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后的思考北京林业大学蒋顺福,郝建华,崔一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林业部学位委员会组织了9个专家组分别于1992年12月、1993年3月、1994年6月分3批对林科的前3批92个硕士点中的75个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评估涉及全...  相似文献   

2.
美国林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开展林科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很多,在培养模式、学制、培养过程及培养环节上各校不尽相同,但都非常重视培养质量。加州大学和耶鲁大学林科研究生教育较突出地反映了美国林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一、培养模式多样 美国林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和联合培养等形式。加州大学自然资源学院设有生态学、林业科学、昆虫生态学、资源制度政策管理4个学科的硕士(M.S.)科学学位,同时设有林业专业硕士(M.F)学位。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设有环境管理、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的科学学位,也有林业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加强论文质量监控提高学位授予质量中南林学院李志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占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它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的成果结晶,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本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是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主要依据。论文水平是否达到了学...  相似文献   

4.
林科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林业部人事教育司戴栓友自1981年开始恢复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我国林科的学位授权点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林业战线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提高林业教育水平,促进林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5.
美国林科研究生教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邀请,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以国家林业局人教司副司长李葆珍为团长的“赴美林科研究生教育考察团”于1999年9月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在弗吉尼亚大学的周到安排下,代表团着重考察了美国林科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科建设特点,尤其是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现状、经验、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向美国同行介绍了我国林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探讨了中美双方在专业硕士学位方面合作的前景。在访美期间,先后考察和访问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北卡大学、佐治亚大学、犹他大学和加…  相似文献   

6.
结合科技查新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选题过程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重视学位论文的选题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该文在介绍科技查新重要性的同时,在分析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结合科技查新进行学位论文选题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结构与培养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新型的学位制度,是与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生产、管理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产、涉林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北京林业大学是首批具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2000年10月首次招生并实行了全国联考,2001年招收190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2002年招收250名,生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山东、贵州、浙江、江西、宁夏、福建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如何提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博士生规模的快速发展,博士生培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林科博士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林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林业现代化的进程。该文通过对3年来中国林科院博士生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中国林科院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林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从而推动现代林业创新才人的培养和林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林科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博士生规模的快速发展,博士生培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林科博士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林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林业现代化的进程。该文通过对3年来中国林科院博士生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中国林科院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林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从而推动现代林业创新才人的培养和林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作重点也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各学位授予单位将学位论文的隐名评审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之一。该文分析了隐名评审实施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如增加了工作量和评审的经济成本,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不能真正实现隐名评审,评审专家的人数选取存在不科学性,评审结果有待深入分析与探讨等。该文提出应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综合体系,如全面实施导师负责制,健全预答辩制度以及推行论文后期修改制,以更好地发挥隐名评审的作用,从而保障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改进和加强林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探讨林业部人教司王建子南京林业大学佟福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国家教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林科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培养跨世纪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4):27-27
2011年6月3日,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和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召开了“北美枫情杯——2012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选”启动发布会。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和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于2010年第1次举办了“北美枫情杯——2011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选”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共有来自全国数百所涉林院校和林科研究生培养单位、数万名2011届本专科林科专业毕业生和林科研究生参-9。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9认可,促进了2011届林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林科研究生培养特点及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较为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了我国社会发展对林科研究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我国林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特征;指出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对多学科和跨学科工作的适应能力、活跃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中是新时期林科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在新时期林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方面应采取的一些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计量学和竞争情报学角度,对2012—2021年收录于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38篇以林火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论文发表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发文排名前三的科研机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被引前10学位论文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高被引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共4篇;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比例最大,为47.1%。论文归档到林火管理与恢复重建类型数量最多,占全部论文的34.5%;归档到林火基础理论类型的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占博士论文的51.6%;归档到林火预防-预警与监测类型的硕士论文数量最多,占硕士学位论文的36.4%。综上所述,438篇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和选题均符合学科方向且立足行业前沿,做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同时,以上结果为研究生培养及科研选题、推动我国林火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科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在对当前林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背景、毕业去向和社会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林科硕士研究生两级分类培养理论体系,即一级分类包括生产管理类和教学科研类,二级分类包括农业推广型、营林生产型、资源保护型、资源监测型、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园林植物与园艺观赏、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同时,该文还提出了不同培养类型的学位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案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博士不博”问题的探讨与对策北京林业大学高秀兰“博士不博”是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不博是指博士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面不够坚实宽阔。此问题在林科研究生教育中尤为突出。本文打算结合我校博士生培养工作的实践,对“博士不博”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理念是科教融合理念的再创造,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与社会生产需求的结合。基于产教融合制定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遵循培养目标体现“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体现“政用产学研”多元化培养、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对学位授予标准进行等级划分等原则,注重学生扎实、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完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择优选取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等地区的9所高等农林院校和1所林业科研院所作为研究对象,从林学一级学科2018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以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则、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课程学习要求、培养环节及其要求、毕业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对现行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指出部分培养单位存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培养模式单一、学位授予标准“一刀切”现象严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围绕“落实研究生主体地位,挖掘研究生个体潜能,实现政用产学研的融合”,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建议,即以一级学科为主、二级学科为辅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多样性与灵活性协同的培养模式,实行特色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学制,制定差异化与定量化结合的学位授予标准等。  相似文献   

18.
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对一些人而言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它在我国的设置,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2011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11月23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  相似文献   

19.
目前,素质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普遍推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已经启动,研究生阶段的素质教育也应该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广大研究生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紧迫的。在近几年考入的林科研究生身上,应试教育的痕迹较为严重,死读书、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所产生的‘余力’,远远超过刚刚实施的素质教育所形成的‘合力’”。因此,对这些素质教育“先天不足”的研究生进行补课,使素质教育向研究生阶段延伸,显得尤为重要。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林科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在…  相似文献   

20.
林科高等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草原与林业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北京林业大学主动融入新农科建设大局,深入探讨新林科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路径,形成了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的"北林思考",积极开展了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的"北林实践",并对推动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即编制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林业院校"双一流"建设;壮大和完善林科学科体系;在全国实施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示范点建设;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推动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