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全面启动,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开发的重大意义,论证了发展盐碱地水稻的可行性,分析了吉林省西部水田大开发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即在吉林西部建立盐碱地水稻生态育种基地,明确育种目标,定向开展水稻耐盐碱品种选育工作;西部水田开发,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经营”的运行机制;做好土地改良规划及水田土壤背景普查;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开发;建立健全完善的水田服务技术体系;探索水稻销售新机制;发展环境友好型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种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辽盐2号,已于88年通过省级鉴定,该品种经省内外300多万亩水田试种推广,确认是一个高产、多抗、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一般栽培水平产量可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开发,筛选适宜当地新开田的生物有机肥品牌,做此试验。通过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病害情况调查,总结出适合当地施用的两种生物有机肥料,以期为稻农正确选用有机肥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抢三替"栽培技术是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低、育苗取土难、机插植伤严重、插后大缓苗等问题提出的,该技术以提前扣棚、提前育苗、提前插秧,抢水稻生育积温为基础,通过以中晚熟品种替代中早熟品种、以育苗基质替换传统床土、钵型毯状苗机插技术替换传统平盘机插技术为手段,解决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区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供试材料于2012年3月份采集于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典型代表区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材料选择地块分别为:碱斑地、芦苇地、旱田地(前茬为玉米,采样时也为玉米)、水稻种植1年地、水稻种植5年地、水稻种植10年地(分别用SJ、SL、SH、SS1、SS5、SS10表示)。结果表明: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盐碱水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均增加,在种植1~5年内,增加幅度较大,积累的氮素多富集于0~20 cm土层内。  相似文献   

6.
敬告读者     
<正> 《盐碱地利用》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的,是以盐碱地改良为中心,以水田为重点的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刊物。主要刊登水稻育种、耕作栽培、土壤肥料、农田水利、植物保护、林果蔬菜,畜牧水产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总结、调查报告.典型经验、适用技术及国内外有关科技动态、信息等。可供农业科研、生产、教学单位和农业科技人员参阅。  相似文献   

7.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1.
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分布区域、经营主体、种养模式等,统计了不同种养模式的应用面积、产量及收益,对稻田综合种养及常规稻麦种植两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和农作学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的研究现状,立足生产需要,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稻、蟹种的培育及选用,水稻栽植方式与配套农机具的研发,施肥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稻田生态效应的发挥与高效种养模式的建立以及多学科合作与技术体系的逐步完善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吉林省水稻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使2011年吉林省水稻单产达到53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稻育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对吉林省历史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的系统研究,提出吉林省下一步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株型及农艺性状特点。同时建议为提高品种选育的科学性,可将水稻生理机能纳入育种选择的范畴,水稻上3叶光合能力特别是倒3叶光合能力可作为生理机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assesses the effects of event rainfall on soi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erraced rice paddy fields. A 0.75-ha terraced paddy field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oil erosion under the regular cultivation of rice during two crop seasons.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neighboring areas in which terraced paddy fields have been converted to other land usages. The annual rate of soil erosion calculated from the observed rainfall runoff and suspended solid contained was 0.77 ton/ha,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erosion rate associated with upland crop cultivation reported by other research conducted in Taiwan.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terraced paddy field retain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s of clay, silt, and organic matter's content,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upland crops, indicating that the topsoil was less susceptible to rainfall erosion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of rice-cultiv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rice-planted terraced paddy offers the highest level of soil conservation.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erraced paddy fields could be further increased by effective maintenance of embankment and to raise the height of the bund. Poor management, abandoned cultivation, and converse to other upland crops of terraced paddy fields are regarded as major contributors to increased soil eros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should formulat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maintain sustainable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terraced paddi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吉林稻区实际情况,对吉林省优质米品质现状进行了剖析评价,同时对"十二五"优质米育种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即优质与高产要统一,优质要与抗病相结合,优质要兼顾耐冷性状。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旨在明确吉林稻区优质米育种具体目标,进而提高吉林稻区稻农种稻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龚向胜  黄璜 《作物研究》2019,(5):497-499
稻鳖鱼虾鳅生态种养关键在于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及优质水生动物品种.从水稻种植、稻田管理、水生动物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鳖鱼虾鳅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即黑斑蛙精养和稻蛙共生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稻田土壤肥力、生物酶活性变化特征,并与水稻单作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黑斑蛙精养田相比,进行稻—蛙共生的稻田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87.5%、28.4%、10.0%、120.7%,而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却低于精养田(p<0.05),分别减少了41.6%、66.7%、41.3%;但两种模式的C/N无明显差异.在土壤生物酶活方面,精养田土壤中的中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脲酶均明显高于稻蛙田(p<0.05),分别提高43.4%、65.9%、62.6%.水稻单作模式一般利润为1650元/公顷左右,而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利润分别为297750、119250元/公顷,三者的产投比分别为1.99、1.60、1.18.从经济效益看,精养模式明显高于稻蛙共生模式,但从养殖管理和风险管控而言,稻蛙共生模式操作更为稳当,且经济效益较水稻单作仍较为可观,可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保产增收、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