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何京 《河北农机》2003,(1):18-18
一、违规操作 ,缸套三次断裂有一台四川 180 - 2型柴油机 ,在某维修点修理时 ,换了缸套、活塞后试车时 ,刚落减压 ,就听见“咯吧”一声响 ,不能着车。拆开一看 ,缸套炸裂。又换上一只新缸套 ,装妥后刚着车 ,活塞、缸套又炸裂。这样一连断裂了 3个缸套。维修人员认为缸套断裂是机体有问题 ,让车主换机体。经检查 :机体没问题 (机体各处尺寸、几何形状全符合要求 ) ,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经仔细检查分析 ,是维修人员在安装缸套时 ,在缸套的台肩下面绕了很多棉线 ,使缸套安装后上端面高出机体过多 ,致使拧紧缸盖螺栓时应力集中到缸套台肩处 ,再加…  相似文献   

2.
1 维修不当 ,工、件全赔晋州市北张里村某机手 ,有辆配装四川 180— 2型柴油机的三轮车 ,在农机维修点上修理时 ,换了缸套、活塞后 ,试车时 ,刚落减压 ,就听见“咯吧”一声响 ,不能着车。拆开一看 ,缸套炸裂。又换上一个新缸套 ,装妥后刚着车 ,缸套、活塞又全炸裂。这样一连炸裂三个缸套 ,维修人员认为炸裂缸套是机体不好所造成的 ,让车主更换机体。车主无奈 ,邀笔者帮助修理。经检查 :机体没问题 (机体各处尺寸 ,几何形状等全合格 ) ,而是维修人员在安装缸套时 ,在缸套的台肩下面绕了很多棉线 ,致使装到机体上 ,缸套上端面高出机体过多 ,造…  相似文献   

3.
一、随意加垫 一台S195型柴油机,修后试车,即出现缸套断裂事故。原因是机手在更换缸套时,担心缸垫与气缸套之间的压紧力不足,冲坏缸垫,在缸套台肩下面垫了两层废气缸垫的铜皮,致使气缸套凸出机体上平面过多(标准凸出量为0.05~0.17毫米),当拧紧缸盖螺栓后。气缸套承受的压力过大,从而使气缸套从台肩处断裂。 二、机体变形 机体变形会使气缸套座孔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气缸套安装后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致使气缸套疲劳而引起炸裂。例如,一台195型柴油机几个月内炸裂了5只气缸套,其主要原因是机体变形所致。机体变形的原因有:(1)机体铸件的时效处理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机体内存有较大的内应力,导致机体变形。  相似文献   

4.
1·为保证机体与缸盖接合面的密封可靠,缸套较机体平面应凸出规定距离。过高、过低都易引起烧缸垫。(1)缸套较机体平面凸出过多,则缸盖螺栓的拧紧力全压在缸套台肩上,而水套及油道处缸垫没有压紧,水套中的热水侵入缸垫,把缸垫冲坏烧损。(2)缸套台肩上平面较机体上平面低或者高出很少,则缸盖螺栓的压力不能压紧缸套,使缸垫不能很好的密封燃烧室,高温气体冲出把缸垫烧损。(3)四个缸的缸套台肩上平面,凸出机体上平面的高度差异太大,凸出多的把缸盖顶住,造成个别缸压不紧或有缝隙,高温气体从此处冲出,造成烧缸垫。由于长期使用,缸套与机体支承台…  相似文献   

5.
1.早期磨损。主要原因是,空气滤清器失效,大量尘土进入气缸,或者是缸套、活塞环装配间隙不适当,以及润滑不良。 2.刷圈(缸套从凸肩处断裂)。主要原因是缸套凸肩端面高出机体上平面过多;多缸机各缸凸出量相差较大;缸套凸肩下平面与机体支承面不平,机体  相似文献   

6.
一台4135型柴油机,在更换机体中发现,第四缸缸套装入阻水圈后偏松。经检查,原因是该机体缸套孔超差。若将机体报废,损失很大,我们采用了垫纸法解决。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7.
柴油发动机的湿式缸套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安装前的检查安装缸套前,应对缸套及机体缸套安装孔的加工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对安装后的配合间隙、缸套安装后缸套高出机体平面的量(凸出量)进行检查,其值必须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2.安装前的清理缸套安装前,对缸套内外表面(包括台肩转角处及阻水圈槽等),缸体安装孔的切屑、脏物等杂质进行认真清除、清洗干净。3.缸套试装。缸套在未装阻水圈前,应保证缸套能在机体安装孔内自由放入、提出,要求既能轻轻转动,也无过大的晃动量。4.安装阻水圈在阻水图表面涂上肥皂水,以便阻…  相似文献   

8.
丰收180型拖拉机、丰收1608型农用车的发动机为J285型发动机,气缸套为干式缸套。在更换气缸套时常常因缸套与机体配合较紧,而造成拆卸困难。我县的农机修理技术人员,利用该发动机换下的废活塞,制成一种简单的工具,拆卸缸套就比较方便,不会损坏机体。  相似文献   

9.
一、安装阻水圈应注意事项 (1)如果阻水圈太细或缸套环槽加工太深,阻水圈装入后没能高出缸套,此时可在环槽底部均匀地加衬一层石棉绳,其上涂黄油后装上阻水圈,最后将缸套压入机体座孔。(2)如果阻水困太粗或缸套环槽加工太浅,阻水圈装入缸套后高出缸套较多,此时应用砂布均匀地打磨阻水圈,在其表面涂上黄油,然后用力将缸套压入机体座孔。(3)如果阻水圈粗细不匀,或缸套  相似文献   

10.
1.维修不当,工、件全赔 晋州市北张里村某机手,有辆配装四川180-2型柴油机的三轮车,在农机维修点上修理时,换了缸套、活塞后,试车时,刚落减压,就听见"咯吧"一声响,不能着车.拆开一看,缸套炸裂.又换上一个新缸套,装妥后刚着车,缸套、活塞又全炸裂.这样一连炸裂三个缸套,维修人员认为炸裂缸套是机体不好所造成的,让车主更换机体.车主无奈,邀笔者帮助修理.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油机机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精确的机体有限元接触模型,根据试算和经验确定了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对机体在各缸最大爆发压力下进行了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了机体在最大爆发压力下的最大变形点和最大应力点,分析了机体、气缸套、挺柱孔、轴瓦各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考查了机体顶面和底面的密封性,并对原机体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ZH1110型柴油机机体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SC/NASTRAN软件对ZH1110型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机体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采用脉冲激振法进行了机体模态实验,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对该柴油机机体模态振型分析,发现曲轴箱和气缸头部连接区域是该机体的薄弱部分,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具体改进意见。改进后该机体更接近于等强度设计,并减轻质量2kg。  相似文献   

13.
采用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一直列 6缸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 ,并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相比较 ,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 ,从增加刚性和减少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铝制机体以及梯形框架结构和加强板结构均可减小机体的振动 ,进而降低发动机的噪声。  相似文献   

14.
S1100型柴油机气缸体强度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轻量化为目标,对S1100型柴油机气缸体强度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运用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了气缸体优化设计前后的三维几何模型。以MSC/NASTRAN为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气缸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模态试验技术获得了该气缸体的固有频率并和计算获得的固有频率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气缸体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获得气缸体整体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气缸体进行轻量化设计,减少3.3kg。优化设计后的气缸体通过计算获知其应力分布更趋均匀合理。  相似文献   

15.
油液粘度变化对球塞泵球塞副泄漏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变粘度条件下球活塞与缸筒偏心时,球活塞式液压泵球塞副泄漏量的计算公式,并将此结果与假定油液粘度为常数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球塞副的泄漏流量不仅与球活塞与旋转缸体缸筒间隙、工作油液的压力以及缸体转速有关,而且还与油液的粘温系数、粘压系数、密度和比热容等有关的结论,分析了上述各因素对球塞副泄漏量的影响。为设计高效球活塞式液压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高功率密度球活塞式液压元件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验证柴油机缸体加装工艺气缸盖预紧后珩磨加工湿式气缸套内孔工艺,能够提高柴油机装配气缸盖后的气缸套内孔圆柱度精度,提升柴油机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ZH1110型柴油机机体强迫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了该机体的有限元模型 ,并且对作用在该机体上的主要激励 ,如缸内气体压力、各种惯性力、活塞对缸套的侧击力和缸盖螺栓力进行了模拟 ,并计算了该机体的振动响应 ,得到了机体各节点的振动位移、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 ,从而可以进行振动烈度评价。另外通过对ZH1110型柴油机机体振动响应进行分析 ,发现曲轴箱和气缸头部连接区域是该机体的薄弱环节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机体的结构设计改进意见 ,使其达到等强度设计。其中有限元计算采用了MSC/Nastran软件。  相似文献   

18.
艾青林  计时鸣  杨华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2):155-159,163
建立了阻尼槽型连续供油配流副油膜形成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用于描述配流副中油膜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工作介质在阻尼槽、通油槽中的压力、流量特性及分布规律。在数学模型中考虑了配流副高、低压对油膜形成和变化产生的影响。通过该数学模型可以得出压力、温度对配流副油膜厚度、泄漏流量等润滑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工况下配流副油膜的形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况不变时,油膜厚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配流副泄漏流量随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490型柴油机出现的早期拉缸现象,通过对活塞与气缸套配合间隙的分析试验及对机体、缸套静变形的测量分析,着重提出了加强机体刚度的改进措施。试验证明,采取这些措施后,早期拉缸现象得以消除,缸套的静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柴油机的可靠运转。  相似文献   

20.
对某车用柴油机机体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元整体分析与子模型分析相结合技术,以ABAQUS为平台进行机体强度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气缸体应力集中部位,提出机体结构改进方案.在此基础上,应用MSC.Fatigue软件对改进前后的水套根部子模型进行疲劳强度分析,结合应力测试实验验证改进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气缸体加筋改进后,水套根部交接位置应力降低1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