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种质资源试管保存的研究--Ⅰ.常规丛生芽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AAA)茎尖经过五代常规组织培养后,取其不定丛芽作为保存材料,转入低温长期保存,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6-BA、IAA)、盐、糖对香蕉增殖体芽数、芽高、根数及丛生芽黄化的时间和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16℃-18℃和光照强度1000Lx的条件下,以MS 糖50g,L 6.BAlmg/L-IAA0.1mg/L为配方的培养基,香蕉不定丛生芽能够保存长达13个月以上不会黄化。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大樱桃半矮化砧木Colt试管苗快繁最适培养基配方。[方法]以大樱桃半矮化砧木Colt试管苗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无机盐浓度及蔗糖浓度对Colt砧木试管苗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BA,可促进芽增殖,增殖倍数为16.7;添加0.1 mg/L IAA时,其增殖倍数达19.1;1.0 MS无机盐浓度和30 g/L的蔗糖时,其增殖倍数分别为19.7和19.3。[结论]为大樱桃砧木其它品种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姜荷花‘红色印象’植株的多个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扩繁、生根壮苗以及出瓶移栽育苗的研究,完善姜荷花工厂化组培快繁流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姜荷花球茎、储藏根、球茎小芽、侧芽、幼嫩花芽、幼嫩叶片6个部位为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MS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增殖培养、生根壮苗以及移栽育苗等步骤进行优化。姜荷花‘红色印象’最佳外植体为球茎小芽和侧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或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卡拉胶7 g/L,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3 mg/L+NAA0.1mg/L+蔗糖30g/L+卡拉胶7g/L,生根壮苗培养基选用1/2MS+NAA0.1mg/L+蔗糖20g/L+卡拉胶7 g/L,经过炼苗后出瓶移栽,组培苗种植基质选用细泥炭和细椰糠1∶1混合基质最佳,出瓶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表型稳定。利用EST-SSR标记对母株和随机选择的组培苗进行扩增分析,证实DNA水平上无明显变异。通过对姜荷花‘红色印象’外植体和培养基的筛选,实现姜荷花组培快繁流程优化,建立高效完整的姜荷花工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红天鹅’花梗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技术。[方法]以蝴蝶兰新品种‘红天鹅’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用0.1%的HgCl2消毒外植体20 min,污染率可降低至27.2%,萌芽率达91.0%;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6.0 mg/L+NAA 0.1 mg/L+AD 5.0 mg/L+香蕉50 g/L+土豆50g/L+蔗糖30g/L+琼脂7.5 g/L,增殖系数达3.80;最适合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4 mg/L+香蕉50 g/L+土豆50g/L+C 1.0 g/L+蔗糖15 g/L+卡拉胶7.0 g/L,生根时间为15 d,生根率达100%。[结论]发现了适宜‘红天鹅’的从消毒到增殖,再到生根中各试剂和激素的合理用量,为蝴蝶兰快繁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研究,建立杂交石斛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琼脂6.8 g/L+蔗糖20 g/L+马铃薯50 g/L;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2 mg/L+KT 1.0 m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继代培养50 d,增殖系数达6.19;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NAA 0.5 mg/L+花宝1号0.5 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培养2个月后,平均株高达7.14 cm,平均根数6.17条,平均根长6.46 cm,生根率达100%。体积比为单一松树皮和松树皮∶兰石=1∶1适于移栽,移栽65 d成活率分别达到96.32%和96.71%。  相似文献   

8.
以10个葡萄柚品种种子萌发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葡萄柚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MS+1.0 mg/L 2,4-D+6%蔗糖培养基上,8个葡萄柚品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星路比"品种诱导率最高为46.67%,将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至相同培养基中可继代增殖;"帕利斯"、"星路比"、"泰国种"3个品种的叶愈伤组织接种于MS+3.0 mg/L 6-BA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丛生芽,这些丛生芽在MS+0.2 mg/L 6-BA培养基上平均可增殖4~6个芽;丛生芽在1/2 MS+1.0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不定根。炼苗后,田间移栽成活率为78.18%。为后续葡萄柚良种选育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LFS在甘蔗组培快繁中的作用与使用前景。以新台糖22号茎尖或其组培继代苗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LFS,并以6-BA为诱导丛生芽及增殖对照,NAA为诱导生根对照,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诱导茎尖分化丛生芽及其增殖和生根等培养。结果显示:①LFS比6-BA显著减轻茎尖褐化,提高茎尖成活率,促进其分化丛生芽和增殖,并提高苗的质量。诱导茎尖分化丛生芽培养基中LFS的适宜浓度为2.5~3.0 mg/L;继代增殖的适宜浓度为3.0~5.0 mg/L,培养3代后,增殖倍数8.76倍,略高于CK的8.53倍,且苗长势旺,黄叶少;②LFS可诱导不定根的发生,适宜浓度在2.0~4.0 mg/L,发根率≥90%。表明LFS在甘蔗组培效果优于传统使用的6-B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豆子叶节再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农35为实验材料,对大豆子叶节再生过程中种子的灭菌方法、萌发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丛生芽分化、生根培养与驯化等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进行研究,确定了大豆组培过程中最适合的种子灭菌方法是氯气灭菌法,确定了萌发培养基中的6-BA浓度为2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中6-BA浓度为1.70mg/L,GA3浓度为0.5mg/L时,分化率最高(78.1%)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37mg/ LNAA更适合根的生长。采用此方法对北方37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基因型筛选,确定了合丰25、黑农35、合丰35、绥农10、绥农14等5个比较适合的大豆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