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两年,在农牧业生产大搞专业户、重点户的启示下,巴盟各旗县普遍注意培养和发展林业重点户的工作。到去年上半年,全盟已有造林重点户2135个,育苗重点户837个,分别占农村牧区总户数的0.9%和0.4%。林业重点户虽然数量不大,但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带动群众造林,促进林业发展。去年上半年,巴盟共完成人工造林31万多亩,育苗12300亩。其中由林业重点户完成的造林有3万亩,育苗有2830亩,分别占总任务的10%和23%。五原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旗农村、牧区在普遍建立、健全了农牧业生产责任制以后,从去年开始,林业生产也开始试行和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尽管有些形式及具体办法还很不完善,但是,实践证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林业职工、社员群众的造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盟农村牧区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地调动了集体和个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大批林业生产重点户、专业户不断涌现,并正在逐渐扩大。1984年全盟林业生产重点户、专业户发展到八千九百八十三户,占全盟总农户的百分之四点三,比1983年增长了两培多,造林八万九千四百亩,占全盟造林总数的百分之十七点四。育苗和零星植树分別占全盟的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二十三,充分显示出它在林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许多林业“两户”把发展林业看作是长远致富和为子孙后代造福之路,造林舍得投劳力、下资本,进行开发性承包,并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据全盟二百六十个造林、育苗大户的调查,去年共造林8827亩、育  相似文献   

4.
桤叶唐棣形态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从加拿大引进桤叶唐棣,历经6年栽培,从种子育苗、嫁接、分蘖、扦插、组织培养繁育,均可获得优质苗木。引进桤叶唐棣填补了我国无此树种的空白,对退耕还林,改善农牧业生产结构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们翁牛特旗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造林38.9万亩,全旗农村牧区人均造林1亩,为1981年造林面积的3.2倍。同时,完成造林整地32万亩,育苗4212亩,采集各种林木种子52万斤。  相似文献   

6.
1982年,我们翁牛特旗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造林38.9万亩,全旗农村牧区人均造林1亩,为1981年造林面积的3.2倍。同时,完成造林整地33万亩,育苗4212亩,采集各种林木种子52万斤。回顾去年的林业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加快绿化步伐,必须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一)在建设方针上,由过去的单一经农,单一经牧,转变到把林业生产放到首位。我们旗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过去,由于忽视林业建设,农区单一经农,随意开荒,广种薄收;牧区单一经牧,靠天养  相似文献   

7.
翁牛特旗格日仲人民公社林场是建立在牧区。这个地区自然条件不好,风沙干旱年年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过去在这里虽然也造了一些林和对牧草进行了一些改良,但由于缺少专业组织的长年经营管理,幼林成活率不高,不能起到减免自然灾害、保护牧场的效果。1959年,在苏木党委的重视与支待下,格日仲人民公社正式在这里建成一处林场。当年就造林120亩、种草固沙1,3 50亩、育苗30亩,并开  相似文献   

8.
翁牛特旗1989和1983年两年造林80.9万亩,相当于建国三十年来造林总和的50%,人均年造林1亩多。其中社员个人造林43.6万亩,占54%。两年累计育苗1万亩,采集各种树木种子104万斤,搞水平沟、鱼鳞坑造林整地70万亩,种草24万亩。翁旗林业生产建设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地发展,主要是摆正了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摆正了林业与其它各业的关系。这个旗的领导同志通过学习,分析了本旗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到翁旗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长期以来旗领导对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9.
锡林郭勒盟为纯牧区,林业生产比较落后。今年春季锡盟共完成造林面积91355亩,为自治区下达计划70000亩的130.5%,比去年同期造林60528亩增长了51%;育苗1379亩,为自治区下达计划的125.4%;全民义务植树138万株,人均4.6株;四旁植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较多,有些国家为了解决高寒和干旱林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容器育苗造林,六十年代先后应用于生产。我国对营养土育苗造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二世纪前已有带土造林的生产实践,本世纪五十年代不少地方采用营养砖和营养篮育苗造林,如南方的桉树、松树等树种的容器育苗造林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海南岛对珍贵树种的容器育苗虽也早有研究,但因山区、交通不便、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等原因,发展很慢。从气候来说,由于海南岛干湿季明显,干旱季节有的达半年以上。容器苗具有相当程度的耐干旱能力,所以对容器育苗造林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多快好省地培养良种壮苗,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以适应工农牧业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利用杨、柳类树种萌蘗性强的特点,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培育优质、速生、丰产、低成本的苗木苗条,扦插育苗仍是当前常用的一种育苗方法。实践证明,虽然扦插育苗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用工较少,管理方便;但是,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往往忽略严格技术操作,不能认真实行科学育苗,结果造成粗植滥插,缺苗断垄,七高八低,生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的不应有损失。本文综合乌兰察布盟国营、社队苗圃育苗生产中的一些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扦插育苗技术做如下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松实生苗嫁接改良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多年生产育苗和造林实践,重点总结了红松实生苗嫁接改良及造林技术,在育苗、嫁接和造林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做了重点的总结。可供从事红松育苗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锡盟林研所从牧区实际出发,为使林业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牧区生产服务,在锡林浩特市伊利勒图苏木开设了牧场防护林试验点,研究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是加速发展林业的首要环节。为了实现造林规划,保证逐年造林任务的顺利完成,育苗生产必须持续地稳定发展。前几年,在农业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形势下,由于育苗生产责任制没有跟上去,我县一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14日)一、认清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明确工作的思路和任务1999年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 ,齐心协力 ,团结奋斗 ,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 ,特别是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的侵袭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回顾去年我区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突出了工作重点 ,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并适应新阶段的要求 ,指导工作的方式有了明显变化 ,有力…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大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步伐,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牧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拓宽农牧民的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税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维护农村牧区稳定,促进…  相似文献   

17.
农牧业、农牧民和农村牧区问题是我们国家的首要问题,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农牧业宣传报道工作就是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突出以农牧业为基础的思想,体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全局工作服务的.因而农牧业宣传报道工作地位十分突出,作用也十分明显.在实行“两个转变”的进程中,农牧业宣传报道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担着新的任务.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宣传报道工作,确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提倡定向育苗并非是新观点,而是现实状况告诫我们,不这样做不行。 近年来,随着国营苗圃育苗生产指令性计划的取消,种苗宏观管理失控,造林和育苗生产开始出现脱节,苗木生产大起大落,紧缺与积压交替发生,不仅造林用苗十分紧缺,而且由于育苗生产计划指导不当,品种不对路,苗木销售也十分困难。这种造林、  相似文献   

19.
我旗从七三年开始针叶树育苗工作,七四年春进行造林工作,从此改变了我旗树种单一化现象,针叶树种逐渐扩大.到目前我旗每年以1000亩左右的速度发展针叶树造林事业.育苗工作主要以山区的活福滩、西河子两个乡为主,共有5个育苗点,从事针叶树育苗定点生产.每年亩产五十多万株.二年出圃供应针叶树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適应大规模开展牧区造林的需要、阿拉善通湖林場接受了察漢布鲁格、佳尔嘎勒赛漢、温都尔勒圖、图蘭太及合木納木嘎等五个苏木的要求,由各苏木共选出热心于林業工作的同志25名(实到12名)进行了27天的造林訓練,經过訓練初步掌握了造林、育苗、采种、护林、封沙育草等技術。同时根据各苏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綠化躍进規划,第二个五年計划中要在五万余畝的土地上造林161560畝,封沙青草16,000畝;头道湖牧業社到1962年要成为万畝林社,并从1959年开始各社自采种,自育苗,力爭今后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