生产机能下降,甚至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动物中毒的原因、中毒成分,有助于我们对病畜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
王先辉 《养殖技术顾问》2011,(7):239+249-239,249
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对有毒物质有较强识别能力,除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野生动物才去采食有毒的物质而引起中毒。野生动物在圈养的情况下,饲料几乎全部由人供给,并且品种单一,数量有限,若所给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就能引起野生动物发生食物中毒,严重时能引起动物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饲料是畜禽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的必需物质和能量来源。饲料品质不佳、饲喂方法不当或贮存不当,或饲料含有有毒物质等均可危害畜禽健康,导致死亡。1 饲料品质不佳的危害 1.1 有害饲料有些植物的茎叶或种子有尖芒、刚毛或带刺,家畜采食这类植物时易被刺伤嘴部、眼睛、皮肤、四肢、腹部而发炎,并发生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1.
正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对有毒物质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野生动物在圈养的情况下,其饲料几乎全部由人供给,并且品种单一,数量有限,若所给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就会引起野生动物发生食物中毒,有时会引起动物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引起野生动物中毒的物质及中毒症状和防治方法,供参考。1引起野生动物饲料中毒的原因1.1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青饲料加工不当会产生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氟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是动物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却又是有毒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引起动物发病,临床症状为氟斑牙和氟骨症,一次摄入量很大时会引起动物的急性中毒,表现为胃肠炎。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氟量一般都比较低(一般50mg/kg以下),而在工业污染区生产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是牧草),含氟就有明显上升。在磷酸盐岩石中含有氟,大多数磷酸石含有较高水平的氟(可达1.4%)。在动物骨骼中,氟含量可达1200mg/Kg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水域所生产的鱼粉中也有较高的含氟量。近几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迅速,对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磷酸氢钙的需…  相似文献   

13.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为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和最佳生产性能所必需.但是,饲料在生长(何用植物)与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它们对动物会带来多种危害和不良影响,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重者引起动物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死亡.而且饲料中的有毒物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食物链,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不断地开发利用各种新的饲料资源,在此过程中必须面对饲料安全性的问题.所以,…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从营养角度看牧草对畜牧生产有重要价值.但某些牧草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它们给草食家畜(尤其是绵羊)的繁殖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就植物性雌激素的种类、有效成分、测定及其危害和预防作一阐述.供参考.植物中的雌激素概述植物中除含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有许多对家畜机体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酮是家畜体内的主要雌激素,而植物中所含类雌激素物质为异黄酮、香豆素和萜烯等,它们叫植物雌激素.三叶草、苜蓿、蚕豆、玉米(植株)、玉米青  相似文献   

16.
正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存在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可能。(1)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很多饲料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有毒蛋白、有毒硝基化合物等,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肌胃糜烂毒等。饲料中含有害物质,影响畜禽的健康。(2)饲料霉变或受污染。饲料霉变或受染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并间接影响人类健康。其大致包括致病性细菌(如链球菌、沙门氏菌),各种霉菌及其毒素、病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的毒害物质通常包括饲料生产过程中,饲料本身固有的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某些有毒有害成分及其前体物质。这些物质可大致分为饲料毒物及抗营养因子两大类。饲料毒物(Feed toxicants)是指较小剂量就能引起动物机体功能性或器官性损害的物质。饲料毒物作为饲料的天然组分或外源污  相似文献   

18.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在配合饲料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然而植物性饲料中经常会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本文主要论述了植物性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饲料是畜禽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饲料品质不佳、饲喂或贮存不当,或含有毒物质时,都有可能危害畜禽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给畜牧业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饲料是指动物养殖中必须的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营养物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养殖中采用混合料饲喂动物,在其营养不足或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营养需要时还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一些其它的补充饲料以提高或改善饲料的营养水平,但是在这些添加的饲料中,常常会因为添加量不当或没有注意到饲料成分中有毒有害成分而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并因此引发饲料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