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利用几种园艺作物卷须制片鉴定染色体数目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2,29(4):378-380
 以几种园艺作物的卷须为材料研究染色体制片方法, 发现卷须制片预处理和盐酸解离等环节的要求比根尖制片严格。利用所确立的卷须制片程序, 验证了Cucumis属种间杂交新种Cucumis×hytivus Chen & Kirkbride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38 , 表明在根尖不易获取或材料珍贵稀少的情况下, 卷须制片法是研究有卷须类植物染色体数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红肉火龙果的气生根为试材,研究气生根长度、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对红肉火龙果气生根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以优化的制片技术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0:30时段取长度5mm以下的幼嫩气生根,用0.1%秋水仙素常温预处理2h,应用双低渗法使染色体分散,常温下1mol/L HCl解离50min或60℃下解离20min,20%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20min,可以得到最佳的制片效果,用中性树脂制成永久装片。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红肉火龙果的染色体数目为11对,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为1.63,核型公式为2n=2x=22=22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29%,核型属1A类型。  相似文献   

3.
罗布麻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罗布麻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染色体数为2 n=14,核型公式是 2 n=14=6 M 2 m 4 sm(1 SAT) 2 T,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35.92 μm,长臂总长为 21.92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97 %,总体积为15.19 μm3.  相似文献   

4.
黑果枸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黑果枸杞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是2n=24=20m 2sm 2m(sat),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86.88 μm,长臂总长49.44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9%,总体积为127.58 μm3.  相似文献   

5.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Linn.)Moq.)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沙米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8;核型公式为2n=2×=18=14m+4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M1+8M2,全组染色体长为24.0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8.86%,属于1A型;染色体总体积为85.95μm3。  相似文献   

6.
以小花吊兰根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研究了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以及染色时间对小花吊兰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优化制片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小花吊兰建立更加稳定、明晰的品种鉴定方法。结果表明:于8:00取小花吊兰根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3h,卡诺氏液固定,1.0mol/L盐酸60℃下解离15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15min,所得小花吊兰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对小花吊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统计,核型分析表明,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6,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3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4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1对,核型公式为2n=2x=16=6m+8sm+2st,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39%。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金线莲茎尖染色体的制片技术优化。以江西野生金线莲组培瓶苗的茎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解离时间、预处理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取材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相比较9︰30效果最好,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2h,卡诺液固定,用1mol/L HCl于60℃下解离15min,最后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8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8.
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nb.)为药食兼用的常见蔬菜,而其染色体的研究相对滞后。以根尖为试验材料,分别考察不同的取材方式、预处理试剂、预处理方法以及解离方式对山药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筛选优化制片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细胞学研究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室内基质培养块茎(或零余子)的方式获取的根尖中中期分裂相个数最多,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占的比例最高;适合于山药核型分析的预处理试剂为8-羟基喹啉同秋水仙素的混合液、8-羟基喹啉溶液,其中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后染色体缢痕更清晰,为最好的预处理试剂;预处理方法以低温4℃下2 mmo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2 h最好;采用酸解加酶解的方式解离效果明显好于单用酸解的方式,并且得到的制片中染色体形态清晰,96.3%的中期细胞的染色体分布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相似文献   

9.
以一种地方线椒萌发种子根尖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及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优化辣椒染色体制片技术,了解其核型特征,为今后研究不同类型辣椒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提供科学基础和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0:00取根尖,分裂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最多;经过0.002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3h,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最佳、易于进行计数和核型分析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辣椒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0%,属于2A核型。该方法明确了地方线椒染色体压片的最佳预处理参数,并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了地方线椒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由于染色体较小、细胞质浓厚等原因,西瓜尤其是四倍体西瓜染色体制片效果不佳,导致西瓜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很薄弱,这既不利于西瓜物理图谱构建及系统进化关系等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开展染色体工程实现西瓜的遗传改良。因此,改良、简化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尤为必要。经过多年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改良的四倍体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步骤及要点如下:玻片前处理:将载玻片用洗衣粉煮沸半小时后擦洗干净,再用铬酸洗液浸泡2 d以上,用时捞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放入4℃去离子水中保存。催芽:西瓜种子清水浸泡12 h,用湿布包好放在恒温箱里,33℃培养萌发;预处理:待根长12 cm时,取0.5 cm左右根尖浸入0.002 mol·L-18-羟基喹啉中,室温避光处理32 cm时,取0.5 cm左右根尖浸入0.002 mol·L-18-羟基喹啉中,室温避光处理34 h,双蒸水洗涤24 h,双蒸水洗涤23次;固定:然后用甲醇-冰乙酸固定液(3:1)固定4 h。酶解:酶解前,将根尖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 min,去除残留固定液,同时切除分生区以外的根区,留下约1 mm长的白色分生区(白点),再移到3%纤维素酶与2%果胶酶的混合液中,33℃水浴锅中酶解43次;固定:然后用甲醇-冰乙酸固定液(3:1)固定4 h。酶解:酶解前,将根尖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 min,去除残留固定液,同时切除分生区以外的根区,留下约1 mm长的白色分生区(白点),再移到3%纤维素酶与2%果胶酶的混合液中,33℃水浴锅中酶解45 h;之后用去离子水小心清洗25 h;之后用去离子水小心清洗23次,去除残留酶液。火眼干燥法制片:用滴管小心吸取一个酶解后的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几滴固定液将根尖水分驱散,立即用长嘴带齿的眼科镊子反复夹挤根尖,使分生区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中央,用镊子去除表皮细胞等杂质,固定液未干前再滴加1滴卡诺固定液,轻吹载玻片将细胞层分散开来,然后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待载玻片上卡诺固定液燃烧,移开载玻片,直至载玻片干燥。10%吉姆萨染液染色53次,去除残留酶液。火眼干燥法制片:用滴管小心吸取一个酶解后的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几滴固定液将根尖水分驱散,立即用长嘴带齿的眼科镊子反复夹挤根尖,使分生区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中央,用镊子去除表皮细胞等杂质,固定液未干前再滴加1滴卡诺固定液,轻吹载玻片将细胞层分散开来,然后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待载玻片上卡诺固定液燃烧,移开载玻片,直至载玻片干燥。10%吉姆萨染液染色510 min,普通光学显微镜10010 min,普通光学显微镜100400倍镜检。该方法较传统的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简化了KCl前、后低渗以及卡诺固定液再固定这3个步骤,提高了制片效率,并且制片效果良好,获得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成功率高,染色体数目完整,分散良好,长、短臂及着丝点形态清晰,可用于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染色体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11.
AIM: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QF-PCR) as a method for rapid prenatal diagnosis of common chromosome aneuploidyies. METHODS: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s(PIC) of each short tandem repeat(STR) in 95 cases of amniotic fluid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QF-PCR 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routine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RESULTS:The results of QF-PCR included 63 normal samples and 14 trisomy 21, 4 trisomy 18, 3(45, X) and 8(47, XXX). The rapid QF-PCR assay was successful to detect all aneuploidies involving chromosomes 21, 18, 13, X and Y in prenatal diagnosis, which were verified by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QF-PCR and routine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was 96.8%. CONCLUSION:The QF-PCR is a reliable method of detecting common chromosome aneuploidies for rapid prenat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2.
采集新梢茎尖,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雪松雌株、雄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并做核型分析,旨在了解雪松雌、雄株分化的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雪松雌株,雄株染色体数目均为24,染色体长度、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差异不大,核型不对称类型均为1A型,但在随体数目上存在一定差异,雌株染色体1、2、9对均存在随体,而雄株在1、2对染色体上均有随体,第9对染色体仅有1条有随体.这对研究雪松雌株与雄株的分化机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TTC法、染色体压片法以及田间调查,研究了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6w-9605A BC6的花粉活力,染色体数目以及各回交遗传世代的不育度和不育株率.研究结果表明,6w-9605A BC6染色体数为20条,回交6代的染色体数目与白菜的染色体数已趋于相同;对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发现,6w-9605A的花药呈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薹菜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薹菜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7M+2T+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2L+4M2+4S,染色体组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5.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管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在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都有这样的带纹,同一品种的带纹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论了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在探讨靶薹类蔬菜演化和分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栽培小菊17个品种的核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具有不同株型和用途的17个栽培小菊品种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17个栽培小菊均为混倍体,染色体数在49~57之间变异,以54条为主;(2)染色体呈现多态性:多数品种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62~2.39;臂比>2的染色体所占的比率为11.11%~29.62%;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74%~63.37%;3个地被菊品种和‘奥运橙光’、‘金陵白凤’(2n=53)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核型多样性不仅仅是简单的染色体突变,很可能是染色体重组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以欧洲山杨( Populus tremula) 根尖细胞为材料, 采用玻璃针分离法, 通过显微操作器成功地分离出一号染色体。将分离到的单条染色体去蛋白、Sau3A酶切, 并在染色体DNA片段两端加上Sau3A人工接头, 进行两轮PCR扩增, 得到了200~3 000 bp的DNA扩增片段。以DIG2dUTP标记的欧洲山杨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 结果表明显微分离出的染色体扩增片段与欧洲山杨基因组DNA同源,从而证明一号染色体DNA确实已被成功地扩增。以一号染色体第2轮PCR产物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荧光信号较密集的分布于一号染色体, 但同时荧光信号也出现在其它染色体的着丝粒及端粒区域。对第2轮PCR产物进行克隆, 构建单条染色体DNA文库, 经分析, 该微克隆文库包含约3 ×105 个重组子。随机挑选160个重组子进行鉴定, 证明该文库的插入片段主要介于230~2 200 bp之间, 平均800 bp。该文库的构建为欧洲山杨1号染色体特异探针的筛选、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基因的克隆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梁森林  党江波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2018,45(10):1895-1899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制片确定枇杷天然实生筛选株系‘B431’为四倍体。采用改良涂片法观察了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离体萌发法和人工杂交分析其育性,染色体计数法检测了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结果表明:天然四倍体枇杷‘B4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行为;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为主,也可见少量单价体和部分多价体;减数分裂进程中出现板外染色体、早熟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和极少的三极体等异常现象;四分体时期有二分体、三分体、多分体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四倍体枇杷‘B431’育性低于二倍体,但其花粉活力达到66.29%±2.22%,杂交结实率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仍有较高的育性,其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三倍体率达到66.67%,可以作为三倍体创制的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